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英語:heart),簡稱心,是動物循環系統中推動血管內血液的肌造器官[1]。脊椎動物的心臟位置位於體腔前部、消化管腹側、圍心腔中,由特殊結構與功能的肌肉、纖維組織構成的中空肌性器官;人體心臟則位於胸部縱膈腔的中間偏左部位(以人體自己的方向看)[2]。
人類、其他哺乳類、鳥類的心臟位置可分為四個腔室:左右心房(上半部)、左右心室(下半部)[3][4]。通常右心室以及右心房會被合稱為右心,而左心房與左心室則被合稱為左心[5],兩者又合稱為心臟。另一方面,魚類則有兩個腔室——一個心房、一個心室;而兩棲類、爬蟲類則有三個腔室[4]。


健康的心臟會透過心瓣使血液維持單一方向的流動,並藉此避免發生迴流(英語)。
心臟的腔室與循環
哺乳動物和鳥類的心臟有四個腔室: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這些腔室協同工作,通過心瓣確保血液只能朝一個方向流動,從而防止血液倒流。
在動物中,血液循環分為體循環和肺循環兩部分。體循環負責將富含氧氣的血液從心臟輸送到身體各部位,而肺循環則負責將缺氧的血液從心臟輸送到肺部進行氣體交換。經過氧氣攝取和二氧化碳排除後,血液重新變得富含氧氣,然後返回心臟,開始下一次循環。
心臟的結構
心臟的結構包括三層膜:心外膜、心肌層和心內膜。這些膜層和心臟內的特殊纖維構造一起保證了心臟的有效運作。
每次心跳,心臟都會收縮和舒張,這使得血液得以泵送至全身。在休息時,人的心跳次數約為每分鐘72次。運動會暫時增加心跳速度,但長期來看,適當的運動可以降低靜息心率,並有助於心臟健康。
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最常見的死亡原因之一,約佔全球死亡人數的30%。這些死亡案例中的大部分是由冠狀動脈疾病和中風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風險因素包括吸煙、體重過重、缺乏運動、高膽固醇血癥、高血壓和糖尿病。
在人體解剖學中,心臟是位於胸腔中央的一個重要器官。它的位置位於胸骨後方,並稍微偏左,靠近身體的中線。心臟是一個肌肉組織形成的中空器官,有著重要的功能,主要是泵送血液循環供應全身。它是我們體內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承擔著將氧氣和營養物質運送到組織和細胞的任務。
心臟位置的確定是通過解剖知識的定義,確保醫生在檢查時能夠找到它。要理解心臟的位置和結構,可以從胸部的解剖結構著手。心臟位於胸骨後面並靠近肋骨,與肺部相連。儘管心臟在整個身體中定位相對固定,但仍有一些個體差異。
瞭解心臟的位置對於診斷和治療心臟相關疾病非常重要。當出現心臟問題時,醫生必須準確確定心臟的位置以進行相關檢查。例如,心電圖檢查就是通過放置電極在特定位置上記錄心臟的電活動,以協助偵測心臟的問題。
心臟位置與身體的其他結構有著緊密的關聯,例如肋骨、脊椎和肺臟等。在進行心臟手術時,外科醫生必須小心保護周圍組織並確保準確的位置。此外,心臟位置的變動可能與體位和呼吸有關,這也需要醫生在檢查中考慮到。
總而言之,心臟是人體中一個位於胸腔中央的重要器官,泵送血液供應全身。瞭解心臟的位置對於診斷和治療心臟相關疾病至關重要,並且需要結合解剖學知識和臨牀經驗。希望這篇文章能對心臟位置有所瞭解。
延伸閲讀…
心臟的位置圖片
心臟健不健康,從身體4部位也能看出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