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不舒服,常常會表現在身體體表。
如果常常注意自己的身體徵兆,通常可以防病於未然。
後頂穴凹陷,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交沖。屬督脈。


在頭部,當後髮際正中直上5.5寸。
布有枕大神經分支和左右枕動、靜脈分支。
主治頭痛,目眩,失眠,癲狂,癲癇等。
沿皮刺0.5-0.8寸。艾條灸5-10分鐘。
〔釋名〕穴在頭頂,當百會穴之後。故名。
後頂穴臨牀應用的報導較少,筆者在長期使用頭部腧穴中發現後頂穴的應用範圍很廣,對某些病、症的治療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現報導如下:例1.李x,女,36歲。病史:項部強緊、沉重2年餘。
患者產後失養,發生項、肩、背沉緊,惡寒,書寫20分鐘左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常常會忽略自己的身體徵兆。
身體不舒服,常常會表現在身體體表。如果常常注意自己的身體徵兆,通常可以防病於未然。後頂,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交沖。屬督脈。在頭部,當後髮際正中直上5.5寸。布有枕大神經分支和左右枕動、靜脈分支。主治頭痛,目眩,失眠,癲狂,癲癇等。沿皮刺0.5-0.8寸。艾條灸5-10分鐘。
〔釋名〕
穴在頭頂,當百會穴之後。故名。後頂穴臨牀應用的報導較少,筆者在長期使用頭部腧穴中發現後頂穴的應用範圍很廣,對某些病、症的治療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現報導如下:
- 李x,女,36歲。病史:項部強緊、沉重2年餘。患者產後失養,發生項、肩、背沉緊,惡寒,書寫20分鐘左右即感沉困、疼痛難忍,必須暫停工作,做項、肩活動才略感緩解。平素亦有頭沉不爽,肩背沉重如重物感,受風、天寒時加劇。曾做多種治療,僅能一時緩解,未能根治。經查頸4、5椎有輕度骨質增生,餘皆正常。脈沉,舌苔薄白。立法:擬温通督脈,取督脈腧穴治之。刺法:令患者正坐,雙腿下垂,與肩同寬,雙目平視,全身放鬆,意念專注,呼吸均勻。取1.5寸28號(0.35x40mm)毫針,自後頂穴進針向下刺向強間穴,用搓針導氣法,令患者做深呼吸,搓90~100次。手法後,患者自述頭目清爽,項背部有熱感,項、背、肩的沉緊感旋即消失。二診:前次針後症狀基本消失,2年來未曾出現過如此輕鬆感覺。僅在第三天久坐讀寫1小時後略有不適感。取穴、手法同前,在施行手法時令患者做抬肩運動,加重手法使緩步熱感增加,囑停針觀察。半年後患者帶其親屬來診,詢及前症,謂已痊癒,未再發病。
- 何x,29歲。病史:脊背疼痛2個月。患者2個月來脊背疼痛,日漸加重,從胸3~9椎刺痛難忍,轉側困難,卧位或咳嗽、深吸氣時疼痛加劇。舌苔薄白,脈弦細。辨證:證屬陽虛氣滯,脈絡失煦。立法:擬温通督脈,佐以理氣。取督脈、手厥陰經治療。刺法:操作同例1。行搓針導氣法時,令患者憋氣10秒,卒呼出,如此反復3~5次。手法後,患者自述背部略有熱感,再針左內關,得氣後性雀啄法,令患者做深呼吸3~5次,咳而出針。讓患者做轉側、卧位、咳嗽等動作皆無疼痛。二診:針後無明顯症狀。再治療1次,取穴、手法同前。以鞏固療效。
- 潘x,男,36歲。病史:腰背不能轉側1個半月。患者素有腰病史20餘年,曾診為“腰椎骶化”。
後頂穴凹陷是一個較不常聽到的詞彙,它是指人體後頭部的一個特定區域深陷的現象。這個凹陷通常出現在後腦勺的位置,並可能對人們的外觀造成一些影響。
後頂穴凹陷可能有多種原因,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頭皮結構不均勻。頭皮下的脂肪層和肌肉可能分佈不均,導致部分區域凹陷。此外,遺傳因素、畸形發育、外傷等也可能導致後頂穴凹陷的出現。
後頂穴凹陷可能對某些人造成一些困擾,特別是那些在意外觀的人。然而,大多數情況下,後頂穴凹陷是一個無害的現象,並不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太大影響。
現今,有許多方法可以處理後頂穴凹陷,其中一種常見的方法是透過注射填充物來填補凹陷區域。這些填充物通常是由玻尿酸等物質組成,可以幫助平衡頭皮下的結構,使凹陷區域變得平坦。
除了注射填充物外,有些人也選擇進行手術來修復後頂穴凹陷。手術方法包括移植自體脂肪或植入人工材料等,以恢復凹陷區域的形狀。
雖然後頂穴凹陷對於大多數人來説並非健康問題,但如果您對自己的外觀不滿意,或是有其他疑慮,建議您諮詢專業醫生的意見,以獲得更詳細且適合您的解決方案。
後頂穴凹陷:可能的原因
後頂穴凹陷可能有多種原因,包括:
處理後頂穴凹陷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處理後頂穴凹陷的方法:
延伸閲讀…
使用後頂穴的臨牀經驗 – hantang
後腦頂凹陷
注意事項
如果您對自己的後頂穴凹陷有所疑慮,建議您諮詢專業醫生的意見,以獲得適合您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