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仲季暮】孟仲暮記月法找人解釋一下 |孟仲季暮花落古京 |

【孟仲季暮】孟仲暮記月法找人解釋一下 |孟仲季暮花落古京 |

1. “陽月南飛雁,傳聞回”是宋之問《題大庾嶺北驛》中一句,請問,“陽月”指是曆幾月份?()2. 《古詩十九首》中”孟冬寒氣,北風何慄“中”孟冬“指是曆幾月份?()下面我們來梳理一下孟、仲、季和四季關係。

梳理完成後,答案就出來了。

古人曆(即農曆)來劃分四季。

一年12個月,每三個月一個季節,春季(曆1、2、3月)、夏季(曆4、5、6月)、秋季(曆7、8、9月)和冬季(曆10、11、12月)。

而“孟”則表示每個季節第一個月,“仲”則表示每個季節第二個月,“季”則表示每個季節第三個月。

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

——《長歌行》漢樂府陽春孟春月,朝光散流霞。

——《代堂上歌行》南北朝 鮑照(1)孟春:春季第一個月,即曆正月。

陽春孟春月,朝光散流霞。

——《代堂上歌行》南北朝 鮑照年年孟春時,看花不如雪。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2)仲夏:夏季第二個月,即曆五月。

孟仲季暮 Play

——《箕卜》宋 陸遊惟時孟春月,微祿歸園林。

——《即事二首》宋 張耒(2)仲春:春季第二個月,即曆二月。

民離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東遷。

——《楚辭·九章·哀郢》仲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

——《擬》魏晉 陶淵明仲春,是處花開。

——《感春十三首》宋 張耒仲春閏月天聲,天有意羣葩。

——《喜仲春有閏》宋 姜特立(3)季春:春季後一個月,即曆三月。

季春梅始落,女工事蠶作。

——《採桑》南北朝 鮑照季春人病拋芳杜,仲夏溪波繞壞垣。

——《奉和魯望藥名離合夏月即事三首》唐 皮日休此行季春月,時物。
孟仲季暮

——《洛陽主簿叔知和驛承恩赴選伏辭一首》唐 劉長卿昭陽桃李月,羅綺親。

——《宮中行樂詞》唐 李白杜鵑暮春,哀哀叫其間。

——《杜娟》唐 杜甫我有陰江竹,能令朱夏寒。

——《營屋》唐 杜甫人間方大火,此境無朱夏。

——《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上》唐 陸龜蒙(1)孟夏:夏季第一個月,即曆四月。

“孟夏”稱:首夏/夏首、維夏、初夏、槐月(四月槐花盛開)、梅月(四月梅子)、麥月(這個月麥子熟了,這一點我們現在有)、。

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

——《讀山海經》魏晉 陶淵明首夏和,芳草歇。

——《遊赤石進帆海》南北朝 謝靈運麗景燭春餘,清陰澄夏首。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2)仲夏:夏季第二個月,即曆五月。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夏夜嘆》唐·杜甫五月榴花,枝間時見子初成。

——《題榴花》唐 韓愈(3)季夏:夏季後一個月,即曆六月。

季夏中氣候,煩暑自此收。

——《崇裏觀居》唐 白居易季夏雨三日,悽爽忘箑。

——《大雨》宋 陸遊我來夏雲初,素節今。

——《水谷夜行寄子美聖俞》宋 歐陽修 (1)孟秋:秋季第一個月,即曆七月。

孟秋七月時,相送出外郊。

——《擬送陳子昂》唐 喬知1. 「陽月南飛雁,傳聞回」是宋之問《題大庾嶺北驛》中一句,請問,「陽月」指是曆幾月份?()2. 《古詩十九首》中」孟冬寒氣,北風何慄「中」孟冬「指是曆幾月份?()下面我們來梳理一下孟、仲、季和四季關係。

梳理完成後,答案就出來了。
孟仲季暮

古人曆(即農曆)來劃分四季。

一年12個月,每三個月一個季節,春季(曆1、2、3月)、夏季(曆4、5、6月)、秋季(曆7、8、9月)和冬季(曆10、11、12月)。

而「孟」則表示每個季節第一個月,「仲」則表示每個季節第二個月,「季」則表示每個季節第三個月。

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

——《長歌行》漢樂府陽春孟春月,朝光散流霞。

——《代堂上歌行》南北朝 鮑照(1)孟春:春季第一個月,即曆正月。

陽春孟春月,朝光散流霞。

——《代堂上歌行》南北朝 鮑照年年孟春時,看花不如雪。

——《成名後獻恩夢》唐 曹鄴孟春百草靈,古俗迎姑。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孟仲季暮 Play

延伸閱讀…

春、夏、秋、冬裏的“孟仲季”

孟仲暮記月法找人解釋一下?

——《即事二首》宋 張耒(2)仲春:春季第二個月,即曆二月。

民離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東遷。

——《楚辭·九章·哀郢》仲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

——《擬》魏晉 陶淵明仲春,是處花開。

——《感春十三首》宋 張耒仲春閏月天聲,天有意羣葩。

——《喜仲春有閏》宋 姜特立(3)季春:春季後一個月,即曆三月。

季春梅始落,女工事蠶作。

——《採桑》南北朝 鮑照季春人病拋芳杜,仲夏溪波繞壞垣。

——《奉和魯望藥名離合夏月即事三首》唐 皮日休此行季春月,時物。

——《洛陽主簿叔知和驛承恩赴選伏辭一首》唐 劉長卿昭陽桃李月,羅綺親。
孟仲季暮

——《宮中行樂詞》唐 李白杜鵑暮春,哀哀叫其間。

——《杜娟》唐 杜甫我有陰江竹,能令朱夏寒。

——《營屋》唐 杜甫人間方大火,此境無朱夏。

——《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上》唐 陸龜蒙(1)孟夏:夏季第一個月,即曆四月。

「孟夏」稱:首夏/夏首、維夏、初夏、槐月(四月槐花盛開)、梅月(四月梅子)、麥月(這個月麥子熟了,這一點我們現在有)、。

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

——《讀山海經》魏晉 陶淵明首夏和,芳草歇。

——《遊赤石進帆海》南北朝 謝靈運麗景燭春餘,清陰澄夏首。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2)仲夏:夏季第二個月,即曆五月。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延伸閱讀…

孟仲季暮花落古京- 潘- 原創作品

三民書局與三民網路書店的帖子

——《夏夜嘆》唐·杜甫五月榴花,枝間時見子初成。

——《題榴花》唐 韓愈(3)季夏:夏季後一個月,即曆六月。

季夏中氣候,煩暑自此收。

——《崇裏觀居》唐 白居易季夏雨三日,忘箑。

——《大雨》宋 陸遊我來夏雲初,素節今。

——《水谷夜行寄子美聖俞》宋 歐陽修(1)孟秋:秋季第一個月,即曆七月。

孟秋七月時,相送出外郊。

——《擬送陳子昂》唐 喬知(2)仲秋:秋季第二個月,即曆八月。

江上氣寒,仲秋霜雪。

——《發後渚》南北朝 鮑照(3)季秋:秋季後一個月,即曆七九月。

「季秋」稱:暮秋、末秋、暮商、季商、授衣(天氣轉涼,婦女開始準備冬衣)、杪秋(杪:一年或一季後)、菊月(九月菊花開)。

季秋時欲半,九日意兼。

——《九日曲江》唐 杜甫季秋膠折邊草腓,治兵羽獵因出師。

——《燕歌行》唐 賈至野客預知農事,三冬瑞雪全消。

——《除夜》唐 戴復(1)孟冬:冬季第一個月,即曆十月。

孟冬寒氣,北風何慄。

——《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孟冬十月,北風徘徊。

——《步出夏門行·冬十月》魏晉 曹操陽月南飛雁,傳聞回。

——《題大庾嶺北驛》唐 宋之問(2)仲冬:冬季第二個月,即曆十一月。

仲冬山果,正月野花開。

——《旅寓安南》唐 杜審言仲冬二七,算良期須果。

——《洞仙歌·仲冬二七》清 朱彝尊  孟仲季代表對應每一個季節中三個月。

古人一年分為十二個月,十二個月分為四季即春夏秋冬,每季三個月。

所以有了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叫法。

  古代常用伯(孟)、仲、叔、季來表示長幼之序,如伯夷、叔,如孔子字仲尼,是他排行第二,故字中有“仲”。

孟者,《説文》:“孟,。

”即孟排行中指最年。

仲,《説文》:“仲,中。

”仲,排行中指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