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醜寅卯】時辰時間對照 |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

【子醜寅卯】時辰時間對照 |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

地支這個概念我們來説可能有那麼一點點陌生,但十二生肖是大家能詳,這裏,我們十二生肖和圖騰崇拜之間關係,這個説法存在多不靠譜地方。

十二生肖其實普通民眾熟識動物來標識十二地支,“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要“子、醜、寅、卯、辰、巳、午、、申、酉、戌、亥”記得多,吸引人,這體現了古人智慧。

現今考古發現已知,秦代時候有關於十二生肖説法了,只是動物種類有那麼一點點出入而已。

因為地支與生肖捆綁,所以很多人認為十二地支是十二生肖解釋,但事實並非如此。

另外,古人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十二個時辰可以十二地支來應,如下:時辰地支對應關係,於是有人十二地支時辰來強行解釋,但依舊是,地支與生肖和時辰沒有關係,是因為地支具備十二進制特點而作為計數工具引用過來。

事實上,地支是用來標示月份,十二個月應着十二地支,需要注意是,這裏“十二個月”於我們今天認知十二個月,它既不是曆十二個月不是公曆十二個月,這得北斗七星説起。

北斗七星季節和時間,出現於天空方位,但其斗柄指向北極星,北斗七星旋轉一週定義一年,一年平分為四份, 每一份稱季,古人初昏時斗柄所指方向來決定四季:斗柄指東,天下春;斗柄指南,天下夏;斗柄指西,天下秋;斗柄指北,天下冬。

而每一季平分為三份,每一份稱月,所以一年十二個月。

北斗七星斗柄稱“建”,因此劃分出來十二個月稱月建,十二個月建用十二地支來標識,稱建子、建醜、建寅、建卯、建辰、建巳、建午、建未、建申、建酉、建戌、建亥,這是十二地支使用場景,説,十二地支是用來標識月份。

後來,每個月建平分兩個部分,稱“節”和“氣”,説,時候,“節”和“氣”是,而現在“節”與“氣”是不區分,統稱節氣,所以一年有十二個月建,分二十四個節氣。

先秦及時候,因為各個諸侯國情況,並沒有嚴格統一年首。

丁:草木成長,好比人成丁。

子醜寅卯 Play

建寅:立春(黃經315度,2月3日-2月5日)、雨水(黃經330度,2月18日-2月20日)建卯:驚蟄(黃經345度,3月5日-3月7日)、春分(黃經0度,3月20日-3月22日)建辰:(黃經15度,4月4日-4月6日)、穀雨(黃經30度,4月19日-4月21日)建巳:立夏(黃經45度,5月5日-5月7日)、小滿(黃經60度,5月20日-5月22日)建午:芒種(黃經75度,6月5日-6月7日)、夏至(黃經90度,6月21日-6月22日)建未:小暑(黃經105度,7月6日-7月8日)、大暑(黃經120度,7月22日-7月24日)建申:立秋(黃經135度,8月7日-8月9日)、處暑(黃經150度,8月22日-8月24日)建酉:白露(黃經165度,9月7日-9月9日)、秋分(黃經180度,9月22日-9月24日)建戌:寒露(黃經195度,10月8日-10月9日)、霜降(黃經210度,10月23日-10月24日)建亥:立冬(黃經225度,11月7日-11月8日)、小雪(黃經240度,11月22日-11月23日)建子:大雪(黃經255度,12月6日-12月8日)、冬至(黃經270度,12月21日-12月23日)建醜:小寒(黃經285度,1月5日-1月7日)、大寒(黃經300度,1月20日-1月21日)那麼十二地支是什麼意思呢?我們這裏春到冬順序,即“寅”到“醜”順序解釋一下,能力,可能會存在地方,有待指正和改進。

建寅, 是公曆2月4日 – 3月6日前後,立春之後,北方氣温開始回升,冬末春初之際,是動物毛皮時候,所以遠古人會選擇這個時節進行集體狩獵,獲取用以禦寒動物毛皮,他們常用狩獵工具弓箭,而“寅”字甲骨文字形射箭中,所以人們“寅”字來表示這個時節。

建卯,是公曆3月6日 – 4月5日前後,此時節,春風解凍,大地開化,地表可以挖坑動土了,遠古人會選擇這個時候進行平整土地,準備耕作,而“卯”字本義挖坑打孔,如卯榫,所以“卯”字來代表這個時節。

建辰,是公曆4月5日 – 5月6日前後,此時節,人們開始耕作,而耕作需要使用農具,“辰”字甲骨文本義一種大蛤蜊殼製作耕種和除草農具,所以“辰”這種農具來表示此時節過了。

       天干地支,簡稱干支,源自道教星宿崇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干,”子、醜、寅、卯、辰、巳、午、、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

天干地支組成形成了古代紀年曆法。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順序相互配合,組成了干支紀元法。

天干地支中國古代主要於紀日,此外來紀月、紀年、紀時。

道教認為,天干承載是天道,地支承載是地道。

天成象,地成形,人成運;天道與地道決定着人道,故設天干地支契天地人事運。

天地定位,干支以定時空,時空世界。
子醜寅卯

乾象天而支象地,萬物雖於地上,但是萬物榮盛興衰離不開天道。

十天干與十二地支組合,形成了六十甲子,六十甲子用以闡述天地人道。

       十天干:
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十二地支:
子(zǐ)、醜(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十二地支應十二生肖:
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 午-馬,-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古人有云:“天干,猶木幹,而為陽;支,猶木枝,而為陰。

”可見稱為干支原始用意。

於天干地支意義來於樹木,所以他們原始字義人們賦予了生動的説法。

幹者猶樹幹:
甲:像草木破土而萌,陽內而陰包裹。

乙:草木初生,枝葉屈曲。

.
丙:炳,如赫赫太陽,炎炎火光,萬物炳燃着,見而光明。

丁:草木成長,好比人成丁。

戊:,象徵大地草木。

己:起,紀,萬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紀。

庚:,秋收而待來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後有味,辛者,,萬物更改,秀成。

壬:妊也,陽氣潛伏地中,萬物懷妊。

癸:揆,萬物閉藏,懷妊地下,揆然萌芽。

支者猶樹之枝:
子:孳也,陽氣始萌,孳生於下。

醜:紐也,寒氣自屈曲。

寅:演,津,寒土中屈曲草木,迎着春陽地面伸展。

卯:,日照東方,萬物滋茂。

辰:震,伸,萬物震起而生,陽氣生髮過半。
子醜寅卯

巳:巳,陽氣畢布矣。

午:仵,萬物,陰陽交相愕而仵,陽氣,陰氣開始萌生。

:眛,日中昃,陽向幽。

申:伸束以成,萬物體成。

酉:,萬物。

戌:滅,萬物滅盡。

亥:核,萬物收藏,堅核。

《説文解字》:“子,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人以為稱。

象形。

”。

”。

子醜寅卯 Play

延伸閱讀…

農民曆【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時辰時間對照 …

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到底是什麼意思?給 …

相與比述本義:表示兒女。

(地支第一位,屬鼠。

)《説文解字》:“醜,紐也。

十二月,萬物動,事。

象手形。

時加醜,舉手時。

”。

陰至轉換為陽之樞紐時十二月萬物動用事若舉手扭曲之時者是字範式。

相與比述本義:表示外表扭曲而可惡。

(地支第二位,屬牛。

)《説文解字》:“寅,髕。
子醜寅卯

正月,陽氣動,去黃泉,上出,陰尚彊,象宀達,髕寅於下。

”徐鍇曰:“髕斥之意,人陽氣鋭而出,上閡於宀(),所以擯。

”。

相與比述本義:表示畏懼。

(地支第三位,屬虎。

)《説文解字》:“卯,冒。

二月,萬物冒地而出。

象開門形。

故二月天門。

凡卯之屬卯。

”。

延伸閱讀…

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12個字分別是什麼時間

“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別是幾點?

猶萬物冒地而出開門形者是卯字之範式。

相與比述本義:表示兩部分連接處木器上安榫頭孔眼。

(地支第四位,屬兔。

)《説文解字》:“辰,震。

三月,陽氣動,靁電振,民農時。

物生,乙、匕,象芒達;廠,聲。

辰,房星,天時。

二,二,古文上字。

”相與比述本義:言萬物之蜃。

(地支第五位,屬龍。

)《説文解字》:“巳,巳。

四月,陽氣巳出,陰氣巳藏,萬物見,成文章,故巳蛇,象形。

”。

懷孕胎兒者是巳字範式。

相與比述本義:胎包中成長小兒。

(地支第六位,屬蛇。

)《説文解字》:“午,啎。

五月,陰氣午逆陽。

冒地而出。

此予矢。

”。

陰陽交泰正陽氣下啎逆陽,若矢冒地而出者是午字範式。

“午”是陰陽交泰正陽氣下啎逆陽,若矢冒地而出者。

相與比述本義:白天太陽正照時。

(地支第七位,屬馬。

)《説文解字》:“,味。

六月,滋味。

五行,木老於。

象木重枝葉。

”。

相與比述本義:萬物生成有滋有味。

(地支第八位,屬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