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 黃石公】張良偶遇黃石公:一段改變漢朝命運的奇遇

【張良 黃石公】張良偶遇黃石公:一段改變漢朝命運的奇遇

黃石之遇,傳奇一時

黃石公,秦末高人,相傳乃張良良師益友。古籍《素書》《三略》或為其手筆,抑或是假借其名而成。

張良 黃石公 Play

張良避禍下邳,閒暇漫步沂水橋上。時值暮春,綠柳依依,流水潺潺。忽見一耄耋老者,衣衫粗鄙,步履蹣跚。老者將一隻布鞋拋入橋下,面不改色,喝令張良:「小兒,速取吾鞋!」

張良心生不忿,然老者鬚髮皆白,年邁體衰,遂忍氣吞聲下橋拾鞋。老者不接,抬足欲令張良為其穿上。張良屏氣寧心,恭恭敬敬地幫老者穿上布鞋。穿畢,老者撫掌大笑:「孺子可教!明早東門再會。」

張良 黃石公

隔日黎明,張良疾馳東門,老者已先至。老者怒斥張良:「遲到,吾不可傳授!」張良惶恐拜請,老者應允三日後再會。三日後,張良未及雞鳴便趕至,老者仍先行一步。老者再斥:「汝再遲到,無緣相授!」

五日後,張良不眠不休,午夜即到東門。老者始至,大喜:「應如此!」從懷中取出竹簡,賜予張良,囑咐:「細讀此書,足為帝王之師。十年後汝將功成名就,十三載後穀城山下可尋吾言。」言畢,老者飄然而去。

張良夜觀授書,竟為兵法奇典《太公兵法》。日後,輔佐漢高祖劉邦建功立業,終成開國元勳。時光流逝,十三載後,張良依約尋至穀城山下,果見老者化身黃石,拱手作別。張良感念師恩,建祠供奉,終成一代傳奇。

張良與黃石公:傳奇相逢與計謀的啟發

張良,漢朝開國功臣,以其出色的智謀與計略著稱於世。傳説中,他的智慧源自一位神秘的奇人——黃石公。

相遇與授書

秦末,天下大亂。張良在求才的旅途中,於沛縣遇見了黃石公。黃石公見張良氣度不凡,便將一本奇書《太公兵法》贈予他。

事件 地點
相遇 沛縣
授書 《太公兵法》

十年修行

張良得書後,隱居下邳,潛心修習。他每日苦讀兵法,研習計謀,十年如一日。這段修行不僅增進了他的智謀,也奠定了他日後出仕的基礎。

事件 時長
潛心修習 十年
修習內容 兵法、計謀

漢高祖與呂后

公元前205年,劉邦在沛縣起兵。張良聞訊後,投奔劉邦,輔佐他建立漢朝。在張良的運籌帷幄下,劉邦多次擊敗敵軍,最終統一了天下。

事件 人員
投奔劉邦 劉邦
輔佐漢朝 張良

輔佐功績

作為劉邦的核心謀臣,張良功績卓著。他獻計離間項羽與諸侯,策劃鴻門宴,為漢朝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事件 成果
離間項羽 分化諸侯
策劃鴻門宴 解除劉邦危機

忠心耿耿

儘管功勳卓著,但張良始終謙虛謹慎,忠心耿耿。劉邦稱帝後,他多次辭官歸隱,不求名利。

事件 心志
辭官歸隱 謙虛謹慎
不求名利 忠心耿耿

歷史評價

張良一生傳奇,他的智謀與節操為後世所敬仰。司馬遷在《史記》中稱讚他為「漢興三傑」之一,譽其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延伸閲讀…

談談張良與黃石公的故事 – 俞百羽律師

黃石公_百度百科

史料 評價
《史記》 漢興三傑
司馬遷 運籌帷幄,決勝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