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與地支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總稱。
十二地支:是子、醜、寅、卯、辰、巳、午、、申、酉、戌、亥總稱,稱十二時辰。
十二時辰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一日間太陽出沒規律、天色變化以及自己生產活動、生活習慣而歸納總結、獨創於世。


我們六十甲子排列寫出如下: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年確定干支紀流年,98年戊寅年,99年己卯,2000年庚辰年,倒推上去,97年丁丑年,96年丙子年,95年乙亥年,從六十甲子排列表中可以推知。
月確定,一年十二個月,與十二地支應,十二個月地支是不變,我們這裏這種關係 寅正月,卯為二月,辰三月,巳四月,午五月,六月,申為七月,酉為八月,戌九月,亥十月,子十一月,十二月。
→→天然水晶:源頭廠家,支持批發 →→天然水晶手錬:源頭廠商我過古代勞動人民一晝夜劃分成十二個時段,每一個時段叫一個時辰。
十二時辰既可以指一天,可以指任何一個時辰。
十二時辰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一日間太陽出沒規律、天色變化以及自己生產活動、生活習慣而歸納總結、獨創於世。
十二地支與生肖,十二地支叫十二支。
子、醜、寅、卯、辰、巳、午、、申、酉、戌、亥總稱。
中國古代拿它和天干相配,用來表示年、月、日、時次序。
舊式記時法地支表示次序,如子時、時。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第一個時辰。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指太陽露臉,冉冉初升那段時間。


延伸閱讀…
【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第二個時辰。
(北京時間01時03時)。
【寅時】平旦,稱黎明、早晨、日旦:時是夜日交替之際。
(北京時間03時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指太陽露臉,冉冉初升那段時間。
延伸閱讀…
(北京時間05時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古人“朝食”之時吃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臨近中午時候稱為隅中。
(北京時間09 時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中午:(北京時間11時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太陽偏西日跌。
(北京時間13時15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