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信宜】廣東信宜─探索自然之美,體驗豐富多元的信宜市

【廣東信宜】廣東信宜─探索自然之美,體驗豐富多元的信宜市

廣東信宜市,別稱「玉都」,位於廣東省西南部,盛產玉石。市人民政府駐東鎮街道人民路39號。古代屬百越地,歷史悠久。宋太宗即位後,為避「義」之諱,於太平興國五年(公元976年)正式更名為信宜。

信宜市是廣東省的一個轄縣級市,現由茂名市代管。與陽春市、高州市、羅定市等地接壤,地理位置優越。廣東信宜市以其盛產的玉石聞名於世,被譽為「玉都」。信宜市人民政府駐東鎮街道人民路39號,是信宜市政府的所在地。

廣東信宜 Play

信宜市:玉都風情與山水畫卷

信宜簡介

信宜市,古稱「Sunyi」,享有「玉都」的美譽,該地區隸屬於中國廣東省,現由茂名市所代管。地理位置上,信宜位於廣東省西南部,與陽春市、高州市、廣西北流市、容縣、羅定市以及廣西岑溪市接壤。因其豐富的玉石礦產而聞名於世。信宜市人民政府坐落於東鎮街道的人民路39號。

歷史沿革

信宜的歷史可追溯至古代的百越之地。秦代時期,此地歸屬桂林郡,漢代則為蒼梧郡的一部分。晉代時期,這一帶屬於晉康郡。直至南朝梁時期,梁德郡被廢除,保留了梁德縣。隋代時,梁德縣更名為懷德縣,並歸瀧州管轄。唐初時,信宜地區曾被劃分為信義、潭峨、特亮縣以及扶萊五縣。唐乾封二年(667年),扶萊縣被劃歸禺州。宋太祖年間,懷德、潭峨、特亮三縣併入信義縣,縣名源於該地區南部的信山和北部的招義山。宋太宗即位後,為了避諱,於太平興國五年(公元976年)將信義縣更名為信宜。1995年9月,信宜撤縣設立縣級市。[4]

廣東信宜

人口與行政區劃

截至2021年末,信宜市擁有151.75萬人的户籍總人口。

自然地理

信宜市屬山地地形,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山地佔據了全市面積的63.1%。地勢呈東高西低,最高點大田頂海拔達1704米,為粵西第一高峯。貴子鎮-大成鎮一帶將市境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以中等山峯為主,西部則為低山丘陵。平原主要分佈在鑒江流域的鎮隆、水口、東鎮、池洞、北界等鎮。信宜市水資源豐富,是鑒江、黃華江、羅定江和北流江的發源地。

氣候特徵

信宜市位於低緯度山區,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特徵受到冬半年以北風為主、夏半年以東南風為主的季風影響。氣候狀況隨海拔高度的不同而有所變化。西部海拔100米以下的區域屬於熱帶氣候,中部、北部、西北部和東部海拔200-500米的區域屬於南亞熱帶氣候,而中部、北部、西北部和東部海拔500-700米以及以上的中低山地區則屬中亞熱帶氣候。據信宜年鑑統計,該地區全年平均氣温約為22.6℃,7月份平均氣温最高,約為28℃,1月份則為最低,約為15℃。降雨主要來自冷風低槽和颱風,年降水量在1800毫米以上,有明顯的汛期,熱帶氣旋對該地區的影響主要集中在8-10月。信宜的水庫資源包括尚文水庫、高城水庫和扶曹水庫等。

經濟概況

信宜市的經濟結構中,農業佔有較大比例,而工業基礎相對薄弱,但近年來第三產業對經濟的貢獻逐漸增加。信宜官方提出的五大主導產業包括生態環保、綠色礦業、裝備製造、食品藥品和旅遊康養。[5]

農業

信宜市的農業在全市經濟結構中佔據重要地位。

工業

信宜市的工業基礎相對薄弱,但近年來情況有所改善。

第三產業

信宜市的第三產業,特別是旅遊康養等服務業,對經濟的貢獻逐漸增加。

主導產業

信宜官方提出的五大主導產業包括生態環保、綠色礦業、裝備製造、食品藥品和旅遊康養。

“`

廣東信宜

廣東信宜是中國廣東省的一個美麗城市,位於廣東的西部,地處嶺南地區,緊鄰廣西壯族自治區。這個城市以其獨特的風景和豐富的歷史文化而聞名於世。

信宜的自然環境非常豐富多樣。這座城市擁有壯觀的山脈和清澈的河流,周圍還有大片的森林和美麗的湖泊。這裡的氣候温和,四季如春,是一個理想的旅遊勝地。在信宜,您可以踏青郊遊,欣賞大自然的美麗,並體驗傳統的農耕活動。

除了自然景觀外,信宜還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這座城市擁有悠久的歷史,許多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築和文化遺址散落其中。您可以參觀古老的廟宇、古代的城牆,並欣賞傳統的藝術表演。此外,信宜還以其美味的飲食聞名,您絕對不能錯過當地的特色菜餚。

無論您是喜歡自然風光、古代文化還是美食,信宜都能滿足您的需求。這個城市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將自然和文化完美地結合起來,打造出一個迷人的旅遊目的地。

總括來説,廣東信宜是一個令人驚嘆的城市,擁有迷人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歷史文化。無論您想要探索大自然、體驗傳統文化還是品嚐美食,信宜都是一個絕佳的選擇。所以,不要猶豫,計劃您的行程,並在信宜度過一段難忘的時光吧!

延伸閲讀…

信宜(廣東省茂名市轄縣)

信宜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