買房選擇樓層有技巧,小心選到樓層引來居住問題,5種類型問題一次解答樓層優勢。
(示意圖/記者王秀禾攝)
買房是人生大事,許多方面得多加考量做決定,當前房價飆漲,有些民眾可能因為樓層總價買下去,因此乾脆買總價樓層,但專家表示,樓層有5bug注意,包括噪音、採光、隱私問題,假如是中古大樓採1樓挑高設計,2樓樓層關係,屋體結構受損,產生龜裂,若買是樓層露台户,要承受樓上住户煙蒂、垃圾,有機會接到「空中飛人」,民眾評估。
來説,大樓樓層區分、中、高三種,樓層1~5樓、中樓層6~10樓、樓層11樓以上,樓層價格,假如民眾想買樓層,中信房屋新莊副都心店長林家民表示,民眾若沒有數字忌諱,4樓是首購族選擇,有建商會於「廣告户」增加銷售速度,因此有機會其他樓層。
本篇文章將整理千萬買五個樓層,告訴你買大樓不要買幾樓,包含 1~3 樓、頂樓和設備層,另外還整理了 PTT 上討論總樓層 15 樓不要買理由,並詳細解析其是否合理。


另外,有些人買樓層可能是想要,觀察花草樹梢,感受芬多精,但林家民坦言,到夏天時候蚊蟲、小強會多,家裡免不了會遭蟲害攻擊;假如1樓有店面話要小心油煙。
因此,假如民眾若沒有數字忌諱,4樓反倒成為自住首購族好選項,於諧音吉利,因此有部分建商會於「廣告户」增加銷售速度,因此有機會其他樓層,CP值2、3樓高。
假如民眾買樓層屬於臨路户,受到道路人車噪音影響,不過,林家民指出,如果民眾買社區地下室設計是機械式停車位,要小心,他碰過有客户2樓住家機械車位上方,可能因為當初建商樓板厚度關係,可以聽得到機器運轉聲,而且改善,後只得搬家解決。
在建築結構面,地震搖晃時,現象是整棟建築樑柱一起搖晃,但消基會房屋委員會召集人戴雲發表示,市面上有2、30年建築大樓為求,採一樓挑高設計,於牆面少,能仰賴樑柱支撐,而樓上標準樓層,樑柱兩側有硬梆梆牆面支撐,反而變成建築上方一體成型剛性結構搖,而1樓柱和上部一體成型結構相比對抗情況下,形成軟腳效應,造成建築安全上風險及定性,因此2樓建築結構。
林靖宇觀點:4成選票綁架6成民意,是要一起合葬?風評:憂核電延役排擠綠電,環團暴露外行30歲轉職已讀回!過來人點出關鍵原因,做對了能讓錄取率達到80%商業熱議》比亞迪制霸全球第一新秘密武器:一輛只要500萬台幣頂級超跑,連馬斯克説讚?不是地瓜!營養師曝榖雜糧類纖維排行TOP8,第一名能降膽固醇、防高血壓人頭扛房貸15年,台積電設廠「房價200萬漲到1500萬」!家人急喊要平分,律師1招解決科技熱議》正式取代蘋果,登全球市值第一;但只靠AI,「科技王權」有看不到破口?2024龍年刮刮樂攻略》台灣彩券17款刮刮哪張賺錢?這1張回本超過50%,中獎率、賺錢率、期望值一次看買房是人生大事,出錯可能後悔一輩子,選擇大樓樓層時,要注意一些不能買樓層。
本篇文章將整理千萬買五個樓層,告訴你買大樓不要買幾樓,包含 1~3 樓、頂樓和設備層,另外還整理了 PTT 上討論總樓層 15 樓不要買理由,並詳細解析其是否合理。
👉 加入我們臉書粉絲團、社團 Line 社羣,獲取各種購屋必備知識!👈1 樓之所以是不能買樓層,主要原因採光可能遮蔽外,隱私及安全,因為 2 樓以上住户每天會 1 樓,每日人來人,產生打擾可想而知。
不過,現今多數新建大樓 1 樓會規劃公設,可能會有大廳、會議室、公共廁所和健身房,住商大樓 1 樓可能會規劃店面,所以如果買新大樓,可以買到 1 樓是住家機會少之又少。
頂樓是許多非富即貴人樓層,因為住頂樓有「高人一等」心理作用,且景觀、寧適性和隱私性,有些中古屋大樓頂樓習慣上會是頂樓住户專用,人覺得買頂樓可以多了一個空間,買到賺到,但是許多大樓頂樓是不能買樓層。
若是頂樓隔、防水工程沒做好,遇到漏水、冬夏問題,而且遇到電梯故障或維修保養,頂樓住户。
近年來新建案,施工工法和技術,頂樓防水會加強,所以,人會説新建案大樓不要買頂樓。
設備層是不能買樓層!許多樓層建築會於 15~20 層樓間設置「設備層」,會存放機電設備、中繼水箱、加壓幫浦和空調,當設備運作時,會產生噪音震動影響上下樓層住户。
3 樓和 2 樓是屬於「樹梢層」,一樣會有蚊蟲多、落葉多、安全隱私性問題,所以有人會説「大樓不要買 3 樓」,但這些問題會比買 2 樓小。


延伸閱讀…
於建商和代銷會主動告知設備層哪,建議大家看房時要詢問。
關於中繼水箱介紹,請看:中繼水箱法規樓層幾樓?樓讓你聽不到噪音「大樓不要買 2 樓」是常見的説法,過去大樓 2 樓是各種管線轉折匯集處,所以有中古屋大樓管線、水管堵塞時,汙水倒灌使 2 樓住户成為首要受災户。
雖然有些新建案更改設計,讓二樓減少管線匯集,不過,二樓因為是層樓,算是「樹梢層」,陽台前樹會引來蟲類,落葉多半會落陽台上,不僅蚊蟲多,會有落葉清掃不完問題。
因為樓層,安全隱私性,有一些 2 樓正下方會有車道,會受到停車場噪音影響,這是 2 樓會是整棟大樓樓層原因。
如果有預算限制要選「樓層」,建議是要避免 2 樓這種不能買樓層,改選 4 樓會。
3 樓和 2 樓是屬於「樹梢層」,一樣會有蚊蟲多、落葉多、安全隱私性問題,所以有人會説「大樓不要買 3 樓」,但這些問題會比買 2 樓小。
延伸閱讀…
所以,如果有預算限制,樓層地面易達性優勢,3 樓不算是不能買樓層。
關於樓層分析,請看:大樓買 2 樓、3 樓是 4 樓?樓層分析你聽該篇 PTT 貼文論述,原 PO 仲介朋友認為選擇總樓層 15 樓物件,會有機會遇上沒有「結構外審」大樓。
所謂「結構外審」,指是整體建築物結構設計完成後,交由政府核定「結構技師機關或團體」進行審核,來確認結構設計足以滿足建築高度強度。
2001 年《建築法》修法規定,需結構外審建物有以下 5 種:以上 5 種建築物條件要進行結構外審外,若有其他狀況產生安全疑慮,需要申請結構外審,審核過後才能開工。
換而言,「建築物高度 50 公尺以上」只是需要結構外審條件之一,並代表總樓層 15 樓不用結構外審,不能作為「總樓層 15 樓不要買」。
關於結構外審介紹,請看:結構外審條件是什麼?5 種需要結構外審建築房子要蓋幾樓,考量點是容積率而非結構外審。
設一塊土地法定容積率是 200%,一塊 100 坪土地而言,總樓地板面積上限是 200 建坪 (100×200%),理論推算,可蓋出 4 層樓、每層 50 坪建築 (50×4=200)。
有時若加上「獎勵容積」和「容積移轉」,可蓋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