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 | 含義 |
---|---|
弦 | 系於弓背的彈性繩索 |
弦月 | 形似弓弦的半月 |
上弦 | 農曆初七或初八的月相 |
下弦 | 農曆二十二或二十三的月相 |
琴絃 | 樂器上發聲的線 |
絃樂 | 撥彈或拉動琴絃演奏的音樂 |
續絃 | 比喻再婚 |
弦外之音 | 言外之意 |
弦脈 | 中醫診病時的脈象之一 |
弦高 | 春秋時期鄭國的大臣 |
弦 五行:中醫音樂療法之基礎
在中醫音樂療法中,「弦 五行」是一個重要的概念,指通過弦樂器發出的不同頻率聲音,來調和人體內臟腑的五行。
五行 | 屬性 | 臟腑 | 色彩 | 樂音 | 弦 |
---|---|---|---|---|---|
木 | 生發 | 肝、膽 | 青 | 角徵 | 弓弦 |
火 | 炎上 | 心、小腸 | 紅 | 徵羽 | 琴絃 |
土 | 長養 | 脾、胃 | 黃 | 商角 | 簫弦 |
金 | 肅殺 | 肺、大腸 | 白 | 角徵 | 箏弦 |
水 | 滋潤 | 腎、膀胱 | 黑 | 羽商 | 琵琶弦 |
五行與弦樂器的關係


不同頻率的聲音對應不同的五行,而不同弦樂器演奏出不同的音高,進而產生不同的頻率。例如:
- 弓弦發出的「角徵」音,頻率較低,對應木行,有助於調和肝氣。
- 琴絃發出的「徵羽」音,頻率較高,對應火行,有助於調和心氣。
臨牀上應用
(1)調和肝氣:
* 使用弓弦演奏「角徵」音,配合調肝的中藥,有助於緩解肝鬱氣滯。
(2)安神定志:
* 使用琴絃演奏「徵羽」音,配合養心安神的中藥,有助於改善心神不寧、失眠多夢。
(3)健脾開胃:
* 使用簫弦演奏「商角」音,配合健脾養胃的中藥,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弱、食慾不振。
(4)肅降肺氣:
* 使用箏弦演奏「角徵」音,配合清肺潤肺的中藥,有助於緩解肺氣壅滯、咳嗽氣喘。
(5)滋養腎氣:
* 使用琵琶弦演奏「羽商」音,配合滋補腎氣的中藥,有助於改善腎虛氣衰、腰痠膝軟。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