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天一生水,地六成,地二生火,天七成;天三生木,地八成,地四生金,天九成,天五生土,地十成? 洛書古稱龜書,傳説有神龜浮出於洛水,龜殼背上出現有此圖象,其圖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肩,六八,五居中,而後後來古人其中奇數一、三、七、九設為“陽”,二、四、六、八設為“陰”,五居中宮。
古代這樣説法説現洛書來源。
然後去想象“陽”主位,居於四正方,代表“天”,陰數副位,居於四隅方,代表“地”,而五居於中央,屬“本土”,居於中宮。
然後古人觀測天象後,發現北極星(太乙星)之位恆居於北方,是北斗斗柄所指,故認為是可以作為中心定方位標準。
有了這樣推理,古人天體中找出其他星來代表八個方位上以做為標誌,因為這樣可以去配合斗柄來説方位,可以去配合洛書九個方位和數目。
而北極星是居中,而北斗是繞着北極星在轉,這古人説“北極帝星能夠駕御八星象”,然後北斗斗柄所旋指八宮方位去推論出四季二十四節氣。
這什麼古人河圖洛書天象與八卦扯上關係原因。
但是傳説周文王囚禁羑里(今河南省湯陰縣北)時,伏羲“先天八卦”演繹出了“後天八卦”,“文王八卦”,並進一步推演出了六十四卦。
所以,這裏可以看出來這個“天一生水”論述鄭玄的註解,而且鄭玄五行與數字套入八卦位裏。


因為當時周代沒有四個方位概念,沒有八個方位想法,周文王怎麼有可能去排列出先天八卦圖形出來呢?是周文王時期,周代沒有五行概念説法,所以周文王是可能將五行直接套入八卦裏,而於當時先天八卦加上數字與方位這種説法,確實是既沒有沒有理論基礎,至於傳説周文王創立後天八卦時,河圖數寫進後天八卦裏成九宮圖卦,這個是沒有任何。
説,周文王會河圖洛書點數數字寫進先天八卦或後天八卦裏。
説,周文王只是從“–”與“—”二元概念去排列組合方式,先畫成八卦圖案,而當時他沒有寫明如目前我們所讀八卦名字,沒有分為八個方位。
所以他怎麼可能會河圖洛書數字套進八個卦裏呢?至於是否周文王再演繹成64卦後,其寫卦象名卦象辭?這個倒是有可能,但是無法考究了。
至於周文王是否寫上周易爻卦辭?只是我們現在周易爻卦辭文字敍述看來,那確實不是周代建立前所寫爻卦辭。
如此這樣推測是靠譜説法,所以可以知道後來書本上各種傳説寫法,基本上是穿鑿附會多,信。
八卦上數字來於《經十翼·繫辭上》一段原文:“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
天地數五十有五。
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但是“經十翼·繫辭上”考證後,應該是成書於漢代後儒家弟子所作,這周文王年代相差1000年了。
而有了這段原文,基本確定這是河圖洛書數字做出陰陽。
當時“經十翼·繫辭上”是瞭解釋蓍草卜卦方法而提出這個奇數陽,偶數陰的説法,但是“經十翼·繫辭上”沒有這幾個數字與五行八卦卦象套一起。
而“天一生水”這種概念生成數説法,見於《尚書傳·五行傳》。
其內容是“天一生水,地六成,地二生火,天七成;天三生木,地八成,地四生金,天九成,天五生土,地十成”。
傳説《尚書傳·五行傳》是現今解釋《尚書》傳記,其裏面有《尚書》之類“《傳》記四十一篇”。
但是“傳”傳説是漢伏生遺記,而由其弟子張生歐陽生人撰錄,這個説法是東漢鄭注《尚書傳序》寫出來,鄭玄是其注《尚書傳》八十三篇裏是有寫上這注述。
所以,這裏可以看出來這個“天一生水”論述鄭玄的註解,而且鄭玄五行與數字套入八卦位裏。
而鄭玄的註解原文如下:“天一生水於北,地二生火於南,天三生木於東,地四生金於西,天五生土於中。
陽無耦,無配,得相成。
地六成水於北,與天一並,天七成火於南,地二並,地八成木於東,天三並,天九成金於西,地四並,地十成土於中,天五並”。
其中“天一生水於北”與“地六成水於北,與天一並”説謂“天一生水,地六成”。
天一生水是一個系統知識點,涉略這個話題之前,對《黃帝內經》五臟和五行五運關係,以及干支應五行相關知識,有瞭解。
屬於進階知識點。
可以地理解幾何代數和無限延伸類比一種數學方法,和現代數學教育中數和形分開,事物進行切割數學方法是完全,是完全相反數學思維和數學模式。
所以,河圖洛書,不僅是圖和形,是一種象,有而完善數位運算。
講到河圖洛書關於數體系,離不開這一段論述。
天一生水,地六成;地二生火,天七成;天三生木,地八成;地四生金,天九成;天五生土,地十合之。
這關於河圖生成數論述,包含生數成數兩個部分,以及對應數位關係。
這段話,可以參照華山道士陳摶老祖關説法:天一生水,人腎,腎竅耳,主骨齒。
地二生火,人心,心之竅為舌,主血氣毛髮。
天三生木,人肝,肝之竅為眼,主筋膜爪甲。
地四生金,人肺,肺竅鼻,主皮膚喘息。
天五生土,人脾,脾竅唇,主肉色。
看到這裏,結合相關知識,基本上是可以知道。
這是一種全息理論,人一個念頭,一個細胞信息,承載着整個生命全部信息。


延伸閱讀…
人體五臟和五行以及人體相關部位對應關係,如下:水:腎膀胱腑表裏,屬腦泌尿系統;開竅於耳,主骨骼系統和牙齒。
火:心臟小腸腑表裏,屬血脈及整個循環系統;開竅於舌,主全身血氣和毛髮。
木:肝膽腑表裏,屬筋骨和四肢;開竅於眼,主筋膜和爪甲(手指腳趾抓握系統和手足指甲)。
金:肺大腸腑表裏,屬氣管及整個呼吸系統;開竅於鼻,主皮膚和全身毛孔開闔。
土:脾胃腑表裏,屬腸及整個消化系統;開竅於嘴唇,主全身肌肉和四肢樞機系統。
人,會接受到這一步,五臟和身體相關部位,以及五行屬性關聯起來,是接受科學教育精英階層了。
其實,五行是有數。
天干應五行,有兩種排列:其實一種類似數計數工具。
我們學習傳統文化以及各種哲理體系中,包括中國古代數學體系,離不開干支紀法。
比如五運六氣體系中,會用到五行合化,天干甲年份對應土運過,應太宮,這個太宮並非甲特徵,而是習慣上甲和這個太宮對應,於整個天人合一架構,所以甲應太宮,土運過,不管人體結構中五臟六腑,還是音樂五音六律,還是天地運行五運六氣,形成了體繫了,並且是唯一對應,其實一種記數習慣和定俗成。
河圖數和天干對應體系中,甲應3,乙對應8,處於東邊,應木行,其他數位類推,如上面表格所示,看上圖。
對古代干支記數有瞭解後,我們回到“天一生水”體系來繼續展開探討。
,這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是河圖數,叫做先天數。
生數是:一,二,三,四,五;成數是:六,七,八,九,十。
我們印象中一年四季分明,春夏秋冬,而實際上,一年是一個整體,比如冬至這一天,冬至這個節氣一年氣候息息相關,有點“三歲定八十”意思。
上半年關係着下半年,人一輩子,不僅是看童年,十月懷胎是關係着一輩子,這胎教重要性了。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便是如此。
這是一種全息理論,人一個念頭,一個細胞信息,承載着整個生命全部信息。
延伸閱讀…
一年之中,水氣農曆(曆)一月份產生,六月成水;這裏可以這樣理解,一月份時候冰雪開始消融,到了六月份,水氣充分蒸發到氣層之中去。
二月開始温了,到七月了,這是關於火氣論述,一年之中七月份整月是時間段了。
三月開始產生木氣,草木開始發芽生長,到了八月草木了,天地運行是多重體系重疊並進。
四月份開始產生金氣,九月是金氣季節,秋金氣濃,是收割季節,有草木才有金氣肅殺收割;一年之中,水稻收割兩季,一個是前後,一個秋季中。
五月份產生了土氣,十月土氣形成,十月份時候,地氣完全閉合。
十一月十二月是不生不化之期,無氣,裏面。
萬事萬物,有先天有後天,有因有果。
正月二月,天氣始方,地氣始發,人氣肝。
三月四月天氣正方,地氣定發,人氣脾。
五月六月天,地氣,人氣頭。
七月八月陰氣始殺,人氣肺。
九月十月陰氣始冰,地氣始閉,人氣心。
十一月十二月冰復,地氣合,人氣腎。
其實,農曆的説法是,我們曆法是陽合曆,考慮曆應,要考慮到陽曆應,陽曆節氣歷。
二十四節氣中,節氣和農曆月(曆)對應關係分是:曆一月(正月)立春、雨水,二月驚蟄、春分,三月、穀雨,四月立夏、小滿,五月芒種、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處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臘月小寒、大寒。
二十四節氣中,“冬至”是出現節氣。
如果干支紀月和紀日綜合部考慮進來,每年月份會複雜,應曆月份,正月建寅起算,應十二地支。
十一月十二月不生不化,是一種什麼樣狀態呢?生,指生髮;化,指變化。
不生不化意思是既生髮變化,指生命處於靜止而變化狀態。
【內經】中,黃帝問岐伯關於“不生不化”狀態,岐伯這樣回答:哉問!道,惟真人。
這個話題展開,是三天三夜説完,來説,動物冬眠一種不生不化狀態。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藏一種不生不化狀態。
這種一年十二月和河圖先天數對應起來而論,同時一年十二月有應十二地支後天數,有十二長生數象理模型。
古時代有一種十月曆法,一個月36天,這種曆法十個月份和十天干對應。
可以應五季論一種模式,那上面提到:春➝夏➝長夏➝秋➝冬➝;是一個季節對應兩個月,共計7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