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衍之數】大衍之數 |大衍之數 |大衍之數 |

【大衍之數】大衍之數 |大衍之數 |大衍之數 |

大衍數五十,其四十有九,二象兩,掛一象三,揲四象四時,歸奇於扐象閏,五歲閏,故扐而後掛。

…四營而,十有八變而成卦…關於筮法為何定論,但一般而言,學界普遍支持這段文字於古筮法的説。

後世學者於詳細筮法爭議很多,但朱熹筮儀是當今接受方法之一,雖然此法宋明時期有許多理學家爭辨。

以下我們依現採用朱熹筮儀的説,加以簡化,這段文字方法來卜卦。

〔另外,我們這裡原理設計了一個卜卦程式。

〕一、50支竹籤,或銅板…。

任何可以你手上或桌上操作小東西可。

卜卦之前建議淨身心,沐浴後。

卜卦問題寫紙上後,開始卜卦:一、大衍數五十,其四十有九取一個放在前方,代表太極。

用來運算只有49個。

這49個分為兩堆,象徵兩儀(陰陽兩儀);其中任何一堆取出一個,卦於指間,象徵三次變化[每一次變化掛一隻竹籤,後面步驟總計會經三次變化]。

四、揲四象四時,歸奇於扐象閏現兩堆分四個四個計算,以象徵四時。

從右手開始,剩下竹籤(餘數=14)夾於無名指和中指間,象徵閏;左手竹籤,剩餘的夾中指和食指間。

案:這裡「奇」,我們現在除法上説餘數。

是,整除時,必需取走四個。

以上説是時所用蓍草説,如果你所用是銅板一類無法夾於指間物品,餘數一旁。

五、兩邊所餘40或44策放在一起,然後分成兩堆,重覆步驟三、四,一次「分二、掛一、揲四、歸奇」過程。

這是第二變六、重覆一次步驟五,此為第三變。

完成步驟六後,計算後剩下竹籤數字。

只有四個可能:24、28、32、36。

主要是第一變是49支開始,其他二變因為第一變後成為4倍數。

大衍之數 Play

筆紙記下這四個數陰陽記號。

六陰,記為「。

– -」;七少陽,記為「-」;八陰,記為「- -」;九老陽,記為「。

-」。

重覆以上步驟(七)六次,每次求得一「爻」(一個陰陽)三六十八(3x 6=18)變而成一卦。

注意,記錄各爻時,順序應該是由下而上。

卜完卦後,六爻中每一爻是六、七、八、九四個數字組成。

解卦時,是有六、及九兩個數爻為應驗。

例如,這個例子裡,卜得結果初:八、八、八、九、七、八。

有一個九,應驗九四。

萃。

萃卦是六、九陰陽變時本卦;九四變陰後是卦。

這裡,萃卦稱「本卦」,卦稱「卦」或「變卦」。

解卦時萃卦九四爻辭為佔,:「九四,大吉旡咎。

」問題來了,像這例子變爻只有一個,解卦。

但卜卦結果是六爻可能六或九(變爻),如果情況不是只有一個變爻呢?如果不是一個變爻時,如何解卦是説法相歧,這裡,我採用朱熹方法加以整理及簡化如下:週一, 09/12/2011 – 01:17二爻變,本卦變爻上爻為斷。

變爻下爻可做參考。

週一, 09/12/2011 – 08:23關於爻位概念,週一, 03/05/2012 – 03:01週一, 03/05/2012 – 06:44感謝指正,錯字修改,是應該「卦辭」。

吉凶論斷上,六爻不變時,六爻爻辭頂多只是參考。

若是初學者會建議不用理會六爻爻辭。
大衍之數

因為「參考」範圍,很越線而拿六爻爻辭吉凶,那不對了。

週六, 06/02/2012 – 23:47請問版大:
一爻變二爻變,許多情況適用爻辭是,比如噬磕離、噬磕有、噬磕旅,三者適用爻辭是噬磕六三,這樣合理嗎?週日, 06/03/2012 – 09:21這些原本是人定,來説原本什麼合不合理。

所謂合不合理應該指它那套遊戲規則裡有沒有不符合邏輯?若不合邏輯,那麼自己可找一個一個合理。

但你提出問,我個人是覺得合理。

是噬磕六三有變,噬磕六三來解,我是認為合理。

至於有三爻變,因為變爻多,多惑,變爻反而沒意義了所以改以變卦來解。

四爻或五爻變,物反,不變反而希罕,因此反而變卦中不變爻來解。

不過這些原本見仁見智問題。

唯一沒有爭議只有一爻變,因為這是而,二爻及以上,眾説紛雲了。

,有人可能基於你疑慮,2, 3, 4爻變,全部改成本卦和變卦卦辭來解,但反而我覺得這樣不合理。

,如我你覺得這樣合理可以採用此法。

黃宗羲此探討,可以參考。

基本上,這些佔法是春秋古籍中所能得到一些數量斷例歸納出來。

蓍法來説,是後人推演出來。

目前這些沒有一個終極定論,確認古人怎樣揲蓍,怎樣占卦。

週日, 06/03/2012 – 13:49週一, 04/11/2016 – 07:06週一, 04/11/2016 – 07:25掛要象徵「三變」,一變四營。

所以成爻之前放回去。

三變成一爻時,放回去。

二, 04/12/2016 – 07:51Vanneo 兄提問十分,小弟認為值得深思,或者請站上數學好手算,如果每一變掛一那一支放回,而隨揲筮後餘拿掉,其機率如何?這掛一這一支,小弟之前師説是象「人」,分二是天意,但二中抽一支出來,改變第一變機率,但二三變時沒有用。

主要是第一變是49支開始,其他二變因為第一變後成為4倍數。

如果掛一這一支放入,每變分二不是4倍數,每變所餘機率受掛一影響。

後一變一起拿掉小弟認為,朱子筮儀並非完全不可討論。

二, 04/12/2016 – 08:18,繫辭傳説「掛一象三」,三指是三變。

掛一代表既然是三變,那麼每一變理要掛一。

其次,掛一機率上有意義,若掛一放回去,或者如宋儒某些説法,認為只有第一變掛一,其餘二變掛一,那麼機率確了。

不過以上文章因為是幾年前寫,所以關於「數字卦」闡釋目前看來不是正確,因為簡筮法公佈後,基本上張政烺初許多設需要調整或修正。

二, 04/12/2016 – 12:22三變中成一爻中,每一變需分二掛一是小弟認同。

第一次是49分二掛一。

去餘數後(包括所掛1)非拿掉五即九。

第二次44或40支分二。

此時不論是否掛一,影響後續取出4或8。

這為何宋儒某些人認為第二變需掛1主要理由。

如果第一變取出5即9中,掛1那一支放進,此時第二變45支或41支分二,然後掛1。

此時這個掛1影響後續該取出多少機率。

結果該如何,小弟非數學專才,所以不知。

不過應值得一試。

畢竟繫辭並明示,所以後學可檢驗何者合理。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
大衍之數

天地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

大衍數五十,其四十有九,二象兩,掛一象三,揲四象四時,歸奇於扐象閏﹔五歲閏,故扐而後掛。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三百有六十,其日。

二篇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萬物數。

是故四營而,十有八變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

顯道神德行,是故可酬酢,可與佑神矣。

子曰﹕“知變化道者,知神之所為乎。

”涉及到兩個概念,一個是“天地數”為五十五;一個是“大衍數”,為五十。

大衍數什麼是五十?易傳中沒有交代,因而後人留下很多想象空間。

漢代京房先生解釋道:“五十者,謂十日十二辰二十八宿,合五十。

”——這是干支和星宿角度去理解。

宋代邵雍是這樣理解,“天數二十有五之倍數,合五十”。

——顯然,邵雍先生思維模式脱離不了“加一倍法”。

試問,地數跑哪裏去了?是棄而不用?東漢馬融曰:“太極生兩儀,兩儀生日月,日月生四時,四時生五行,五行生十二月,十二月生二十四氣,合五十。

”——顯然,馬融先生是曆法角度去思考,關鍵是,二十四節氣出現於西漢《太初曆》。

此時距離孔夫子去世三百六十多年了。

荀爽曰:“卦各有六爻,六八四十八,加乾坤二用爻,合五十。

”——八卦爻數詮釋,兼乾坤兩卦“九”和“六”,湊合成五十,是否有牽強附會嫌?鄭玄曰:“天地數五十有五,五行通氣,五行減五,合五十。

”——天地數減去五行數,勉強。

什麼減去陰陽數、八卦數呢?要減去一個五行數?怪金景芳先生懷疑,是不是“大衍數五十”後面有脱文,漏掉了兩個字“有五”,應當是“大衍數五十有五”。

從左手側取出來一根蓍草棒棒,懸掛於無名指和食指間,每四根組把左手側蓍草排列完畢,剩下蓍草懸掛於無名指和中指間。

大衍之數 Play

延伸閱讀…

《易經》「大衍之數」的探析__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大衍之數_百度百科

南宋大儒朱熹先生推測,“蓋河圖中宮天五乘地十而得之”。

——老夫子觀點無道理,天五地十相乘,方圓,相成,有道理。

至於杭辛齋先生理解“勾股自乘衍數,既三三見九,四四一十六,五五二十五,巧合五十”,這倒是一種理解方式。

我們不妨看看《易傳·繫辭上傳·第十一章》中一段話:“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吉凶,吉凶生大業。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懸象着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貴。

”這段話會我們什麼樣的啓示呢?大衍之數“大衍”是什麼意思呢?,太,太極。

衍,演,推演意。

大衍數太極推演數。

“大衍數五十,其四十有九”,從五十到四十九,有一個“遁去一”。

這個“一”是體,餘下“四十九”是。

體為性,如如不動,所以遁去;為能,生生不息,所以顯著。

如果説這個“遁去一”是道,那麼四十九術。

準備蓍草五十根,應“大衍數五十”,抽出其中一根蓍草,置於旁邊,應“遁去一”。

餘下四十九根蓍草,“其四十有九”。

餘下四十九根蓍草,分為兩半,一半擺放於左手側,一半擺放於右手側。

這種玩法,黃宗羲《學象數輪·卷二·蓍法一》中解釋道:“信手中分,靜而之動,動靜兩端。

”一堆蓍草分為兩部分,對應陰陽,奇數陽,偶數陰,四十九根蓍草,分開後成一奇一偶數。

陽動,陰為靜,此理。

自己左手側蓍草棒棒堆裏,抽出來一根,夾左手小拇指和無名指間,名叫“掛一”。

“象三”是什麼呢?三才天地人。
大衍之數

左手側蓍草天,右手側蓍草地,“掛一”蓍草人。

所以是“掛一象三”。

接下來左手側蓍草,“揲四”。

“揲”,取,取每四根蓍草為組,排列。

到後肯定要剩下蓍草棒棒,名“奇”。

這個“奇”“剩餘”意思。

剩下蓍草棒棒有四種情況,一根、二根、三根或四根,這個剩下蓍草棒棒夾無名指和中指間,此謂“歸奇於扐象閏”。

“扐”讀音“樂”,意思是手指之間。

接下來,右手側蓍草棒棒,每四根組分開排列,剩下蓍草棒棒要“歸奇於扐”,夾中指和食指間。

這時候,夾手指間蓍草棒棒總數只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五根,一種是九根。

原因?(49-1)÷4=12 剩餘的蓍草棒棒只有4和8兩種可能,4+1=5和8+1=9,所以第一次手指上掛着蓍草棒棒只能是五根或者九根。

接下來手指間蓍草棒棒擺放於旁邊,面前十小堆或十一小堆蓍草棒棒蒐集合併一處,“信手中分”兩部分,一部分擺放於左手側,一部分擺放於右手側。

從左手側蓍草棒棒中取出來一根,夾小拇指和無名指間。

左手側蓍草棒棒每四根一小堆進行分組排列,餘數懸掛於無名指和中指間。

隨後右手側蓍草棒棒每四根為組進行排布,剩餘的懸掛於中指和食指間。

此時手指間掛着蓍草棒棒總數只能是四根或八根。

我們手指間蓍草棒棒擺放於旁邊。

這時候,我們面前蓍草棒棒小堆數應該有三種情況,是八堆、九堆、或十堆。

我們一次面前蓍草棒棒合併一處,“信手中分”兩部分,一部分擺放於左手側,一部分擺放右手側。

從左手側取出來一根蓍草棒棒,懸掛於無名指和食指間,每四根組把左手側蓍草排列完畢,剩下蓍草懸掛於無名指和中指間。

延伸閱讀…

大衍之數

易經卜卦的原點:大衍之數揲卦法

右手側蓍草棒棒,每四根組分開排布,剩餘的懸掛於中指和食指間。

手中這四根或八根蓍草放在旁邊,看面前蓍草棒棒共有多少堆,開始做記錄。

只要操作方法正確,此時面前蓍草堆,只有四種情況:六堆、七堆、八堆、九堆。

堆數應一爻,六太陰,七少陽,八陰,九太陽。

由此可見,變化三次得出來一個爻。

八卦六爻,三六一十八,所以“四營而,十有八變而成卦”。

秦始皇焚書時,周易李斯視為卜筮之書而倖免。

其實易書,悉備,但為卜筮而已。

然而孔子繫辭上傳裡説過:「卜筮者佔。

」學易玩佔,玩佔瞭解卜筮。

卜是灼龜兆,取象五行變,決疑事,此法失傳。

筮是指蓍草而言,即是揲蓍求卦意。

諸儒傳筮法盡,但有繫辭傳説衍數可資考。

繫辭上傳説:「大衍數五十,其四十有九。

二象兩,掛一象三,揲四象四時,歸奇於扐象閏,五歲閏,故扐而後掛。

」這段傳文顯然闡釋大衍之數道理,但筮法藉此傳其梗概。

筮有規則,稱為筮儀,設置蓍室,預備各種用具,以及焚香致敬、命蓍。

這些儀軌此處詳敍,僅擇諸儒的註解,將主要方法介紹如下:一、藏竹櫝或木櫝中五十莖蓍草取出,兩手執之,燻於爐,命蓍,然後隨取一莖放回櫝中,留下四十九莖,叫四十九策,來揲蓍。

此即「大衍數五十,其四十有九。

」二、信手將四十九策分二分,需計數。

分開後,放在左右兩邊,象兩儀。

此即「二象兩。

」三、兩儀左邊象天,右邊象地,即左邊策數中分出一策象人,掛右手小指間,象天地人三才。

此即「掛一象三。

」四、取左邊蓍草,執於左手,右手四四揲。

四策一計數單位,揲數之,一數四策,象一年春夏秋冬。

數到後,視所餘策數,或一,或二,或三,或四,算是奇數,即此奇數策扐左手第三第四指之間。

此即「歸奇於扐象閏。

」四四數過之策放回左邊。

五、次取右邊策執於右手,而左手四四揲。

這是「揲四,象四時。

」數到後,視所餘之策,或一,或二,或三,或四,算是奇數,而此奇數策扐左手第二第三指之間。

此即「五歲閏,故扐而後掛。

」四四數過之策放回右邊。

揲蓍到此,是第一變。

檢視扐左手三四指間左餘策,以及扐左手二三指間右餘策,如左餘一策,則右餘必三策,左二則右二,左三則右,左四則右四。

合計左右所餘之策,以及掛右手小指間一策,即是一掛二扐策數,不是五策,九策。

即這五策或九策另置一處,第一變即告完成。

六、左右兩邊數過蓍草合起來,檢視其數,或是四十四策,或是四十策,分二、掛一、揲四、歸扐,如第一變儀。

後檢視左右所餘之策,左一則右二,左二則右,左三則右四,左四則右。

合計左右所餘之策,以及掛右手小指間一策,即是一掛二扐策數,不是四策,八策。

即這四策或八策另置一處,是第二變。

“衍”: 雨水落到地面後,是歸於大海。

衍,水行走路徑。

江河溪流會歸大海,“衍”字含義。

所以,“大衍數”意思: 歸一“太極”,,反推出“八卦”,整個過程中,所有數字加起來總和。

,拿一張圍棋棋紙,中間放“一”顆子。

第一步、橫向,分裂出“兩”顆子。

(每顆字要落十字上,而且只能走一步)第二步、兩顆子縱向,分裂出“四”顆子。

第三步、四顆子橫,只能分裂出“六”顆子。

第四步、六顆子縱向,只能分裂出“九”顆子。

第五步、九顆子橫,只能分裂出“十二”顆子。

第六步、十二顆子縱向,只能分裂出“十六”顆子。

後,一加二,加四,加六,加九,加十二,加十六, ………. 於“五十”。

開始“一”子,本體,其餘“四十九”子,其所用。

什麼是六步呢?因為,【周易】裏,只有六爻呀,呵呵~!……….. 懂了麼?另外,我有一個,好像份子結構立體模型,是一分二方式,去推演 。

結果,只能走六步,有“分裂後歸於原點”情況出現了,説,推演只能推六次。

後,數一下總共點數,是50個 。

除去原點,49個分裂出來點。

那些塗成黑色,推演點 !樓上説挺有道理,補充另外2個角度:64卦是易學基礎中基礎,不妨看看第50卦,和49卦代表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