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巽 卦」是易經六十四卦之一,代表著順從、隱伏、漸進的意義。根據《易經》的解釋,巽卦象徵著隨風而行,正直的人應該要在行事上明辨是非、謹守中道。這十個字的引言向人們傳達了一個重要的訊息,即只有遵從大人的指引,利用自己的智慧,才能夠在逐漸向前的過程中獲得利益。
巽卦的象徵意義與解釋
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見大人。初六,進退,利武人之貞。九二,巽在牀下,用史巫紛若,吉無咎。九三,頻巽,吝。六四,悔亡,田獲三品。九五,貞吉,悔亡,無不利。無初有終,先庚三日,後庚三日,吉。上九,巽在牀下,喪其資斧,貞兇。象曰: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圖:小配)申命,順服、隱伏、漸進,進入。《説文》巽「具也」,為祭祀之器具,小篆作。《説文》另有一()字,差別在於少了下方的幾字(丌),《説文》:「,二卩也,巽從此。」二卩即,此亦巽之本字,甲骨文作,為二人跪伏的形態,表示順從、服從的意思,也是巽卦的卦義及取象。不過《説文》是以「顨」為卦名:「顨,巽也。從丌從。此《易》顨卦,為長女,為風者。」段注:「,選具也。按:選具者,選而供置之也。」選與算古音同,帛書作筭,筭通算。《説文》:「長六寸,計歷數者。從竹從弄,言常弄乃不誤也。」《説文》説的「巽具也」、或段注説的「選具」或可通「筭」,算具的意思。筭是古代計算曆數的竹板,或稱筭籌。九二爻辭説「筭在牀下,用史巫紛若」,那麼筭有可能是史巫算命之具。巽在易傳中解釋為伏,引申為順服,服從的意思。《雜卦傳》説「兑見而巽伏也」,這也説出了巽字最早的造字意象。高亨:「(巽)象二人跽伏之形,其本義當為伏也。」「雜卦傳訓伏,甚契初恉。本卦巽字,皆伏義也。」另外《説卦傳》説「坎為隱伏」,巽與坎之取象似有重覆。其實,這在易象不算少見。例如坤為順,巽亦有順義。而乾為光,離也取象光明。坤為輿為車,象數派則多有將震取象為車者。《説卦》説「震為龍」,但乾卦乃取龍象。蓋因八卦之取象原本就是基於一種符號的聯想與想像,不是數理邏輯之精確推演。《象傳》説「巽,君子以申命行事」、《繫辭傳》「巽以行權」似乎又從另一角度説出巽的字義。巽一方面是服從、聽命,另一方面也是大人對下人之申命,交待事情、下達命令、行使權力。這種雙面性意義在中國字中相當常見,例如觀卦的觀,段玉裁説:「我諦視物曰觀,使人得以諦視我亦曰觀。」下達命令是巽,聽從命令也是巽。這是因為不同的人從不同的位置,理解同樣的圖畫就會產生相對立的不同意義。至於《序卦傳》及《説卦傳》以巽為「入」,或許是「伏」的引申義,可能取其潛伏而入,潛入之意。《乾坤鑿度》則以為「入」字取自風無所不入的特性:「巽,古風字,今巽卦。風散萬物,天地氣脈不通,由風行之,逐形入也,風無所不入。」「乾坤成氣,風行天地,運動由風氣成也。
巽 卦


「巽 卦」是八卦之一,象徵著風。巽卦的形象就如同風吹過大地,帶來了柔和的力量。在易經中,巽卦代表著順應、適應和柔和的特質。
巽 卦的變化在於上下的兩爻所表現出來的特質,這也意味著在不同的情況下,巽卦所代表的意義也會有所變化。無論是在個人生活中還是社會環境中,順應和適應都是非常重要的。
巽 卦提醒我們,要學會順應和適應當下的環境和情況。有時候,不得不順應一些變化,這樣才能更好地應對困難和挑戰。
巽 卦
在現代社會中,巽卦的意義更加顯得重要和實用。我們經常面臨著各種變化和挑戰,而能夠靈活地順應這些變化,將會讓我們更加成功。
「巽 卦」也提醒我們要謹記在心,不要固守一成不變的事物或者想法。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切都在變化,我們必須時刻調整自己的姿態,以適應這個變化的世界。
結論:無論是在個人生活還是工作中,都可以從巽卦中得到啟示。要學會順應和適應環境的變化,在變化中尋找機會和挑戰。這樣的巽卦精神將會引領我們走向成功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