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飛揚加桂枝】神仙對坐草 |

【大飛揚加桂枝】神仙對坐草 |

飛揚草一年生草本,20~50釐米,全體有乳汁;莖基部膝曲狀斜升,基部分枝,枝粗毛,上部毛。

葉為單葉,生,披針狀長圓形或圓狀卵形,長1~3釐米,0.5~1.3釐米,頂端急尖或,基部偏斜,稱,邊緣鋸齒,全緣,兩面柔毛,背面及沿脈上毛,葉柄長 1~2毫米,託葉膜質,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邊緣剛毛狀撕裂,落。

夏季及秋季開淡綠色或紫色小花;杯狀聚傘花序排成腋生頭狀花序;總苞鍾狀,外面密生短柔毛,頂端4~5裂;腺體4枚,漏斗狀,有短柄及花瓣狀附屬物。

雄花多數,每一雄花具1雄蕊,雌花單生於總苞中央,有一個室子房和花柱3枚。

蒴果卵狀三稜形,長1.5毫米,貼伏柔毛;種子卵狀四稜形,每面有多少橫溝。

而,味。

大飛揚加桂枝 Play

分佈於我省及廣西、雲南、湖南、江西、福建、台灣省區。

日本、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印度熱帶亞熱帶地區亦有分佈。

  採收加工:夏、秋季採收。

挖取全草,洗淨,曬乾。

性狀:全草長20~50釐米,地上部分毛。
大飛揚加桂枝

根細長彎曲,表面土黃色。

莖圓柱形,直徑1~3毫米,表面黃褐色或淺紅棕色;質,折斷,斷面白色,中空。

葉生,皺縮,紙質易碎,葉展平後呈披針狀長圓形或圓狀卵形,長1~3釐米,寬 0.5~1.3釐米,灰綠色褐綠色,先端急,基部偏斜,邊緣鋸齒。

杯狀聚傘花序密集呈頭狀,腋生。

而,味。

包裝貯藏:捆壓成,外加蒲席,存放於乾燥處。

  試驗表明,飛揚草水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有抑制作用。

本品有利尿和中度致瀉作用。

【炮 制】 揀去雜質,整理潔淨,切段,篩去泥屑。

  性味:、酸,寒。

該物種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有毒植物,其毒性全株有毒。
大飛揚加桂枝

瀉作用。

功能與主治:,祛風止癢,止血。

於瀉痢,衄血、尿血。

外用治皮炎,濕疹,疥癬,皮膚,外傷出血。

根細長彎曲;莖圓柱形,1~3毫來,稍屈曲,紅棕色,有規則縱皺及疣點,節,黃綠色粗毛;質易斷,斷面木質白色,中空;葉多捲縮,紙質易碎;葉腋有花序,花細小,,幹縮,或帶蒴果。

大飛揚加桂枝 Play

延伸閱讀…

花界- 大飛揚草(羊母奶)與桂枝同熬聽説可治肉赤、痠痛

神仙對坐草(止癢,通乳,止血)

外用適量,煎水洗或鮮品搗爛敷患處。

  飛羊(《生草藥性備要》),飛揚、神仙坐草、節節花、大號乳仔草、蠔刈草、貓仔癀、乳草、木本奶草、金花草、蜻蜒草(《福建民間草藥》),乳草、過路蜈蚣、螞蟻草(《閩南民間草藥》),天泡草(《廣東中藥》),乳汁草、奶子草、九歪草(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假奶子草、癬藥草(《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奶母草(《衞生簡報》(3):11,1971)。

  一年生草木,粗毛,含白色乳汁,莖基部分枝。

枝紅色或淡紫色,匍匐狀或擴展,長15~40釐米。

葉生;卵形矩圓形,長1~4釐米,基部狹而偏斜,邊緣有鋸齒,中部有紫斑;託葉,線形。
大飛揚加桂枝

杯狀花序多數密集成腋生頭狀花序;總苞鐘形,外柔毛,頂端4裂;腺體4,漏斗狀,有短柄及花瓣狀附屬物;花單性,無花枝:雌雄花同生於總苞內;雄花多數,雄蕊1;雌花單1,生於花序中央,子房3室,花柱3。

蒴果闊卵形,長約1.5毫米,毛,三角形。

花期全年。

夏、秋間採收,曬乾。

  乾燥帶全草,長15~30釐米。

根細長彎曲;莖圓柱形,1~3毫來,稍屈曲,紅棕色,有規則縱皺及疣點,節,黃綠色粗毛;質易斷,斷面木質白色,中空;葉多捲縮,紙質易碎;葉腋有花序,花細小,,幹縮,或帶蒴果。

延伸閱讀…

佛儀館

大飛揚草的功效與作用

而。

產廣東,福建地。

  辛酸,寒。

①《生草藥性備要》:”味酸,。

“②《嶺南採藥錄》:”味,性寒。

“③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微辛酸,。

“  ,解毒,通乳,滲濕,止癢。

治急性腸炎,菌痢,淋病,尿血,肺癰,乳癰,疔瘡,腫毒,濕疹,腳癬,皮膚。

①《生草藥性備要》:”治浮游虛火,敷牙肉腫痛。

“③《福建民間草藥》:”消癰解毒,利尿止痢。

“④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解毒,祛風止癢,通乳。

治腸炎,痢疾,皮炎,濕疹,皮膚,腳癬,產後乳。

“  內服:煎湯,2~3錢(鮮者1~2兩)。

外用:煎水洗或搗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