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玉堂】德玉堂珍藏揭秘!藝術巨匠最新力作震撼登場

【德玉堂】德玉堂珍藏揭秘!藝術巨匠最新力作震撼登場

於亞洲展現當代藝術精華——德玉堂畫廊

德玉堂畫廊自2014年成立於上海,一直致力於推進當代藝術的發展,匯聚東西方藝術之精粹。畫廊以康迪達·赫弗首展《空間守望者》聲名鵲起,如今每年舉辦6場個展或羣展,並活躍於海內外藝術博覽會。

德玉堂與美術館、私人藏家和各種機構緊密合作,為藏品獲取提供專業建議和協助。畫廊為每一場展覽出版畫冊,其展覽評論和代理藝術家作品介紹廣泛刊載於國內外知名刊物。

德玉堂 Play

迄今為止,德玉堂已成功舉辦了愛德華多·阿朗茲·布瓦羅、奧利沃·巴爾比埃利、貝爾納·弗孔、康迪達·赫弗、桑蒂·莫什、維克·穆尼斯、尹朝陽和鄭在東等國際著名當代藝術大師的個展,同時也致力於展現託馬斯·坎託、哈維爾·馬汀、阿貝託·佩拉爾、費爾南多·普拉茲和楊泳梁等新晉藝術家的作品。

德玉堂

未來,德玉堂將更積極地與本土藝術家合作,進一步支持亞洲藝術發展。

合作藝術家

藝術家 國籍
鄭在東 韓國
尹朝陽 中國
維克·穆尼斯 巴西
桑蒂·莫什 西班牙
康迪達·赫弗 德國
貝爾納·弗孔 法國
奧利沃·巴爾比埃利 意大利
愛德華多·阿朗茲·布瓦羅 西班牙
楊泳梁 台灣
費爾南多·普拉茲 西班牙
阿貝託·佩拉爾 西班牙
哈維爾·馬汀 西班牙
託馬斯·坎託 西班牙

德玉堂:清代金石書畫收藏殿堂

德玉堂的由來與背景

德玉堂,是清代著名金石書畫收藏家孫承澤所構建的珍寶閣,因珍藏明代大書法家宋克的真跡《德玉堂記》而得名。孫承澤出生於顯赫的官宦之家,家學淵源深厚,對金石文玩頗有研究。康熙十八年(1679年),孫承澤購得明代收藏家梁清標在北京城隍廟古玩市場出售的宋克手摹本《法帖》。由於孫承澤對此帖十分愛惜,特為其興建了一座藏經樓,名為「德玉堂」。

德玉堂的建構與規模

位於北京宣武門外西長安街南邊的德玉堂,初建時僅為一層,後於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擴建為三層。德玉堂整體風格古樸典雅,外牆白粉灰瓦,檐角高挑,飛簷翹角。堂內佈局合理,共有藏書室、展覽室、講學室等多個功能區。藏書室收藏了孫承澤畢生蒐集的金石拓片、古籍善本等珍貴文物,數量達數千件。展覽室陳列了由歷代名家繪製的名畫真跡,蔚為大觀。

德玉堂的藏品概況

德玉堂的藏品豐富多彩,涵蓋了古代金石書畫、古籍善本等多個領域。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孫承澤親自彙編並刻製的《寰宇訪碑錄》,這部著作收錄了全國各地出土的金石拓片,對後世碑刻拓片蒐集整理工作產生了深遠影響。此外,德玉堂還收藏了宋、元、明時期的陶瓷器、玉器、青銅器等文物,品類齊全,數量龐大。

德玉堂的主人孫承澤

孫承澤(1631-1691),字季和,又字北海,山東益都人。其父孫之獬為明末重臣,曾任兵部尚書。孫承澤自幼飽讀詩書,博覽羣籍,涉獵金石碑帖及古籍收藏。順治三年(1646年)科舉入仕,官至廣東巡撫。晚年因病辭官歸隱,專心於金石書畫收藏。孫承澤一生結交名士,與當時的許多文人墨客、收藏家交情匪淺。

德玉堂的後世影響

德玉堂不僅是孫承澤個人收藏活動的中心,更對後世金石書畫收藏和研究產生了深遠影響。孫承澤彙編的《寰宇訪碑錄》成為後世石刻拓片 sưu集整理的典範;其藏品也為清代中後期湧現出的乾嘉學派學者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資料。德玉堂自建成以來,一直是京城文化名人的集會場所,許多文化活動和交流在這裡舉行。乾隆年間,乾隆皇帝曾數次到德玉堂鑑賞文物,並留下御筆詩文。

德玉堂的現狀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德玉堂遭到嚴重破壞,藏品大半流失。民國以後,德玉堂曾多次易主,並一度作為學校使用。新中國成立後,德玉堂被收歸國有,進行了修繕恢復。目前,德玉堂由故宮博物院管理,作為故宮金石館的分館對外開放。

延伸閲讀…

德玉堂 – randian

德玉堂

名稱 創建人 位置 創建年份 藏品特點 現狀
德玉堂 孫承澤 北京宣武門外西長安街 康熙十八年(1679年) 金石拓片、古籍善本、名畫真跡 故宮博物院金石館分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