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表】香港天文台 |天干和地支 |天干地支五行對照表 |

【天干表】香港天文台 |天干和地支 |天干地支五行對照表 |

十二地支與生肖,十二地支叫十二支。

子、醜、寅、卯、辰、巳、午、、申、酉、戌、亥總稱。

中國古代拿它和天干相配,用來表示年、月、時次序。

舊式記時法地支表示次序,如子時、時。

十二生肖是十一種源於自然界動物即鼠、牛、虎、兔、蛇、馬、羊、猴、雞、狗、豬以及傳説中龍組成,於記年,順序排列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長期以來,人東漢唯物主義思想家王充名著《論衡》視為記載十二生肖文獻。

《論衡·物勢》載:“寅,木,其禽,虎。

戌,土,其禽,犬。

……午,馬。

子,鼠。

酉,雞。

卯,兔。

……亥,豕。

宋代洪皓《松漠紀聞》載:“女真,正朔所不及,其民不知紀年,問則曰‘我見青草幾度矣’,蓋以草一一歲。

天干表 Play

醜,牛。

……巳,蛇。

申,猴。

”以上引文,只有十一種生肖,缺者龍。

該書《言毒篇》説:“辰龍,巳蛇,辰、巳位東南。

這樣,十二生肖了。

《周禮·春官·馮相氏》載:“掌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八星位,辨其敍事,會天位。

”時間分割十二累進,一紀十二年,一年十二個月,一日十二時辰。

《國語·晉語四》載:“黃帝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

”天子妻妾有“十二女”説。

《後漢書·荀爽傳》:“故天子娶十二婦,天之數;諸侯以下各有差,事降。

”近年,神農架地區發現了漢族創世史詩《黑暗傳》,其中有一個講述干支來歷故事:“開天闢地初,玄黃騎着獸遨遊,遇到女媧。

女媧身邊有兩個肉包,肉包裏有十個男子,肉包裏有十二個女子。
天干表

説:‘這是天干革命地支神,來治理乾坤。

’於是,他們取名,配夫妻,成陰陽。

男統稱天干,女地支。

”這一創世神話故事,講干支,講玄黃神、女媧神,講乾坤陰陽,將干支“身世”推溯得十分。

古代歷來以天主、地為。

十天干叫十母,對應十二地支稱十二子。

漢代蔡邕《月令章句》:“橈採五行情,佔鬥綱建,於是始作甲乙名日,謂幹;作子名月,謂支。

干支相配,成六旬。

”橈是黃帝時代大臣,這裏配成六旬,即六十甲子,取了天干十和地支十二公倍數。

幹支順序相配合,甲子乙丑……排至癸亥為第六十對,幹、支均用最末一位,排便是甲子開始,這一循環稱為一個甲子。

其中,每個天干出現六次,每個地支出現五次。

十二生肖產生,有着天文學背景。

原始時代,先民們體驗着寒暑交替循環復。

宋代洪皓《松漠紀聞》載:“女真,正朔所不及,其民不知紀年,問則曰‘我見青草幾度矣’,蓋以草一一歲。

”宋代孟珙《蒙韃備錄》記:“其每草青一歲,有人問其歲,曰幾草矣。

”後來,天者發現月亮盈虧週期可以用來丈量歲,發現十二次月圓一歲,這一發現,是初期曆法精度成果之一,“十二”視為傳達天意“天大數”。

天干需地支伴,日月,天地,“十二”屬了。

子鼠丑牛……戌狗亥豬。

天下動物很多,古人為何選擇了這十二種動物屬相?“子何以屬鼠?曰:天開於子,不耗其氣開。

鼠,耗蟲。

於是夜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屬鼠。

地闢於,而牛則開地物,故醜屬牛。

人生於寅,有生有殺。

殺人者,虎,寅者,畏。

可畏莫若虎,故寅屬虎。

犯者,日出之候。

日本離體,而中含太陰玉兔精,故犯屬兔。
天干表

辰者,三月卦,羣龍行雨時,故辰屬龍。

巳者,四月卦,於時草,而蛇得其。

,巳時蛇上道,故屬蛇。

午者,陽極而一陰甫生。

馬者,至健而不離地,陰類,故午屬馬。

羊齧時草而茁,屬羊。

申時,日落而猿啼,且伸臂,譬之氣數,狂作橫行,故申屬猴。

月出之時,月本,中含金雞精,故本屬雞。

亥時,豬則飲食之外無一所知,故亥屬豬。

”另一種説法,十二生肖選用排列,是動物每天活動時間確定。

我國漢代開始,太陽升起時間,一晝夜區分為十二個時辰並採用十二地支計時法來記錄這十二時辰(時),每個時辰相當於兩個時,這樣一晝夜便是現在所稱二十四小時。

夜晚十一時到凌晨是子時,此時老鼠活躍。

凌晨到三時,是時,牛正在反芻。

【午時】日中,又名日、中午:(北京時間11時13時)。

天干表 Play

延伸閱讀…

天干和地支|香港天文台(HKO)

天干地支表

三時到五時,是寅時,此時老虎到處遊蕩覓食,。

五時到七時,犯時,這時太陽升起,月亮掛天上,此時玉兔搗藥正忙。

人間兔子開始出來覓食。

上午七時到九時,辰時,這神龍行雨時光。

九時到十一時,巳時,蛇開始活躍起來。

上午十一時到下午,陽氣,午時,天馬行空時候。

下午到三時,是未時,羊這時吃草,會得壯。

下午三時到五時,申時,這時猴子活躍起來。

五時到七時,酉時,夜幕降臨,雞開始歸窩。

晚上七時到九時,戌時,狗開始守夜。

晚上九時到十一時,亥時,此時萬籟俱寂,豬正在鼾睡。

關於十二生肖排列,有各種傳説,這類故事,或開心解悶笑談,或似貶惡揚善寓言,文學成分。

但是,生肖座次排定,決非一朝一夕,不是一代人所能完成。
天干表

最初一次提名十二種,只有四五個,有過超額局面,後來優勝劣汰,定額定員並定位了,傳至今日。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第一個時辰。

(北京時間23時01時)。

【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第二個時辰。

(北京時間01時03時)。

【寅時】平旦,稱黎明、早晨、日旦:時是夜日交替之際。

(北京時間03時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指太陽露臉,冉冉初升那段時間。

(北京時間05時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古人“朝食”之時吃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臨近中午時候稱為隅中。

(北京時間09 時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中午:(北京時間11時13時)。

延伸閱讀…

天干地支與六十甲子,天干地支次序表,天干地支五行對照表, …

>>天干地支年份對照表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太陽偏西日跌。

(北京時間13時15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北京時間15食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太陽落山時候。

(北京時間17是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此時太陽落山,天。

天地昏黃,萬物,故稱黃昏。

(北京時間19時21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此時夜色,人們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

人定人靜。

(北京時間21時23時)。

一百二十年陽曆,干支,五行,生肖對照表

天干(十干)
地支(十二支)

干支名稱
  甲、乙、丙、丁、戊、、庚、辛、壬、癸
  子、醜、寅、卯、辰、巳、午、、申、酉、戌、亥


  甲、丙、戊、庚、壬
  子、寅、辰、午、申、戌


  乙、丁、、辛、癸
  醜、卯、巳、、酉、亥

合化
甲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地支六合:  子醜合土,寅亥合木,戌卯合火,辰酉合金,巳申合水,午合日月


甲—戊 乙— 丙—庚 丁—辛 戊—壬 —癸 庚—申 辛—乙 壬—丙 癸—丁
  地支六沖:  子午沖,卯酉沖,寅申相沖, 已亥相沖,辰戌相沖,沖

  地支三合:  申子辰會成水局,亥卯會成木局, 寅午戌會成火局,巳酉醜會成金局, 辰戌醜會成土局(即為四庫)

天干地支簡稱“干支”,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申、酉、戌、亥。

十干和十二支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古人以此作為年、月、日、時序號,叫“干支紀法”。

公元前2697年,於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撓氏探察天地氣機,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及子、醜、寅、卯、辰、巳、午、、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紀曆符號。

我國曆法月球繞地球一週時間(29.5306天)為一月,地球繞太陽一週時間( 365.2419 天)為一年,使一年天數迴歸年天數相符,設置閏月。

記載,公元前六世紀中國開始採用十九年七閏月法協調曆和陽曆。

天干地支,是古人建曆法時,做60進位而設出的符號。

對古代中國人而言,天干地支存在,像阿拉伯數字,而且後來開始這些符號運用地圖、方位及時間(時間軸空間軸)上,所以這些數字賦於意思多了。

古人(一説帝)觀測朔望月,發現兩個朔望月是59天概念。

12個朔望月大體上是354天多(一個迴歸年度),古人因此得到了一年有12個月概念。

搭配日記法(十天干),產生陰陽合曆,發展出現在天干地支;時應該是夏商周三代。

考古發現,商朝後期帝王帝乙時一塊甲骨上,刻有六十甲子,可能是時的日曆。

這説商朝時開始使用干支紀日了。

考證,春秋時期魯隱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發生一次日食。

這是中國使用干支紀日確切證據。

而使用皇帝年號紀年是漢武帝時期建元年號。

干支法中國古代使用,未間斷。

因此對研究歷史有幫助,非常容易推算歷史時間。

如《馮婉貞》:“鹹豐庚申,英法聯軍白海入侵。

”鹹豐,皇帝年號;庚申,干支紀年。

中國漢武帝以前天干地支紀年;漢武帝到清末,皇帝年號加天干地支紀年;民國初期民國誕生時間來紀年兼或使用公元紀年,民國後採用公元紀年。

十天干與十二地支順序兩兩相配,從甲子到癸亥,六十個組合,稱六十甲子。

每兩組配一納音五行,是什麼意思,是一個謎。

甲子、乙丑,配海中金;丙寅、丁卯,配爐中火;戊辰、己巳,林木;庚午、辛未,配路旁土;壬申、癸酉,配劍鋒金;甲戌、乙亥,配山頭火;丙子、丁丑,配洞下水;戊寅、己卯,配城牆土;庚辰、辛巳,配白臘金;壬午、癸未,配楊柳木;甲申、乙酉,配泉中水;丙戌、丁亥,配屋上土;戊子、己丑,配霹雷火;庚寅、辛卯,配松柏木;壬辰、癸巳,配常流水;天干含義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十個,稱為:“十天干”。

於十二生肖“甲丙戊庚壬”五行屬“陽”,“乙丁己辛癸”五行屬“陰”。

甲:參天大樹,乙:花草樹木丙:太陽火,丁:燈燭火戊:高山土,己:田園土庚:劍鋒金,辛:首飾金壬:大海水,癸:雨露水地支含義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總共十二個,稱為:“十二地支”“子寅辰午申戌”五行屬“陽”,“醜卯巳酉亥”五行屬“陰”地支應:1、十二生肖 2、十二時辰 3、月份生肖天干地支方位及五行甲乙【東方木】丙丁【丙丁火】戊己【中央】庚辛【西方】壬癸【北方】亥子【北方水】寅卯【東方木】辰醜未戌【四季土】巳午【南方火】申酉【西方金】地支對應十二生肖現代使用時、分鐘、秒鐘來計算時間。

而古代是使用十二時辰計算時間,一個時辰兩個時。

十二時辰代表一天24時。

古代皇帝上朝卯時(凌晨5點-7點)。

道士唸時辰則在卯時(凌晨5點-7點)和酉時(晚上5點-7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