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葉家】葉劍英的「廣東葉家」專欄:揭秘一代名將的傳奇家族

【廣東葉家】葉劍英的「廣東葉家」專欄:揭秘一代名將的傳奇家族

説起來,共產黨政權之初,執掌廣東一把手的正是葉選平的父親葉劍英。1949年,葉劍英、陳賡合力謀取廣東,14日,他們攻下了廣州。葉選平初到廣東任職時,來的只是副省長而已,後來,他擔任廣東省委一把手的林若還只是湛江地委書記。林若出生於1924年,在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晉身中央委員行列。1985年,葉選平和林若同時晉身十二屆中央委員行列,並升任廣東省省長。林若1990年,已經六十六歲了,當時他身兼廣東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但次年一月,便將省委書記的職務交班給年輕他八歲的謝非。在1992年中共十四屆一中全會上,謝非因此廣東省委一把手的職位進入中央政治局。直到1998年三月,謝非的廣東省委書記職務才被江澤民派來的李長春取代。

目睹一九九零年三月六日謝非接替林若擔任廣東省委書記的廣東省委某領導乾部曾提出”部下任命上司”的觀點。這並不是説當時的廣東,省長葉選平可以給省委書記謝非發任命書,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當時,中央安排謝非出任廣東省委書記,事前必定叩問過葉選平的意見。回溯葉選平回到廣東任職的歷程,又不難解開葉選平之所以能超齡留任廣東省長,並最終進入全國政協副主席職務的奧秘。葉選平來到廣東時正值1979年,時任中央軍委第一副主席的葉劍英提議,將時任習近平安排到部隊鍛鍊,習近平的清華大學結業證還沒有拿到手,便穿上軍裝向軍委辦公廳報到了。

葉劍英逝世後三年,習近平的父親習仲勳在廣東省委幹部大會上對葉選平回到廣東表示歡迎,並宣佈了他的第一個職務,廣東省副省長兼省科委主任。從習仲勳對這位年齡前途差別如此懸殊而倍致禮敬的同鄉表露的態度之中,人們從中不難發現習家與葉家之間早年有多麼深厚的情誼,更能反映出葉劍英對於安排葉選平返回家鄉為官的良苦用心。

筆者近年出版的一本著作裡有一章的名稱叫做”廣東政壇怪事:部下任命上司”,文章所指是按照中共的規制,省委書記的職位理應在省長之上,所以在謝非出任廣東省委書記之後,中組部內部才有人會諷刺地説出”部下任命上司”這類怪論。儘管如此,謝非的任命書並不是葉選平署名的,但當時,中央準備安排誰來接替林若出任廣東省委書記這個事先徵詢過葉選平的意見則是無庸置疑的事實,而且,也只有葉選平才能讓中共中央為何任命一名廣東人接替林若這個問題得到滿意的答案。

時至今日,中共黨內的省級黨政一把手最高任職年齡為六十五歲的規定已經實行了。同為1924年生的林若和葉選平在擔任廣東省委書記省長職位的時候,兩人的年齡都超過了這個規定,但林若在67歲之際就把省委書記交給了謝非,而葉選平卻是到了七十一歲時,才因年齡原因而被北京安排到副國級的全國政協副主席職務。

廣東葉家 Play

1977年2月,在葉劍英的關照下,鄧小平及全家進入北京西山25號樓。三月,中共中央黨內通知:軍委日常工作仍由葉劍英主持。其時的他,多次向華國鋒提議,希望鄧小平重新出來工作,更讓自己的兒子去找陳雲這些級別較高的人進行溝通,一起敦促鄧小平復職上班。

毛澤東逝世後,正當社會愁雲密佈之時,葉劍英、華國鋒聯手瓦解四人幫,大大鼓舞了黨內人士。1976年9月29日,葉劍英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反對把毛澤東生前的聯絡員留在北京,堅守政治鬥爭的正常程序。10月3日,葉劍英與華國鋒密談,確定波瀾壯闊的粉碎四人幫行動。兩年後的7月,中共十屆三中全會上,華國鋒和鄧小平被選為黨中央的正副主席,葉劍英繼續擔任排名第一的副主席。

1949年10月,葉劍英和陳賡指揮廣東戰役,14日攻佔廣州,一場轟轟烈烈的剿匪鬥爭在這裡展開,其後,廣州的市政建設、現代化經濟都取得了顯著的進展。1950年,他調任廣州南方大學校長,為南方高等教育貢獻良多。

1948年5月,葉劍英出任華北軍政大學校長,派送人才無數,對於培養當時的革命人才貢獻良多。革命初期,他曾協助毛澤東、朱德指揮戰爭,曾協助指揮第二、三次反圍剿戰鬥……撤退西安後,他被安排到延安,1941年,葉劍英公開批評國民政府的部隊,因此,他不斷加強參謀工作的制度措施。抗戰期間,他曾帶領八路軍駐紮南京,期間出任南嶽遊擊幹線訓練班的副教育長。

廣東葉家

廣州市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離不開葉劍英的合理保護。早年,他在領導廣東省土地改革期間,注意保護海外同胞和民族工商業者的利益,他還兼任華南墾殖局的領導角色。1954年6月,葉劍英身兼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一年後的9月,他又當選為中華全國人大副主席,並開始正式執掌著人民解放軍武裝力量監察部。

1975年1月,他出席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並於這個月份的13至17日被任命為國防部長;2月,鄧小平和他強行中止了中央的領導工作,由華國鋒任總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葉劍英奉毛澤東指示,前去福建等地區進行考察。1971年7月,葉劍英主持接待了秘密來華訪問的美國總統國家安全辦公室助理基辛格。後因林彪事件爆發,葉劍英重任軍委副主席一職。之後,汪東興受華國鋒委託,帶領8341部隊逮捕四人幫,華國鋒以開會的名義把「四人幫」的核心人物王洪文、張春橋、姚文元抓獲。

時任中央第一副主席的華國鋒在葉劍英和其他人的支持下,成立中共政治局常委會,由葉劍英主持。10月12日,他提出由蘇振華等人組成中央工作組到上海穩定局勢。這一措施使得原本沉悶的社會形勢一掃而空。同月24日,葉劍英等人參與了隆重的集會,慶祝粉碎四人幫的勝利。12月,鄧小平因前列腺炎病發住院。

葉帥晚年受到鄧小平和華國鋒重用,一九七七年初特地安排鄧小平進入北京西山25號樓,享受高規格的保密待遇,隨後調到位於後海附近的習仲勳住所居住;一九七八年全國人大五屆二次會議上,在葉帥的力薦下,由王震、耿飆出席會議作了講話,為鄧小平的復出鋪平了道路。一九八○年八月,葉劍英生日那天,鄧小平親臨其家祝壽並寫下:「八十毋勞論廢興,長徵接力有來人。」鄧小平從政後的最初四年,因健康問題無法出席很多政治場合,葉劍英對鄧小平的病情非常關心,囑其安心療養。

葉劍英還積極參與組織軍隊,曾出任國共兩軍的參謀長。[30]民國時期,他參加了北伐戰爭,出任第四軍參謀長,並參與國共內戰,任中革軍委總參謀長、紅一方面軍參謀長等職。

「四人幫」事件後,華國鋒成為黨中央主席,軍委主席。葉劍英繼續擔任軍委副主席,主管軍委日常工作。1978年12月,他出席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支持鄧小平領導的改革開放政策,並促成鄧小平復出。1980年,他當選為全國政協主席,並在全國人大五屆三次會議上當選為國家副主席。

1981年3月,葉劍英視察廣東時,原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廣東省委書記習仲勳分別陪同。習仲勳對葉劍英在省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作了認真傳達,並組織省委、地市委、省軍區、武警廣州市委的主要負責同志認真學習。會後,葉劍英給許世友、習仲勳寫信祝賀,並對習仲勳的工作給予肯定。1982年9月,葉劍英應邀到廣州出席廣東省第四次黨代會,並作《在廣東省第四次黨代會上的祝辭》,高度評價廣東改革開放政策。

1985年10月22日,葉劍英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他的逝世,是中國人民的重大損失。

葉劍英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傑出領導人,他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他曾先後擔任中共中央華南分局第一書記、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廣東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廣東省人民政府主席、廣州市市長、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裝力量監察部部長、軍事科學院院長兼政委等職。

1960年,葉劍英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在1955年9月27日舉行的授銜儀式上,他榮獲了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葉劍英早年曾就讀於梅縣務本中學,後轉入東山中學,1917年考入雲南講武堂。1920年,他追隨孫中山投身民主革命,並參加了驅逐桂系軍閥的作戰。1922年,他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參加了著名的廣州起義。

在抗日戰爭時期,葉劍英任八路軍參謀長,參與了著名的百團大戰等戰役。在解放戰爭時期,他任中央軍委參謀長,參與了指揮三大戰役和其他重大戰役。

在1955年之後,葉劍英轉入中央工作,並先後擔任國防部長、中央軍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等職。

葉劍英與習仲勳都管過廣東的工作。1981年葉劍英考察廣東的時候,習仲勳陪同他視察廣東。在視察團的安排下,葉先後來到了省комитет,廣州市,並主持召開了省委擴大會議。葉劍英還在會上作了長篇講話。這篇講話在當時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被認為是葉劍英對廣東工作的重要指導。

葉劍英逝世後,習仲勳曾這樣評價他:「葉劍英同志是一位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是我黨我軍的傑出領導人。他在長期革命鬥爭中,為黨和人民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葉劍英是20世紀中國一位傑出的革命家、軍事家和政治家。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葉劍英一生經歷豐富,參加過北伐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並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過多個重要職務。他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傑出領導人,為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廣東葉家:從藥材行邁向中醫世家

廣東葉家是中國中醫界著名的中醫世家,在中醫界享有盛譽。廣東葉家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葉天士是葉家第一代傳人,他精通醫術,有「醫聖」之稱。

葉家傳承

葉家傳承至今已有數百年歷史,代代相傳,形成了獨特的「葉派醫學」。葉派醫學以「治病求根,標本兼治」為宗旨,注重辨證施治,擅長治療各種疑難雜症。

代數 傳人 生卒年 主要成就
第一代 葉天士 1667-1746 著有《名醫類案》、《外科正宗》等
第二代 葉桂 1720-1795 葉天士之子,精通外科,創立「葉氏外科」
第三代 葉學圃 1749-1815 葉桂之子,擅長內科,撰寫《醫學撮要》
第四代 葉芳 1782-1850 葉學圃之子,精通兒科,被譽為「兒科聖手」
第五代 葉錫槐 1811-1889 葉芳之子,擅長治療痘疹,有「痘科權威」之稱
第六代 葉德輝 1840-1915 葉錫槐之子,精通古方藥,著有《本草綱目拾遺》
第七代 葉恭綽 1881-1968 葉德輝之子,中醫學家、政治家,曾擔任國民政府副主席
第八代 葉選禮 1912-1991 葉恭綽之子,中醫學家,曾任中國中醫研究院院長
第九代 葉小平 1945- 葉選禮之子,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專攻中醫骨傷科

藥材行起家

廣東葉家最早是以經營藥材行發家的。葉天士的父親葉朝採在廣州經營藥材行,葉天士從小耳濡目染,對中醫藥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拜名醫鄒潤為師,學習中醫理論和實踐。

重視藥材品質

葉家世代重視藥材的品質,認為「藥材好,方有良藥」。葉天士在《名醫類案》中強調:「藥材之佳劣,關係病之生死。」葉家藥材行嚴格把控藥材的品質,絕不使用劣質藥材。

中醫藥發展

廣東葉家為中醫藥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葉天士創立的「葉派醫學」成為中醫界的重要流派。葉家後人也在中醫藥領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推進了中醫藥的現代化和國際化。

廣東葉家在傳承傳統中醫藥知識的同時,也積極創新,與時俱進。葉家後人不斷探索中醫藥的現代應用,結合現代科學技術,研發出新的中醫藥產品和治療方法。

展望未來

廣東葉家作為中醫世家,未來將繼續發揮其優勢,傳承和發展中醫藥文化。葉家後人將致力於中醫藥的現代化、國際化和產業化,為人類健康事業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