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點 | 含義 | 出處 |
---|---|---|
敦仁 | 仁厚 | 《易經·系辭上》 |
安土敦仁 | 紮根於故土,崇尚仁德 | 《三國志·吳志·諸葛瑾傳》 |
仰觀天文 | 觀察天體運行規律 | 《易經·系辭上》 |
俯察地理 | 考察地理環境變遷 | 《易經·系辭上》 |
知幽明之故 | 瞭解陰陽交替規律 | 《易經·系辭上》 |
原始反終 | 認識事物發展規律 | 《易經·系辭上》 |
知死生之説 | 把握生老病死規律 | 《易經·系辭上》 |
精氣為物 | 物質的本原 | 《易經·系辭上》 |
遊魂為變 | 精神的載體 | 《易經·系辭上》 |
知鬼神之情狀 | 認識鬼神存在的形式 | 《易經·系辭上》 |
與天地相似 | 遵循自然規律 | 《易經·系辭上》 |
知周乎萬物 | 洞悉萬物本質 | 《易經·系辭上》 |
道濟天下 | 治理天下 | 《易經·系辭上》 |
不過 | 不違背 | 《易經·系辭上》 |
旁行而不流 | 穩重踏實 | 《易經·系辭上》 |
樂天知命 | 樂觀豁達 | 《易經·系辭上》 |
不憂 | 無憂無慮 | 《易經·系辭上》 |
行為準則 | 「旁行而不流」 | 《易經·系辭上》 |
精神境界 | 「樂天知命」 | 《易經·系辭上》 |
愛與仁德 | 「安土敦乎仁」 | 《易經·系辭上》 |
天地化育 | 「彌綸天地之道」 | 《易經·系辭上》 |
精神本質 | 「精氣為物,遊魂為變」 | 《易經·系辭上》 |
安土敦仁:中國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
引言
「安土敦仁」一詞是儒家思想的基石之一,其含義深遠,涵蓋了個人修養、社會倫理、國家治理等多個層面。本文將深入探討「安土敦仁」的具體意思,闡釋其在儒家思想體系中的重要作用,並分析其對個人和社會發展的意義。


「安土敦仁」一詞之義
「安土」是指安定於自己的土地和家園,「敦仁」則是指堅守仁德,仁愛他人。「安土敦仁」的總體意思是安定在家鄉,堅守仁愛之心,是一種強調鄉土情懷、仁義道德的儒家核心思想。
「安土敦仁」在儒家思想體系中的作用
「安土敦仁」是儒家思想體系中的一根基柱。它體現了儒家的價值觀念和人生態度,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 維護社會穩定:安土敦仁思想鼓勵人們安定在家園,重視鄉土聯繫,有助於維護社會穩定,減少動盪和遷移。
- 培養個人德性:仁德是安土敦仁的基礎。通過安土敦仁的實踐,個人可以培養仁愛之心,待人接物更加温厚、友善。
- 建立和諧社區:安土敦仁強調家國一體,鄰裏之間互相扶持。這種觀念有利於營造和諧、互助的社區氛圍。
- 推動國家治理:安土敦仁思想認為國家的安定離不開百姓的安定,強調為政者應重視民生福祉,以德治國,造福於民。
「安土敦仁」在個人和社會發展中的意義
「安土敦仁」的思想對個人和社會發展具有以下重要意義:
個人層面
- 培養愛鄉愛國之情:安土敦仁強調對故鄉和國家的忠誠,有助於培養個人愛鄉愛國的情操。
- 建立穩定的人生根基:安定於故土,堅守仁義,可以為個人提供穩定的人生根基,避免迷茫和漂泊。
社會層面
- 維護社會和諧:安土敦仁思想提倡鄉裏之間互助友愛,營造團結、有愛的社會氛圍,有助於減少社會衝突。
- 促進經濟發展:安定在家園可以為經濟發展提供有利環境,有利於生產、貿易和技術創新。
- 推動國家繁榮昌盛:安土敦仁思想認為國家安定繁榮離不開百姓的安居樂業。實踐安土敦仁,有利於促進民生改善,實現國泰民安。
「安土敦仁」與儒家思想其他概念的關聯
「安土敦仁」思想與儒家其他核心概念密切相關,形成一個有機整體,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其中,與「安土敦仁」關係最為密切的概念如下:
概念 | 含義 |
---|---|
仁 | 愛人、利他、尊重他人 |
義 | 道德準則、正義原則 |
禮 | 行為規範、社會秩序 |
民本 | 以民為本、民為邦本 |
中和 | 平衡、和諧、不偏不倚 |
結論
「安土敦仁」思想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所在,其含義深遠,影響廣泛。它強調安定於自己的家鄉,堅守仁愛之心,既體現了儒家人本主義精神,又為社會穩定、個人德性修養、國家治理提供了指引。安土敦仁的思想至今仍然具有現實意義,對於促進個人和社會的和諧、發展,具有重要的啟迪作用。
延伸閲讀…
弘易連載:南懷謹易經雜説(七十五)安土敦仁« 相關資源«
敦仁的解釋|敦仁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