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性:事物 性質 的通用概念
定義與分類
屬性是一組固有特質,定義了事物或個體的特徵。它們涵蓋了從物理特性到社會關係的廣泛範圍。


儘管哲學家對屬性的分類存在分歧,但普遍定義包括:
- 本質屬性:構成個體核心特徵的屬性。
- 非本質屬性:可變或次要的屬性。
用途
屬性在各領域廣泛使用,包括:
- 哲學:定義事物本質和區別特徵。
- 類 Unix 操作系統:描述文件許可權。
屬性與性質的區別
儘管屬性與性質密切相關,但它們並非同義詞。屬性關注 共同特徵,而性質則強調 特定值或狀態。例如,顏色是一個屬性,而紅色是一個性質。
屬性的模糊性
由於屬性和性質之間的界限模糊,在實務中它們的區分可能會產生混淆。因此,在特定情況下,使用唯一的分辨規則至關重要。
屬性的意思 — 從物體、關係到資料庫
屬性一詞廣泛應用於各種領域,從哲學、物理到計算機科學。在每種情況下,屬性都有不同的含義,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描述事物特性的概念。
哲學中的屬性
在哲學中,屬性是指物體或實體的特徵或品質。這些特徵可能是內在的(本質性的)或外在的(偶然性的)。例如:
- 內在屬性:人類的理性能力
- 外在屬性:某人的身高
物理學中的屬性
在物理學中,屬性描述材料或系統的物理特性。這些特性可能是宏觀的(可觀察的)或微觀的(次原子級的)。例如:
屬性 | 定義 |
---|---|
色散 | 光線通過材料時分解成不同波長的現象 |
導電性 | 材料允許電流通過的能力 |
透磁率 | 材料在磁場中磁化的能力 |
資料庫中的屬性
在資料庫中,屬性是指欄位或欄位組中的單個值。屬性值描述資料列中特定實體的特性。例如:
| 資料表:學生 |
|—|—|
| 欄位:姓名 |
| 資料類型:字串 |
| 屬性:王小明 |
屬性與資料型態的關係
在資料庫中,屬性資料型態是定義屬性容許值的範圍。資料型態根據它們可以儲存的不同類型資料進行分類。例如:
資料型態 | 説明 |
---|---|
字串 | 文字字元序列 |
整數 | 整數值 |
浮點數 | 小數值 |
布林 | 真或假值 |
實體、關係和屬性的關係
實體、關係和屬性是資料建模中三個相關的概念。
- 實體:具備可識別特徵並可以儲存在資料庫中的事物或概念。
- 關係:實體之間的關聯。
- 屬性:描述實體或關係特性的值。
例如,在學生活動資料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