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圓地方象徵】天圓地方 |天圓地方 |古人為什麼説 |

【天圓地方象徵】天圓地方 |天圓地方 |古人為什麼説 |

天圓地方象徵著中國傳統哲學中的宇宙觀,它不僅是一個地理概念,更是深層次的文化符號。從遠古時期開始,人們就通過對天地的觀察和敬畏,體悟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智慧。在當代,天圓地方的理念依然發揮著重要的文化傳承作用,提醒我們保護環境、尊重自然,實現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

結語

儘管「天圓地方」的觀念源於古代,但它對現代的影響卻是深遠的。從建築設計到平面美術,從哲學思想到日常生活,天圓地方的理念依然活躍在我們的視野之中。它們以不同的形式呈現,傳達

天圓地方與中國傳統文化

天圓地方觀的起源

中國古人對宇宙天地的最初認識,形成了“天圓地方”的觀念。這種觀念體現在建築佈局、構件和樣式上,並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古人認為頭頂的天空是一個動態的等級社會,而我們腳下的土地則是廣闊的地理空間。這種思想源自於對“天動地靜”的現象觀察,以及古老的“天圓地方説”。

北圓南方的壇牆與圓形的主體建築相搭配,形成方形外牆,寓意着傳統的“天圓地方”思想。這不僅是陰陽學説的體現,也是古代科學對宇宙認知的一種形式。陰陽學説是“天圓地方”背後的理論基礎,幾千年的社會實踐證明瞭其正確性。

天圓地方象徵 Play

天圓地方的建築應用

明清時期,北京的天壇和地壇就是按照“天圓地方”的原則建造的,這體現了“天圓地方”觀念在古建築佈局中的應用。古代帝王為了與天地相通,獲得神靈的庇佑,將天壇建成圓形,地壇建成方形。天壇的壇牆和主要建築的設計,都體現了對天空高遠的強調,以及“天圓地方”的宇宙觀。

天圓地方象徵

北圓南方的壇牆與圓形的主體建築相搭配,形成方形外牆,寓意着傳統的“天圓地方”思想。這不僅是陰陽學説的體現,也是古代科學對宇宙認知的一種形式。陰陽學説是“天圓地方”背後的理論基礎,幾千年的社會實踐證明瞭其正確性。

  • 古典漢人宇宙觀與現代科學的異同

    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方法

    古代的「內證」方法

    古時的漢族人民在探索宇宙時,採用的是一種與現代科學實證實驗截然不同的方法,被稱為「內證」。這種方法注重提升人體自身的能量,通過不斷強化生命能量循環,從而獲得超越常人的感知能力。我們必須理解,普通人的感官感知是有限的,這也是現代科學發展的一個限制。而古代的科學家透過「內證」修習,能夠增強自身能量,最終洞察到宇宙的深層真相及能量運行規律,即陰陽五行。

    天圓地方象徵

    儒家之道,亦承陰陽之理

    孔子述《春秋》,董仲舒撰《春秋繁露》,其間天人合一、天人感應、五行陰陽之論,足見儒學與《易經》之淵源。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此之謂也。

    天圓地方象徵 Play

    延伸閲讀…

    天圓地方_百度百科

    天圓地方_百度百科

    古代的「五運六氣學説」

    古人將微觀能量變化規律總結為「五運六氣學説」,這是用來衡量天地能量變化與時間關係的系統,以及這些變化對地球生命影響的科學。這就是所謂的「天時」,即天地能量到來時,相應季節的開始。由於這種能量週期為60年,古人稱之為「天圓」,用來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衍萬物,《易經》之陰陽思想,自此而開。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至人倫,均有此道之蹤跡。如建築之《魯班經》,醫術之《黃帝內經》,治國之《春秋繁露》,兵法之《孫子兵法》,乃至風水地理之《青囊經》,命理之《滴天髓》,面相之《人倫大統賦》,莫不以陰陽為基。故《易經》為百經之首,實不為過。

    天圓地方象徵

    儒家之道,亦承陰陽之理

    孔子述《春秋》,董仲舒撰《春秋繁露》,其間天人合一、天人感應、五行陰陽之論,足見儒學與《易經》之淵源。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此之謂也。

    延伸閲讀…

    古人為什麼説“天圓地方”?原來大多數人都理解錯了

    古建築中的“天圓地方”觀

    太極之理,陰陽之象

    太初之時,天地未分,宛如混沌之一球。天圓則動,地方則靜,動者為陽,靜者為陰,天體運行不輟,大地靜默承載,此即陰陽之象。《太玄·玄摛》雲:“圓則杌棿,方為吝嗇。”意即動者發展變化,靜者穩固收斂。建築之道,以此為精髓,天壇圓而象天,地壇方而法地,動靜之間,顯露人生之追求與希望。

    北方的「四合院」住宅,是天圓地方學説的典型代表。古人雲:「有其名必有其實」,這意味著事物的名稱是其內在實質的一種特殊體現,也可説是其內在實質的一部分。四合院中的「四」代表四方,象徵「地方」;而「合」則代表閉合,象徵天圓,有方有圓、有陰有陽,真正是進可攻、退可守的完美設計,讓當代命名專家望塵莫及。四合院的大小不等,大的可能佔地數畝,居住十幾户人家甚至上百人。小的則是獨家獨院,佔地面積不過數丈,但其結構卻大同小異。四合院的結構精巧,建築別致。院子與院子之間相互封閉,互不幹擾,就像分塊耕種的農田,體現了「地方」的特點。院子內的居民之間聯繫緊密(多為一個大家族的不同分支),猶如一個大家庭,體現了團圓的氛圍,這也是「天圓」的象徵。四合院的大門通常位於東南方,按照八宅派的風水理論,這個方位屬於「生氣」位,代表生氣勃勃、蒸蒸日上,是「天圓」的象徵。而大門的形狀為方形,則象徵了「地方」。進入四合院的大門,有一座屏牆,給人以神秘的感覺。屏牆的設計為方形,它的作用不僅是防止外人直接窺視院子,更重要的是避免宅外之氣直衝院內,實現了「曲則有情」的風水原則。由此可見,屏牆的形狀和作用也是「天圓地方」的一種特殊體現。此外,屏牆上的圖畫(包括圖形和色彩)還有其他風水意義,在此不再贅述。傳統的四合院由於佔地面積過大,在現代都市的寸土寸金中難以推廣。筆者認為,只要對其進行適當的改進,在現代高層樓房中實現「四合院」式的住宅結構是可行的

    這些金幣的形狀都源於古代勞動人民常用的工具,這些工具與貨幣的關係可謂密不可分,因此它們的形態自然而然地被賦予在錢幣的設計之中,這是歷史上的一種自然演變。方孔圓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環錢的出現,那麼,從圓形到方形的這個變化,究竟是一個偶然的轉變,還是有意識的創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