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貫法(日語:尺貫法/しゃっかんほう shakkanhō */?)是一種源於中國度量衡的日本傳統度量體制,除了大部分來自中國度量衡的單位外,還有一些日本特有的單位。」
「1丈為10尺,1間為6尺,1尺為10寸,1寸為10分,1分為10釐。1釐為1/33公分≒0.0303公分。」
「尺貫法是一個重要的度量衡系統,其中’尺法’關鍵字在這段引言內出現了兩次。它源自中國,並在日本廣泛使用。」


傳統營造尺法的變遷與分析
在探討中國傳統營造尺法的變遷與分析之前,我們首先需要瞭解營造尺法的源起及其發展。營造尺法是中國古代建築師在建造過程中使用的一種尺度和測量系統,它不僅涉及尺寸的測量,還包括對建築結構比例的掌握。隨著歷史的演進,營造尺法逐漸形成了多種不同的體系,其中尤以官式體系和鄉土體系最具代表性。
官式體系的營造尺法通常受到官方標準《營造法式》或《工程做法》等法式的約束,主要採用官尺作為標準尺長。官尺是當時政府頒佈的法定尺,也稱律尺,具有統一性和權威性。而鄉土體系的營造尺法則更多地受到當地習慣和風土的影響,使用的是所謂的“鄉尺”或地方尺。這種尺法往往不依附於官方法式,體現了地方特色的營造智慧。
營造尺法的核心是基準尺長的確定。基準尺長的獲得有幾種方式,包括實物測量、口訣換算和文獻推算。這些方法的應用使得不同地區的尺法可能存在差異,從而造成了“一地多尺”的現象。這種現象的發生往往源於多種因素的影響,如歷史沿革、地理環境、社會文化等。對這種現象的處置方案也隨之而變化,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評估和調整。
傳統營造尺法主要包括兩種基本方向:整數制和壓白制。整數制強調尺度的整數性,而壓白制則注重在實際操作中通過“壓白”(即適當縮小尺寸)來達到結構上的美觀和實用性。這兩種方向在實際應用中相互交織,並且存在不同的操作方式。
營造尺的概念既包括狹義上的匠師營造活動中所使用的工具,如一字尺、曲尺、丈杆等,也包括廣義上的風水尺,如魯班尺、玄女尺、子思尺等。無論狹義還是廣義,瞭解營造尺的基準尺長對於揭示傳統建築的尺度規律和使用方法至關重要。沒有準確的營造尺基準尺長,很多度量衡問題將無法得到解決。
中國傳統營造體系中的尺法具有歷時性和共時性的特徵,這意味著尺法的發展在時間和空間上是複雜且相互交織的。因此,研究營造尺法的基準尺長及其尺法,不僅是為了還原歷史,也是為了更好地理解和傳承中國傳統的建築文化。
在本文中,我們將集中討論狹義營造尺的“基準尺長”,即1營造尺的絕對長度。我們不涉及營造尺的器型類別,也不討論它與風水尺的關係。文中提到的“官尺”、“鄉尺”、“營造尺”等概念均指其“基準尺長”。
中國傳統營造尺法的歷史沿革與地域差異
中國傳統營造尺法的歷史沿革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從歷史上來看,營造尺法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數個階段:
-
秦漢時期:秦始皇統一六國後,頒佈了統一的度量衡制度,包括“商鞅尺”,這成為後世營造尺法的基礎。
-
隋唐時期:這一時期,營造尺法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和推廣,例如唐代著名的“大尺”和“小尺”。
-
宋元時期:《營造法式》的編纂和頒行,確立了官方營造尺法的權威地位。
-
明清時期:《工程做法》的出台,進一步規範了官方營造尺法。
-
民國以後:中國度量衡體系逐步向國際標準靠攏,營造尺法也開始與國際接軌。
在各個歷史時期,不同的尺度標準可能在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營造項目中同時存在,這就出現了所謂的“一地多尺”現象。這種現象的形成往往是因為歷史的遺留、地理的隔絕、社會的變遷等因素。例如,由於台灣和朝鮮半島都有過日治時期,這些地區的度量衡體系也受到了日本尺法的影響,部分尺度的值與日本尺法中的值相同。
在面對“一地多尺”的現象時,建築師和工匠需要根據不同的尺法進行相應的調整和轉換。這種轉換可能基於實物測量、口訣換算或文獻推算。例如,在傳統的木結構營造中,常常會有一套相應的口訣來幫助工匠快速計算不同尺法下的構件尺寸。
總之,中國傳統營造尺法的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的營造活動特徵。對其歷史沿革和地域差異的研究,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中國傳統建築的精髓所在。
尺法,作為一種測量和量度的工具,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發明之一。
尺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如古埃及、古希臘和古羅馬等。在古埃及,尺法被廣泛用於測量土地面積和建築物尺寸,幫助人們規劃城市和農田。
尺法的主要功能是通過使用標準單位來測量長度、寬度、高度和深度等物理量。在現代社會,尺法在各個領域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建築和工程領域,尺法被用於設計和規劃建築物和基礎設施。建築師和工程師使用尺法來確定建築物的尺寸、角度和比例,確保建築物的結構穩定和符合設計要求。
尺法在科學研究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科學家們使用尺法來測量物體的質量、長度、時間等物理量,幫助他們理解自然界的規律和現象。例如,天文學家使用尺法來測量星體的距離和亮度,從而揭示宇宙的奧秘。
除了在實際應用中,尺法在文化和藝術中也有獨特的價值。藝術家們使用尺法來創作具有準確比例和逼真效果的藝術作品。音樂家使用尺法來測量音符的時值,以確保音樂演奏的節奏和和諧。
延伸閲讀…
三尺法
學術丨李湞劉軍瑞:“一地多尺”現象和用尺習俗
總之,尺法是測量和量度的神奇工具,它在多個領域發揮着重要作用,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