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龍分金口訣解密!風水師不説的秘密 | 一重纏是一重關?實測超準風水口訣 | 盜墓筆記沒教的事!尋龍分金實戰技巧

最近大家都在討論「尋龍分金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這句話,其實這是風水學中很經典的尋龍口訣。講白話點,就是在找龍脈的時候,要看山勢怎麼層層環繞,每一層環抱都像是一道關卡,代表著不同的風水格局。這種說法在《鬼吹燈》系列小說和電影裡特別常出現,讓很多人對風水這門學問產生興趣。

說到實際應用,這種尋龍訣真的不是隨便說說的。老一輩的風水師傅都會帶著羅盤上山下海,就是為了找到真正的「纏山」格局。這種地形通常會有幾個特徵:

特徵 說明 常見地形
山勢環抱 像手臂一樣把穴位圍住 馬鞍形山、半月形谷地
水流曲折 河水要彎彎繞繞不能直衝 九曲水、玉帶水
明堂寬敞 穴位前方要有平坦空地 盆地、河谷平原

以前聽老師傅說過,台灣其實有不少符合「一重纏是一重關」的好風水。像陽明山那邊的山勢就很典型,一層層的山巒環繞,老台北人都知道那是塊寶地。不過現在都市開發太多,很多原本的風水格局都被破壞了,要找這種完整的纏山格局越來越難。

電影裡胡八一他們用的分金定穴術,在現實中是真的有這套方法。風水師會用羅盤的七十二龍分金,配合山勢走向來判斷龍脈的強弱。這可不是隨便轉轉羅盤就能懂的,要累積很多實地經驗才抓得到訣竅。現在有些年輕人也想學這套,但往往看幾本書就以為自己會了,結果上山根本分不清哪座是主龍、哪座是纏山,鬧出不少笑話。

尋龍分金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

1. 尋龍分金看纏山到底是什麼意思?台灣風水師這樣解讀。這句話最近在網路上超紅,但其實是來自風水古籍《撼龍經》的專業術語啦!台灣在地的風水老師傅說,這可不是什麼盜墓小說裡的密碼,而是古人用來判斷龍脈走向的超實用技巧。簡單講就是在山勢起伏中找出「氣」流動的路線,幫你找到最旺的穴位。

台灣老師傅特別強調,這種功夫要搭配實地走訪才準。像我們中部的八卦山脈或北部的陽明山系,地形變化多端,這時候「看纏山」就超重要——要觀察山勢怎麼互相環抱、交錯,就像在解讀大自然的密碼一樣。而且每個地方的解讀方式還不太一樣,這就是為什麼老師傅都說「三年尋龍,十年點穴」啊!

術語 台灣風水師解讀 實際應用場景
尋龍 追蹤山脈走向找龍脈 陽宅選址、陰宅勘輿
分金 用羅盤精確定位氣場方位 確定建築坐向、神位擺設
看纏山 觀察周邊山形水勢的互動關係 判斷聚氣效果、避開煞氣

老一輩的風水師還會用台語補充說「山管人丁水管財」,所以看纏山不只是看山形美不美,更要看它怎麼「護住」整個格局。像南投竹山那邊的茶農就流傳,祖先當初選地時特別找「兩山夾一水」的纏山格局,現在果然代代都出好茶。這些實戰經驗可不是書本上隨便寫寫,都是老師傅用雙腳走出來的智慧啊!

2. 為何古人説『一重纏是一重關』?揭密風水口訣的奧秘。這句流傳千年的風水諺語,其實隱藏著古人對環境與氣場互動的深刻觀察。所謂「纏」指的是山水環抱的形態,而「關」則是氣場流動的關鍵節點,古人發現每多一層自然屏障,就像多一道把關的關卡,能讓好的氣場停留,壞的煞氣被過濾。

在實際應用上,這句口訣常被用來判斷住宅或墓地的選址。比如說,理想的陽宅風水會追求「三面環山、一面臨水」的格局,這種層層包圍的地形,就像是天然的保護罩。現代人看房時常說的「藏風聚氣」,其實就是這種概念的延伸。

地形特徵 對應「纏」的層級 風水作用
單一矮丘環抱 一重纏 基本擋風、緩衝直衝的氣場
丘陵帶狀圍繞 二重纏 過濾煞氣、積聚財氣
高山層疊包覆 三重纏 形成氣場漩渦、利於家族興旺

有趣的是,這概念不只用在大的地理環境,連居家擺設也適用。像是客廳的L型沙發擺法,或是辦公桌後的書櫃靠山,都是在創造小範圍的「纏」的效果。台灣老一輩常說「厝後有靠,賺錢穩當」,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不過要注意的是,纏得太緊反而會變成「困」,就像房間傢俱擺太多會覺得壓迫一樣,這中間的平衡拿捏就是風水師的功力了。

現代建築雖然很難找到完全符合古法的地形,但可以透過植栽、圍牆或屏風來人造「纏」的層次。比如公寓陽台種一排竹子,或是庭院做個蜿蜒的小徑,都是在模仿自然環境中那種層層遞進的保護感。這些方法在台灣的傳統三合院建築裡隨處可見,像是護龍的設計就是標準的「兩重纏」格局。

尋龍分金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

3. 新手如何看懂『尋龍分金』?在地風水師教你入門技巧

最近好多朋友問我「尋龍分金」到底要怎麼學,其實這門風水學問沒想像中那麼難啦!在地風水師阿明師傅跟我分享,新手只要掌握幾個重點,就能慢慢摸出頭緒。首先要知道「尋龍」是在找山脈的走向,而「分金」則是測量方位的技巧,兩者結合才能找到真正的風水寶地。

阿明師傅說初學者可以先從這幾個方向入手:

學習重點 具體方法 常見工具
觀察山勢走向 練習看地形圖,注意山脈連綿的規律 羅盤、衛星地圖
理解五行相生 背誦五行對應方位(木東、火南等) 五行方位圖
練習羅盤使用 每天定時測量自家大門朝向 二十四山羅盤
記錄氣場變化 用身體感受不同方位的溫度差異 筆記本(記錄體感變化)

記得阿明師傅特別強調,現代人學風水要懂得變通。像我們台北盆地地形特殊,傳統的「龍脈」看法就要調整,不能完全照搬古書。他建議新手可以先從住家附近的公園小山開始練習,觀察樹木長勢和風向變化,慢慢培養對地氣的敏感度。

另外要注意的是,現在很多手機APP雖然能幫忙測方位,但實際操作還是要用傳統羅盤才準。阿明師傅說他帶徒弟第一課就是教怎麼「校準羅盤」,因為磁場會受建築物影響,連手錶、手機太近都會讓指針跑掉,這些細節都是書上不會寫的實戰經驗。

最後提醒大家,學風水最忌諱急著想速成。阿明師傅說他看了三十年羅盤,到現在都還在學新東西。建議新手每週固定練習2-3次,每次不用太久,重點是保持手感跟觀察力,慢慢就會發現自己越來越能讀懂環境給的訊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