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筆劃數】深入探索康熙字典:一覽無遺的康熙字典筆劃數

【康熙字典筆劃數】深入探索康熙字典:一覽無遺的康熙字典筆劃數

康熙字典:一部記載豐富的漢語辭典

康 熙字典,它是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成書的一部漢語辭典,由張玉書和陳廷敬主編,參考了明代的《字彙》和《正字通》編纂而成。這部辭典歷經六年修訂,收錄了47,035個字目,按地支分為十二集,每集又分為上、中、下三卷,以214個部首分類。

康熙字典筆劃數 Play

《康熙字典》的字義有不同的音切和含義,並引用了大量的經典著作作為依據。它的編纂遵循了嚴謹的查證原則,凡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必須以《康熙字典》為正字標準。這部辭典因此對學術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至今仍是一部有價值的語文工具書。

康熙字典筆劃數

特點:

  • 收錄了大量的字目(47,035 個)
  • 按部首分類,方便查閲
  • 注有反切和直音,便於讀音
  • 引用了大量的經典著作作為依據
  • 按照韻母、聲調和音節分類排列韻母表及其對應漢字
  • 附有《字母切韻要法》和《等韻切音指南》

影響:

  • 清代法律規定,科舉考試書寫字形必須以《康熙字典》為正誤標準。
  • 對學術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至今仍被視為一本有價值的語文工具書。

相關資料:

特色 説明
體例 按地支分為十二集,每集又分為上、中、下三卷,以214個部首分類
收錄字目 47,035 個
注音 反切和直音
依據 引用了大量的經典著作作為依據
附錄 《字母切韻要法》和《等韻切音指南》
影響 清代科舉考試正字標準,對學術界產生深遠影響

康熙字典筆劃數:字庫編排的基礎

康熙字典的筆劃數是編排字庫時最重要的依據之一,也是中文字研究的重要基礎。

簡介

康熙字典由清代康熙年間編纂而成,共收錄47,035個漢字,是現存最大的漢字字庫。康熙字典中的漢字按照筆劃數多少排序,筆劃數少的漢字排在前,筆劃數多的漢字排在後。

筆劃數的計算方式

康熙字典的筆劃數是以正體字的「筆順」來計算的。筆順是指書寫一個漢字時筆畫之間的先後順序。康熙字典規定的筆順遵循以下原則:

  • 從左到右、從上到下
  • 先橫後豎、先撇後捺
  • 逆時針轉折

筆劃數與字庫編排

康熙字典筆劃數是編排字庫和檢索漢字的基礎。由於漢字筆劃數較多,因此康熙字典將漢字分為若干筆劃區間,每個區間收錄筆劃數相同的漢字。例如:

筆劃數 字數
1-10 1,200
11-20 2,000
21-30 3,000

筆劃數的應用

康熙字典筆劃數不僅用於編排字庫,還有許多其他應用,例如:

  • 字形分類:漢字可以根據筆劃數分為簡單字、繁體字和異體字。
  • 注音輸入:倉頡輸入法等中文輸入法使用筆劃數作為注音碼。
  • 文字辨識:電腦和手機中的文字辨識系統使用筆劃數作為識別漢字的依據。

筆劃數的演變

康熙字典編纂後,筆劃數計算方式也發生了變化。隨著漢字簡化的推行,簡體字的筆劃數普遍比繁體字少。

結論

康熙字典筆劃數是中文字庫編排和研究的重要基礎。它不僅用於整理漢字,還有許多其他應用。隨著科技的發展,筆劃數計算方式也在不斷演變,以適應不同的漢字字體和應用需求。

延伸閲讀…

康熙字典網上版

在線康熙字典_康熙字典查字_康熙字典筆畫- 漢語 – 漢語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