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豁穴】太溪脈介紹 |太沖的準確位置及作用 |人體三大養肝穴位 |

【太豁穴】太溪脈介紹 |太沖的準確位置及作用 |人體三大養肝穴位 |
  1. 從足背看,太衝穴位於第一、二蹠骨結核之前凹陷。這可能會有些拗口,但實際操作起來並不難。只需要從第一、二趾之間的趾蹼緣,往足背方向推,推到有一點點阻力的位置,大概推1-2寸左右,那個凹陷的地方就是太衝穴。

    太豁穴 Play

    太衝穴的位置

    要找到太衝穴,可以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太豁穴

    1. 從足背看,太衝穴位於第一、二蹠骨結核之前凹陷。這可能會有些拗口,但實際操作起來並不難。只需要從第一、二趾之間的趾蹼緣,往足背方向推,推到有一點點阻力的位置,大概推1-2寸左右,那個凹陷的地方就是太衝穴。

    2. 如果你覺得上述方法太複雜,那還有個簡單的技巧:就在第一、二趾之間的趾蹼緣後方,向上推,直到推不動,那個地方就是太衝穴。

      太豁穴

      根據中醫經絡理論,經絡中的氣血流通不暢或鬱積,就會導致疾病,而阿是穴的位置往往沒有固定的經絡分部。因此,阿是穴也被稱為“不定穴”或“天應穴”。在臨牀上,醫師會根據患者的症狀和體徵,在相應部位尋找阿是穴進行針灸、推拿或拔罐等治療。

      太豁穴 Play

      延伸閲讀…

      大敦穴、太衝穴、行間穴,人體三大養肝穴位!

      太沖的準確位置及作用

      太衝穴的臨牀應用

      臨牀上,太衝穴可通過針灸、艾灸、按摩等方式進行調理和治療。例如,對於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痛經、崩漏等具有很好的緩解和治療作用。此外,太衝穴還可以治療中風、驚厥、頭痛、

      太衝穴位於足背部第1、2蹠骨間,有時可以摸到動脈搏動,扎針要避開動脈。行間穴和太衝穴都是足厥陰肝經的穴位,都位於腳背部第1-2趾骨間。行間穴在腳上,是足太陰脾經的滎穴,在大腳趾的內側緣第一個關節處,即蹠趾關節前下方,赤白肉際處。

      • 從頭部到足部的阿是穴

        阿是穴不是一個穴,而是一類穴的總稱,當患者身體出現各種問題時,在身體表面可以找到一些特別的點或區域,按壓這些點或區域會引起疼痛或不舒適,通過刺激這些點或區域可以緩解症狀,這些點就是阿是穴。

        太豁穴

        根據中醫經絡理論,經絡中的氣血流通不暢或鬱積,就會導致疾病,而阿是穴的位置往往沒有固定的經絡分部。因此,阿是穴也被稱為“不定穴”或“天應穴”。在臨牀上,醫師會根據患者的症狀和體徵,在相應部位尋找阿是穴進行針灸、推拿或拔罐等治療。

        延伸閲讀…

        趺陽、太溪脈介紹

        艾灸太溪的功效和作用

        部位 應用
        頭部 用於治療頭痛、頭暈、失眠等症狀
        頸部 用於治療頸部疼痛、僵硬等症狀
        胸部 用於治療胸悶、心悸等症狀
        腹部 用於治療腹脹、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
        腰背部 用於治療腰痛、背痛等症狀
        四肢 用於治療四肢疼痛、活動不便等症狀

        阿是穴的治療方式

        阿是穴的治療方式多種多樣,主要包括:

        • 針灸:用細長的針插入阿是穴,以調節氣血流通。
        • 推拿:通過按摩和按壓阿是穴,達到舒筋活絡的效果。
        • 拔罐:將罐子吸拔在阿是穴上,以促使局部氣血流通。
        • 理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