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與傳説
西藏密宗,在中國佛教中佔有一席之地,又稱為秘密教或簡稱密教。其別稱“喇嘛教”則是從西藏語習慣而來,因為西藏流行的密教僧侶被稱為喇嘛,故以此名代稱教派。關於密宗的起源,傳統上認為是龍樹菩薩在釋迦牟尼涅槃後幾百年間,開啟了一座釋迦佛留在南印度的鐵塔,取出了密宗經典,使其傳播於世。到了唐朝玄宗時期,三位印度密宗大師來華傳法,從此密宗在中國生根。而至宋末元初,經由蒙古人之手,密宗傳入西藏,與當地宗教融合後,於明朝永樂時期被認為過於怪異而遭廢逐,此後主要在日本的東密中流傳。


起源與傳説
西藏密宗,在中國佛教中佔有一席之地,又稱為秘密教或簡稱密教。其別稱“喇嘛教”則是從西藏語習慣而來,因為西藏流行的密教僧侶被稱為喇嘛,故以此名代稱教派。關於密宗的起源,傳統上認為是龍樹菩薩在釋迦牟尼涅槃後幾百年間,開啟了一座釋迦佛留在南印度的鐵塔,取出了密宗經典,使其傳播於世。到了唐朝玄宗時期,三位印度密宗大師來華傳法,從此密宗在中國生根。而至宋末元初,經由蒙古人之手,密宗傳入西藏,與當地宗教融合後,於明朝永樂時期被認為過於怪異而遭廢逐,此後主要在日本的東密中流傳。
西藏密宗的傳承
相對於傳統的“顯教”,西藏密宗認為其傳承了釋迦牟尼快速成佛的秘密教法。根據西藏密教的傳説,釋迦佛在其一生中公開講説的教法為顯教,而具備速證菩提的密法則因恐驚世駭俗而未明言。直到涅槃後的第八年,釋迦以神通在蓮花中化生出蓮花生大師,由其傳授密宗教法。


延伸閲讀…
延伸閲讀…
蓮花生大師與藏密
根據西藏密教的傳説,蓮花生大師不僅在西藏傳授密法,還曾治理尼泊爾國政,最終在西藏乘白馬升空而去,返回其世外佛土。藏密信徒通過“護摩”修行,有時能在火光中感通蓮師現身,宛如曇花一現。這一路的密宗在中國被稱為藏密,歷史上曾傳入內地元朝時期,但不久隨元朝勢力衰落而式微,清初再度流入,但主要限於宮廷與王室。
藏密對西方神秘學的影響
藏傳密宗的部分教義和修煉方法在18世紀傳入歐洲,對西方的神秘學派產生了影響。這一過程主要是在英國在印度建立了殖民統治後,為了擴大影響和滲透西藏,英國的學者和傳教士開始學習藏傳密宗的教義。同時,法國的一些傳教士和學者也通過越南或印度進入西藏,學習藏傳佛教的密法。
日本佛教的發展
7世紀中葉,日本成功引入了佛像、佛經和僧伽組織,成為一個佛教國家。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日本完全接受了釋迦牟尼創立的原始佛教教義。在引入的過程中,許多佛陀被視為擁有神秘咒力的崇拜對象,而僧侶則擔任執行咒術儀式的角色,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但是,並沒有出現追求個人解脱煩惱的正宗僧侶。為了普及佛教的鎮護國家咒術之力,日本開設了一些學問場所,教授僧侶佛教知識。當時的教學重點放在佛教哲學和戒律上,形成了六大宗派,即三論宗、成實宗、法相宗、俱舍宗、華嚴宗和律宗,這些被統稱為“南都六宗”。然而,這些教學並不是為了讓僧侶全面理解整個佛教而設計的綜合性教育體系,而更像是為了獲得國家認證資格的課程。
日本佛教的轉變
在8世紀末到9世紀初,隨著日本遷都至京都,兩種體現佛教內核的思想——最澄引入的天台宗和空海帶回的密宗同時傳入日本。這兩種教義成為日本佛教的基礎。天台宗作為一個在中國創立的前沿宗派,試圖將自古以來的各種佛教思想整合起來,並以《法華經》作為這些教義的總攬。這種將各種不同時代、不同地區產生的佛教思想統一起來的嘗試,雖然並
真言宗——佛教的密教頂點
真言宗非如天台宗般將相異教義整合於一,而是印度佛教發展至極的“密教”,其教義單純。於佛教史之終點,密教自詡超越諸教,擁有至高無上的神秘力量。在求索自我救贖的征途上,密教教導修行者探尋自身與宇宙能量的聯結,透過合一而臻至覺悟境地。其教義逐漸染上神秘色彩,乃至與印度教教義相似。密教精義一度被視為只傳授予特定個體之神秘教義,而與宇宙能量合一之體驗亦非語言所能傳播。空海將此密教體系完整地引入日本,而最澄的門徒則將密教教義融入天台宗,使天台宗漸染神秘色彩。日本佛教界對密教之重視日增,因其不僅視佛教為神秘咒術,且推崇密教為佛教之極致。真言宗專注於傳播密教,與致力於融合多元教義的天台宗,在日本形成兩大密宗派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