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穴簡介 | 定位與取穴 | 主治功效 |
---|---|---|
通天穴 位於頭部正中線,入髮際約 4 寸,再向兩側旁開 1.5 寸。穴位在兩耳尖連線的中點向前約 1 寸,神庭、頭維連線的內 1/3 與外 2/3 處垂線的交點處。 | 通達全體,通徹上竅。 | 適用於治療頭面、五官等疾患,包括頭痛、眩暈、鼻塞、鼻淵、鼻衄、口瘡、耳鳴、項強、癭氣、喘息、瘈瘲等。 |
通天穴配伍其他穴位,可加強治療效果: | ||
配合風池、崑崙穴,可祛風清熱、鎮痛,主治頭重眩暈。 | ||
配合迎香、上星穴,可清熱通利鼻竅,主治鼻淵、鼻瘡。 |
天目穴位置:探討人體奧秘,尋求身心平衡
天目穴,又稱印堂穴,位於人體的額頭正中央,鼻根上方的凹陷處。在中醫經絡理論中,它屬於督脈,是一個重要的穴位,具有清熱明目、寧神安神的功效。


天目穴位置簡述
位置 | 定位方法 |
---|---|
額頭正中央 | 鼻根上方的凹陷處 |
天目穴解剖學位置
天目穴位於顱骨的額骨上,在鼻骨與額骨交界處的正上方。這個區域覆蓋著前額肌,其下為骨膜,再深層為顱骨。
天目穴功能與主治
天目穴具有以下功效:
- 清熱明目:改善視力疲勞、乾澀、發紅等症狀。
- 寧神安神:緩解頭痛、失眠、焦慮等精神問題。
- 通絡止痛:改善鼻塞、鼻竇炎等鼻部不適。
- 降壓止血:有助於降低血壓,止鼻血。
按摩天目穴的方法
- 指壓按揉法:用拇指或食指輕輕按壓天目穴,以畫圈的方式揉動,持續 1-2 分鐘。
- 刮痧法:使用刮痧板或刮痧棒,輕輕從額頭中央向外刮,重複進行 5-10 次。
- 艾灸法:用艾條點燃,靠近天目穴炙熱,距離約 1-2 公分,持續艾灸 10-15 分鐘。
注意事項
- 按摩天目穴時力度不宜過大,以免傷及皮膚。
- 孕婦、高血壓患者應避免艾灸天目穴。
- 如果出現穴位疼痛、紅腫等不適反應,應立即停止按摩或艾灸。
總結
天目穴位於額頭正中央,鼻根上方的凹陷處,是一個重要的穴位,具有清熱明目、寧神安神的功效。通過按摩天目穴,可以改善視力疲勞、失眠、頭痛等症狀,促進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