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張文生教授在接受香港文匯報的採訪時指出,賴清德和蕭美琴的當選預示着兩岸之間的政治對立和鬥爭將成為未來兩岸關係的主要特徵。賴清德作為民進黨內的「台獨金孫」,多次公開發表分裂言論,刻意煽動社會對立情緒,自我標榜為「務實的台獨工作者」。而蕭美琴則被大陸視為死硬的「台獨」分子,長期以來依仗外部勢力,勾結美國圖謀「台獨」。兩人的當選意味兩岸關係將進入一段風高浪急的時刻。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張文生教授在接受香港文匯報的採訪時指出,賴清德和蕭美琴的當選預示着兩岸之間的政治對立和鬥爭將成為未來兩岸關係的主要特徵。賴清德作為民進黨內的「台獨金孫」,多次公開發表分裂言論,刻意煽動社會對立情緒,自我標榜為「務實的台獨工作者」。而蕭美琴則被大陸視為死硬的「台獨」分子,長期以來依仗外部勢力,勾結美國圖謀「台獨」。兩人的當選意味兩岸關係將進入一段風高浪急的時刻。
張文生認為,儘管台灣社會中不滿民進黨執政的聲音高達60%,但由於國民黨和民眾黨在選戰中的內耗,使得這些不滿的情緒未能集中對抗民進黨。在此次選舉中,反對民進黨的聲音並未形成統一力量,最終導致民進黨得以繼續執政。然而,這並不代表台灣社會對民進黨的認同度達到80%,實際上,從選舉結果來看,至少有一半以上的青年選民對民進黨的執政方向和風格並不買帳。這表明,儘管有「天然獨」的説法,但台灣
國台辦發言人對台灣地區選舉結果的回應
國務院台辦發言人陳斌華13日晚就台灣地區選舉結果表示:這次台灣地區兩項選舉結果顯示,民進黨並不能代表島內主流民意。張文生認為,從選舉結果來看,台灣社會確實有60%對民進黨執政不滿的聲音,但是由於「非綠」陣營「藍白」分裂,使得60%的不滿民進黨的聲音被分化。在「藍白」不能合作的情況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綠營再次延續執政權,但是60%不滿民進黨執政的民意仍然存在,甚至有可能進一步擴大。選舉結果也説明至少有一半以上的青年選民不滿民進黨,對民進黨執政方向和執政風格並不認同。這也反映了年輕一代在政黨傾向上並不是完全「綠化」,並不是蔡英文所説的「天然獨」,可以説,大量青年選民去支持柯文哲,是給了民進黨一記狠狠的耳光。


延伸閲讀…
延伸閲讀…
張文生:賴清德與蕭美琴的「台獨」立場與對兩岸關係的影響
張文生表示,賴清德是民進黨內所謂「台獨金孫」,多次公開發表「台獨」言論,在社會上蓄意製造和煽動「反中」情緒,鼓吹兩岸對立,自詡為「務實的『台獨』工作者」。而蕭美琴挾洋自重,「倚美謀獨」,是首個被大陸兩次點名且被加碼制裁的「台獨」頑固分子。兩人的「台獨」立場非常頑固,而且不容易變化,從賴清德當選後發表的言論來看,其「反中抗中」「倚美謀獨」的心態沒有任何變化。「賴蕭配」當選後,兩岸的政治對立必然急劇上升。張文生認為,這種政治對立也會直接影響兩岸的交流交往和合作,會使得兩岸在軍事上、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