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博白縣,又名白州,位於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南部。這裡不僅是廣西肉類生產第一大、中國第十四大縣市,也擁有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底藴。博白縣距今已有1400餘年的歷史,曾是百越民族的居住地,後來屬於南越國和合浦郡。現在,博白縣常住人口為1390612人,這裡設置有28個鎮和許多村委會,展現著繁榮與發展的面貌。
廣西博白縣簡介
地理位置
廣西博白縣,古稱白州,位於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東南部,隸屬於玉林市。該縣地理位置優越,東與陸川縣接壤,東南與廣東省廉江市毗連,南與北海市合浦縣相依,西與欽州市浦北縣交界,北與玉林市福綿管理區接壤。


歷史沿革
根據記載,博白縣早在秦代以前就有人類活動,當時的居民主要是百越民族中的西甌和駱越等部族。漢武帝時期,該地區被納入漢朝版圖,成為合浦郡的一部分。在南北朝時期的梁代,博白縣開始設立,至今已有超過1400年的歷史。
行政區劃與人口
截至2023年4月,博白縣下轄28個鎮,共計317個行政村和42個社區,面積達3835平方公里。根據最新的人口普查數據,全縣常住人口約為139.57萬人。
經濟發展
2021年,博白縣的生產總值達到340.30億元,展示出該縣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潛力。
語言文化
縣內主要語言有客家話(又稱新民話)和粵話,這些語言源於博白縣多民族多文化的歷史背景。雖然粵語在近代曾是嶺南地區的通用語,但目前博白縣的主要方言是本地特有的地老話和新民話(即客家話)。根據1832年出版的《博白縣志·禮俗篇》記載,博白縣的方言種類豐富,包括地老話、新民話以及漳州話。然而,根據北大教授王力的考證,目前博白縣的方言主要是地老話和新民話(客家話),而漳州話已經消失。新民話主要分佈在博白鎮、徑口鎮、三灘鎮、那卜鎮等,人口約120萬。
廣西博白,位於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一個美麗小鎮。這座小鎮地處桂北平原,四季宜人,風景如畫。廣西博白以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獨特的文化傳統而聞名於世。
自然資源
廣西博白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包括壯麗的山脈、清澈的河流和肥沃的土地。這裡的山水如詩如畫,吸引了無數的遊客。著名的博白河曲線優美,河水清澈見底,讓人心曠神怡。而博白的茶園和稻田更是令人嘆為觀止,給人一種寧靜和富饒的感覺。
文化傳統
廣西博白擁有深厚的文化傳統,這裡保留著許多歷史悠久的建築和傳統藝術形式。博白樓是這座小鎮的地標性建築,是壯族傳統建築的瑰寶。在博白,您還可以欣賞到壯族的舞蹈、歌曲和手工藝品,這些都是當地獨有的文化寶藏。
結語
廣西博白是一個充滿魅力和活力的地方。這裡的自然美景和豐富的文化傳統將給您帶來難忘的旅行經歷。不妨計劃一趟前往廣西博白的旅程,探索這個迷人的小鎮,品味當地的美食和文化遺產。
延伸閲讀…
博白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博白縣(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下轄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