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樞穴】「按天樞穴」解決便秘、胃脹、腹瀉!5個穴位加乘效果更佳!

【天樞穴】「按天樞穴」解決便秘、胃脹、腹瀉!5個穴位加乘效果更佳!

以大拇指腹或掌根按揉天樞穴,力道不可過重,微感痠痛即可。想瘦腰圍,平時也可以多刺激肥胖處經絡通過的穴道,加強局部脂肪的代謝力,達到局部塑身的作用。

中脘穴:在胃上方,肚臍上四寸(三指併攏寬度向上折量兩次)。功效:消除脹氣,消胃凸,使上腹部變小。

天樞穴:肚臍左右旁兩寸(約三指併攏寬)。功效:促進脂肪代謝,也可促進腸胃蠕動。

天樞穴 Play


大腸募穴。【釋名】清代《釐正按摩要術》:「人身之有臍,猶天之有北辰也,故名曰天樞。」穴近臍,故名。因其位於上下腹之間,當全身上下之半。《素問‧至真要大論》:「身半以上…天氣主之;身半以下…地氣主之…。半,所謂天樞也。」《類經》張景嶽註:「樞,樞機也。居陰陽升降之中是為天樞。」《循

天樞穴的按揉及功效

以大拇指腹或掌根按揉天樞穴,力道要適中,不要過重,以稍微感到痠痛為宜。想要減少腰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刺激腹部穴位,特別是那些經過肥胖部位的經絡穴位,這樣可以增強局部的脂肪代謝能力,從而達到塑身的效果。

天樞穴

中脘穴

中脘穴位於胃的上方,在肚臍上四寸處(約三個手指寬向上折量兩次的位置)。它的功效是消除腹部的脹氣,減少胃部的凸出,使上腹部變小。

天樞穴

天樞穴位於肚臍旁邊兩寸處(約三個手指寬)。它有促進脂肪代謝的作用,也可以加速腸胃的蠕動。這個穴位是大腸的募穴。

根據《針灸甲乙經》的記載,天樞穴的位置是在臍中旁兩寸,肌肉夾縫中。解剖結構上,它位於腹直肌及其鞘內,由第十肋間神經分支支配,有第十肋間動脈和靜脈以及腹壁下動脈和靜脈經過。通常直刺或斜刺1到1.5寸,艾灸5到7壯,或者用艾條灸10到20分鐘。

天樞穴有疏調大腸、健脾除濕、調和營衞、理氣消滯的功效。古典中記載,它可以治療嘔吐、腹瀉、腹痛、便秘、腸鳴腹脹、水腫、帶下、月經不調、淋濁、不孕、瘧疾、霍亂、虛弱勞損、久瀉不止等疾病。現代臨牀上,常用於治療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腸炎、便秘、闌尾炎、腹膜炎等疾病。

配穴

對於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腹部脹痛等症狀,可以配伍天樞、厲兑、內庭等穴位。對於面部水腫,可以配伍天樞、豐隆、厲兑、陷谷、衝陽等穴位。對於月經不調,可以配伍天樞、水泉等穴位。對於痢疾,可以配伍天樞、大腸俞、足三里等穴位。

此外,天樞穴還可以治療腸麻痹、闌尾炎、腹膜炎、腸道蛔蟲症等疾病。

結語

總之,天樞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穴位,通過按揉和刺激這個穴位,可以達到減肥、健脾、利濕、調經、理氣等作用。同時,它也是治療多種消化系統疾病和婦科疾病的有效穴位。不過,按摩時要掌握適當的力度和方法,如果有任何不適,應立即停止並尋求醫生的專業意見。

“`

天樞穴是中醫學中的一個重要穴位,位於人體頸部,是調節身體機能的關鍵穴位之一。

天樞穴位於頸部正中央,凹陷處,鄰近頸椎。根據中醫學理論,天樞穴是人體氣血運行的要道,與頭部、頸部、上肢的血液循環密切相關。通過按摩天樞穴,可以促進頭部血液循環,減輕頭痛、眩暈等不適症狀。

天樞穴的按摩方法有多種,可以用手指或按摩棒進行按摩。按壓天樞穴時,要用適當的力度,進行輕柔的按摩,以避免對穴位造成傷害。按摩時間一般為5-10分鐘,每天可進行多次按摩。

除了按摩,還可以通過其他方法來刺激天樞穴,例如針灸、艾灸等。這些方法可以通過刺激天樞穴,調節人體的氣血運行,緩解頸部疼痛、肩膀僵硬等問題。

天樞穴的保養方法

除了按摩和其他刺激方法,日常生活中還可以通過一些保養方法來維護天樞穴的健康狀態。

保持良好的姿勢

長時間保持不良的姿勢,例如低頭看手機、弓背坐姿等,容易造成頸部負擔過重,影響天樞穴的健康。因此,要時刻保持良好的姿勢,注意頸部的放鬆,避免長時間固定一個姿勢。

適度運動

頸部適度的運動可以促進天樞穴周圍肌肉的血液循環,緩解頸部僵硬的問題。可以進行一些頸部伸展、轉動等運動,幫助舒緩頸部不適。

延伸閲讀…

天樞穴

腹瀉?便秘?消化不良?中醫教你在家按摩《天樞穴》【Yahoo …

綜上所述,天樞穴是中醫學中的一個重要穴位,對調節人體機能有著重要作用。正確按摩和保養天樞穴可以緩解頸部不適,提升身體的健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