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是什麼】天干地支 |

【干支是什麼】天干地支 |

甲骨文中的干支表有三十和六十日的版本,可推測干支最初或用以紀月,後演變為連綿不斷的六十日週期。十干與五行陰陽相配,為古曆遺留。十干或源於十日一旬,一年三旬;十二支之數,則可能源於星辰方位與季節分辨。

干支是什麼 Play

甲骨文中的干支表有三十和六十日的版本,可推測干支最初或用以紀月,後演變為連綿不斷的六十日週期。十干與五行陰陽相配,為古曆遺留。十干或源於十日一旬,一年三旬;十二支之數,則可能源於星辰方位與季節分辨。

干支是什麼

十干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曰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兩者相配,如甲子和乙丑,循環至癸酉後再由頭開始,如甲戌和乙亥。由於六十是十和十二的最小公倍數,因此六十干支循環完畢,天干和地支均能重新匹配。

干支是什麼

以下是一些例子:

干支是什麼 Play

延伸閲讀…

干支- 維基百科

干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干支是什麼

以下是一些例子:

延伸閲讀…

天干地支_百度百科

天干地支的起源 – 人民日報

  • 1. 1971年到1983年,1983年減去12年,得到1971年,這是一個辛亥年的循環。又因為1971年是辛亥年,所以1983年也是辛亥年。
  • 2. 癸巳年到辛酉年之間最少隔了2

    由於八字計算在過了當月節氣發生之時刻後才會更換月干支,因此可能會出現月中與日中更換干支的情況。在計算八字時,使用的干支曆將立春時刻作為一年之始,每五年為一個循環。每月的天干由該年支所在年的天干決定。例如,如果某一年的子月所屬的年度為甲子年,那麼該子月將是丙子月,而緊接其後的丑月則是丁丑月。

    年上起月的口訣,《五虎遁月歌》:甲己之年丙作初,乙庚之歲戊為頭,丙辛歲首從庚起,丁壬壬位順流行,若問戊癸何方法,甲寅之上好推求。

    自公元紀年後的丙寅年開始,六十月幹紀年紀元後的天干地支計算,是從約公元5年開始的:
    自公元紀年後的壬戌年開始,六十月幹紀年紀元後的天干地支計算,是從約西元前1919年開始的:

    干支紀日使用60週期的計算方式,大約兩個月為一個週期。在一個週期結束後,會重新使用甲子至癸亥的順序,周而復始,循環下去。天文計算表明,干支紀日至少起源於《春秋》所記載的魯隱公三年夏季的某一天,當時發生了日食,推算出該日為公元前720年2月22日,對應的干支是己巳日。

    儒略曆的平年有365天,每4年會有一次閏年,西元年份可被4整除的就是閏年,有366天,平均一年365.25天。因此,4年的總天數是1461天,和一個甲子的60天相比,最小的公倍數是29220天,約等於80年。這意味著,在羅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