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是我國古代儒家經典著作,朱熹列為“四書”之一,集中體現了儒家學派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和教育原則,是我國傳統文化思想源頭,是中國人智慧寶庫。
子曰:“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
,潔淨。


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詩》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
’(2)夫顯,誠之不可掩(3)如此夫!”(第16章) (1)齊(zhai):通“齋”,齋戒。
,潔淨。
盛服:即盛裝。
(2)“神之格思……”:引自《詩經;大雅。
抑》。
射(yi),厭,指厭怠不敬。


延伸閱讀…
思,語氣詞。
度,揣度。
矧(Shen),況且。
射(yi),厭,指厭怠不敬。
延伸閱讀…
(3)掩:掩蓋。
孔子説:“鬼神德行可得啊!看它看不見,聽它聽不到,但它體現萬物之中使人離開它。
天下人齋戒淨心,穿著莊重整服裝去祭祀它,無所不在啊!好像你頭上,好像你左右。
《詩經》説:‘神降臨,不可揣測,怎?能夠怠慢呢?’隱微到顯著,東西這樣不可掩蓋!”
這一章借孔子對鬼神論述説道無,道“不可須臾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