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洋】揭開平洋的神秘面紗:風水寶地還是航海死穴?

【平洋】揭開平洋的神秘面紗:風水寶地還是航海死穴?

太平洋:地球上的廣闊水域

[太平洋(英語:Pacific Ocean)是地球上五大洋中面積最大的洋,面積逾 1.65 億平方公里。它橫跨北極洋和南極洋,西臨亞洲和大洋洲,東臨美洲,覆蓋了地球約 46% 的水面和 32% 的總面積,比地球上所有陸地的總和還要大。 赤道將太平洋分為北太平洋和南太平洋。北端連接白令海峽,南端以南緯 60 度為界。**

馬裏亞納海溝的深處

平洋 Play

位於北太平洋西側的馬裏亞納海溝是地球表面最深的地方。海溝的最大深度超過 10,911 米(35,797 英尺)。

太平洋的名稱起源

太平洋的名稱源自拉丁語「Mare Pacificum」,意為「寧靜之海」。這個名稱是由航海家麥哲倫命名的。1520 年 10 月,受西班牙僱用的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五艘船隊從大西洋通過西南水道(麥哲倫海峽)向西航行,在遭遇 38 天的驚濤駭浪後抵達一片平靜的海域,並將其稱為太平洋。

平洋

太平洋的水文特徵

太平洋的水温因緯度而異,在極地附近接近冰點,而在赤道區域則約為 25 至 30 度。海水鹽度在中緯度地區較高,這是因為赤道附近的降水較多,而極地地區因寒冷導致蒸發量較低,因此鹽度較低。此外,太平洋的海水整體比大西洋的海水更温暖。

太平洋的洋流系統

在北半球,太平洋表層海水主要以順時針方向流動(北太平洋環流),而在南半球則以逆時針方向流動。北赤道洋流沿著北緯 15 度向西推移,在接近菲律賓羣島後轉向北方,與日本洋流(黑潮)匯合。

在約北緯 45 度,黑潮分裂成兩股。一股向南,回到北赤道洋流,另一股向北形成阿留申洋流。當阿留申洋流接近北美大陸時,促使白令海峽的水流逆時針旋轉,並向南形成寒冷的加利福尼亞洋流。

南赤道洋流沿著赤道向西流動,在新幾內亞附近轉向東南,在大約南緯 50 度時完全轉向正東。這股洋流沿著南太平洋的西緣向東流動,成為南極繞極環流的一部分。在抵達智利海岸時,洋流分裂成兩股:一股穿過合恩角流入大西洋,另一股向北轉向,成為秘魯洋流。

安山岩線:太平洋的分界線

安山岩線是太平洋地貌中一個重要的分界線,它將中部太平洋盆地更深層的火山岩(輝長巖質)與大陸邊緣的半沉積火山岩(長英巖質)區分開來。安山岩線自加利福尼亞州西端羣島,經由阿留申羣島南部、堪察加半島東端、千島羣島、日本羣島、馬裏亞納羣島、所羅門羣島一直延伸到新西蘭。它還向東北延伸到安地斯山脈的西端、南美洲和墨西哥,然後折返加利福尼亞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日本、新幾內亞、新西蘭等澳大利亞大陸和亞洲大陸的東部延伸地區全部位於安山岩線之外。

太平洋的歷史意義

太平洋是一個重要的歷史舞台,影響了許多古代文明的發展。波利尼西亞人、密克羅尼西亞人和美拉尼西亞人等航海探險家橫渡了太平洋,在偏遠島嶼上建立起他們的文化和社會。太平洋也是歐洲列強在 15 世紀至 19 世紀進行殖民擴張的主要地區,這對全球經濟和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

太平洋的現代重要性

現代,太平洋仍是一個經濟和戰略上的樞紐。這是全球貿易的主要途徑,也是海上運輸和通訊的重要樞紐。此外,太平洋還是漁業、旅遊業和海洋能源等產業的重要資源。

太平洋是一個令人驚嘆且多樣化的地區,擁有豐富的地理、歷史和文化遺產。它是地球上一個真正獨特的空間,將世界各地的國家和人民聯繫在一起。

特徵 描述
面積 1.65 億平方公里
位置 從北極洋到南極洋
分界 赤道分為北太平洋和南太平洋
最深處 馬裏亞納海溝,超過 10,911 米
名稱來源 麥哲倫,意為「寧靜之海」
水温 從冰點到赤道約 30 度
鹽度 中緯度地區較高
海水温度 比大西洋更温暖
洋流系統 北太平洋環流:順時針(北半球),南赤道洋流:逆時針(南半球)
黑潮 日本洋流,在北緯 45 度分裂
阿留申洋流 黑潮的北支流
加利福尼亞洋流 阿留申洋流的南支流,寒冷緩慢
南赤道洋流 赤道沿線向西流動
秘魯洋流 南赤道洋流的北支流
安山岩線 太平洋的分界線
位置 從加利福尼亞州到新西蘭
歷史意義 航海探險、歐洲殖民
現代重要性 經濟樞紐、交通樞紐、能源和漁業

太平洋:世界最大的海洋

太平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海洋,涵蓋了地球表面約30%,也是地球上最深的海洋。這片遼闊的水域對全球氣候、洋流和生物多樣性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太平洋的特色

特色 説明
面積 約1.65億平方公里
平均深度 約3,900公尺
最深點 馬裏亞納海溝,深度11,034公尺
洋流 北赤道洋流、南赤道洋流、黑潮流、加利福尼亞洋流
氣候 從赤道地區的熱帶雨林到兩極地區的寒冷乾燥

太平洋的地理位置

太平洋東臨美洲,西臨亞洲和澳洲,北臨北冰洋,南臨南極洲。它與其他三個海洋相連: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太平洋的板塊構造

太平洋被環太平洋火環所環繞,這是世界上海底火山和地震活動最頻繁的地區。該地區有許多火山島和海溝,包括馬裏亞納海溝。

太平洋的生物多樣性

太平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海洋。它擁有超過25,000種魚類、800種珊瑚和大量的無脊椎動物和哺乳動物。它也是許多瀕危物種的家園,例如藍鯨和鮪魚。

太平洋的人類活動

太平洋對於人類活動至關重要。它提供食物、能源、運輸和旅遊途徑。然而,人類活動也對太平洋的健康構成威脅,例如過度捕撈、污染和氣候變遷。

保護太平洋

保護太平洋對其生態系統的健康和我們自身的福祉至關重要。以下是保護太平洋的一些方法:

延伸閲讀…

平洋-詞目 – 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太平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減少過度捕撈
  • 減少污染
  • 減緩氣候變遷
  • 支持永續漁業和旅遊業

通過合作,我們可以確保太平洋仍然是未來世代繁榮健康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