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 圖】太極圖-震撼你的視覺世界!

【太極 圖】太極圖-震撼你的視覺世界!

「太極圖」是表現太極意義的重要圖案。不同哲學家對太極有不同的觀點,因此創造出多種形式的太極圖。最早的太極圖出自周敦頤的《太極圖説》,楊甲、熊良輔等人也有各自的太極圖。一般所指的太極圖即俗稱的陰陽魚,出自趙撝謙的《六書本義》[引言,太極 圖]。太極圖用○表示太極化生萬物之前的狀態,稱為「太虛」。太極的動靜變化帶來陽、陰和五行的生成,陰陽五行的交感孕育讓萬物生成。宋朝處士陳摶所傳出的太極圖原名為《無極圖》,陳摶對內丹術和易學造詣深厚。陳摶傳授《先天圖》給其學生種放[太極 圖]。」

太極之圖,源於哲思,形於繪畫,乃太極意義之象徵物。周敦頤之《太極圖説》,開宗明義,謂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陰陽互動,化生五行,孕育萬物。太極圖之形,為一陰陽魚之圖案,此形見於趙撝謙之《六書本義》,稱為☯。

太極 圖 Play

太極圖之源流

太極圖之傳世,據稱起於宋代之陳摶,其圖原名《無極圖》,後經周敦頤之手,述以《太極圖説》,轉變為太極之象徵。陳摶者,五代至宋初之隱士,精內丹術及易學,人稱希夷先生。《宋史·藝文志》載,陳摶以《先天圖》授种放,种放復傳之穆修,穆修又傳《河圖》、《洛書》於李溉。穆修之徒,則有周敦頤,得《太極圖》之傳。

太極圖與無極圖

《太極圖》之形,與陳摶之《無極圖》同,但讀法有異。《無極圖》之讀法,乃從下而上,象徵內丹修煉之次第。最下之玄牝之門,乃丹田命門之位,為內丹修煉之始,一切修行,由此而起。第二圈煉氣化神,謂之煉己,去後天之陰質,顯先天之神。第三層五行之氣混合,即五氣朝元,五臟之氣和合。第四層坎離二卦變形,謂之取坎填離,得藥之象。最上之圈,煉神還虛,復歸無極,乃仙道之境。

太極 圖

至於太極圖,則是順讀,自上而下。道教之理,從太極分陰陽開始化生萬物,修內丹則逆此過程,返歸太極,合於大道,以求長生。故此順逆雖異,所循之途則一。

無極圖讀法

太極圖讀法

從下而上

從上而下

周敦頤之《太極圖説》,前半段承道教之思想,敍述太極生化之過程。由此觀之,太極圖不僅為一形像,更藴含深遠之哲理,成為中華文化中重要之符號。

當你提到「太極圖」時,令我不禁聯想到了一種古老而神秘的圖形。太極圖是一個代表陰陽哲學的圖像,也被認為是宇宙萬物生成的原型。它由一個黑色的劍形半圓和一個白色的魚形半圓組成,象徵著陰陽兩種對立又互補的力量。

太極圖的概念起源於中國道家哲學,提出了一種宇宙生成和變化的理論。在太極圖中,黑色的半圓代表陰,表示陰性的、隱藏的、冷靜的特質;而白色的半圓代表陽,代表陽性的、明亮的、活躍的特質。這兩種力量相互融合、相互轉化,形成了宇宙萬物的變化和平衡。

太極圖的圖像往往與武術相關聯,尤其是太極拳這種傳統的中國武術形式。太極拳融合了身體的柔軟性、靈活性和力量,強調平衡和流動。太極圖在太極拳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幫助練習者理解身體的動作、節奏和力量的運用。

太極圖所代表的哲學和思想也被應用到其他領域,例如中醫學和禪修。在中醫學中,陰陽理論被用來解釋人體的健康和疾病。而在禪修中,太極圖則用作尋求身心平衡和自我覺醒的工具。

總結來説,太極圖是一個具有深遠意義的圖像,代表了宇宙的生成和變化。它融合了陰陽哲學、武術、中醫學和禪修的思想,對於理解生命的平衡、和諧和變化有著重要的啟示作用。

延伸閲讀…

12100+ 項太極圖插圖檔、免版税向量圖形及美工圖案

太極-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