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星牛】揭秘!「天星牛」:牛郎星、織女星、北極星的三角關係!

【天星牛】揭秘!「天星牛」:牛郎星、織女星、北極星的三角關係!

星天牛:潛伏在樹木中的破壞者

星天牛,學名 Anoplophora chinensis,是一種廣泛分佈於中國亞熱帶地區及東南亞的特有天牛。牠們以其對硬木樹和灌木的破壞性而聞名,包括橡樹、櫸樹、楓樹、蘋果樹和柑橘樹等。

天星牛 Play

雌性星天牛一生可產下 200 顆卵,每顆卵都藏在樹皮中。孵化後,幼蟲會進入樹內挖掘通道,用於結蛹。整個過程從產卵到成蟲需要 12-18 個月。

成熟的星天牛體長可達 39 毫米,身體漆黑且有光澤,鞘翅上有不規則排列的約 20 個白色毛斑。由於牠們能深入樹幹,長達三年才鑽出樹皮,因此受蟲害的樹木可能不會立即被發現。

天星牛

歐洲首次發現星天牛入侵是在 2008 年的英國英格蘭,牠們可能隨同雞爪槭的郵購包裹從中國傳入。值得注意的是,星天牛的咬合力極強,即使使用膠袋或膠樽作為容器,也可能被牠們咬穿。

特徵 描述
體長 19-39 毫米
體寬 6-13.5 毫米
體色 漆黑,有光澤
鞘翅 約 20 個白色毛斑,不規則橫列
產卵數量 每雌 200 顆
幼蟲體長 45-50 毫米
幼蟲體型 扁圓筒形,淡黃白色
幼蟲潛伏期 長達三年
寄主植物 橡樹、櫸樹、蘋果樹、柑橘樹等硬木樹和灌木

天星牛:來自亞馬遜的鞘翅目甲蟲

天星牛是一種屬於鞘翅目鍬形蟲科的天牛,主要分佈於南美洲亞馬遜雨林地區。牠們以其耀眼的藍色外殼和獨特的交配習性聞名。

形態特徵

天星牛體型較大,成蟲身長可達 10 公分以上。牠們體表覆蓋著一層藍色金屬光澤的甲殼,在陽光下閃爍著彩虹般的色彩。天星牛的觸角十分長大,雄性的觸角甚至可以達到體長的 2 倍。

交配習性

天星牛的交配習性十分特別。雄性天星牛會在樹幹上分泌一種特有的費洛蒙,吸引雌性天星牛前往。雌性天星牛被吸引後,會在樹幹上留下自己的費洛蒙,作為對雄性的回應。

雄性天星牛會循著雌性天星牛留下的費洛蒙,找到雌性天星牛並進行交配。交配後,雌性天星牛會在樹皮中產下卵子,孵化後的幼蟲會以腐爛的木頭為食。

生態意義

天星牛在亞馬遜雨林生態系統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牠們是許多鳥類和哺乳動物的食物來源,此外,天星牛的幼蟲還能幫助分解腐爛的木頭,促使營養物質回歸土壤。

表格:天星牛相關資訊

特徵 説明
俗名 天星牛、藍色天牛
分佈 亞馬遜雨林
體長 10 公分以上
外觀 藍色金屬光澤甲殼、長鬚觸角
交配習性 費洛蒙引誘
食物 幼蟲:腐爛的木頭;成蟲:樹汁、花粉
生態意義 食物來源、分解腐木

保育現況

天星牛目前面臨著棲息地破壞和非法採集的威脅。亞馬遜雨林的砍伐和開發導致天星牛的棲息地減少,而非法採集則是為了滿足觀賞和收藏的需求。

為保護天星牛,目前已有相關法規禁止其非法採集和販賣。此外,各國政府也積極推動保護亞馬遜雨林的保育工作,以確保天星牛和其他雨林生物的生存環境。

延伸閲讀…

牛天星- Music of Deal production

3 “牛天星” pro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