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指預測】收報17047點港股史上首次連跌4年大行 |明年恆指預測 |低位16 |

【恆指預測】收報17047點港股史上首次連跌4年大行 |明年恆指預測 |低位16 |

港股2022年接近尾聲,2022年,港股恆指年初走高,突破25000點,此後一路下跌,10月底一度跌破15000點,但11月後,恆指迎來暴力反彈,近期突破20000點關,展望2023年,港股何去何,各券商怎麼看,如何進行資產配置?摩根士丹利繼上月中調高恆指目標後,上調恆指目標,基本情境下,恆指明年12月目標價18200點上調21200點,於預測明年12月市盈率9.9倍。

大摩亦調高國指目標,基本情境下,國指目標6150點調7400點,於預測明年12月市盈率9.1倍。

中泰國際表示,過去十年恆指預測PE是11.3倍,但我們認為未來兩年恆指估值中樞會下移動,回到過往水平。

預測2023年恆指1610023900點區間運行。

可以關注餐飲、旅遊、酒店、航空、博彩、珠寶、醫療服務。

此外,醫療用藥需求提升製藥及醫療器械行業;看好政策確定性強的製造業如重型工業、新能源車、汽車零部件、儲能、電力及能 源設備、新能源、半導體、軟件。

中信證券表示,當前明年1季度衰退預期交易後,2季度起港股料進入估值抬升階段,下半年國內濟復甦提速,料港股迎來估值和業績雙重修復。

美股,明年1季度,衰退預期交易或美股帶來下行壓力,此後進入2季度業績下修的衰退週期“上半場”,但負面預期充分反映,疊加流動性預期轉暖,美股下半年衰退週期“下半場”有望重拾升勢。

中金策略表示,港股困難時候過去,轉機漸現。

瑞銀進取,料明年3月即開始,全年可累計降2.75釐,市場預測幅度4倍。

恒指預測 Play

當前第一層風險溢價修復基本完成。

明年一季度美聯儲停止加息驅動美債利率進一步下行或帶來第二層進一步估值修復機會(MSCI中國A股P/E於過去十年均值0.7倍標準差),而後續國內內需政策持續發力下盈利修復提供反彈空間。

綜合比底部特徵,我們認為目前時點有些類似2019年初(初期美債利率下行驅動情緒和估值修復,基本完成),如果後續政策加碼推動基本面持續向好有望迎來級別行情,類似2017年;否則可能轉為類似於2019年成長風格主導結構性行情。

因此看出,於未來走勢而言,外部美聯儲政策節奏固然,但國內增長修復力度。

申銀萬國發研報指,鑑於 2022 年流動性和基本面雙觸底,歲末年初在防疫政策持續優化、地產政策開始回暖、美聯儲加息週期進入尾聲因素刺激下,看多2023年港股成為了市場預期。

國泰君安海外戴清團隊指出,港股恆生指數2023年預期回報率為36.6%,或領先全球其他主要股指。

同時預計港股上市公司業績2023年見底回升,恆生指數2023年有亮眼表現。

其中,估值部分修復和盈利增速拉動19.4%和13.7%恆指預期回報率,剩餘的3.5%貢獻率來恆指預期股息率拉動。

本港濟復甦如理想,2023年後一個交易日恆指上升3.86點,收報17047.39點,守萬七關口,但全年累計跌2734點,跌幅達13.8%,屬港股歷史上首次4年下跌。

今年港股後,年初22700點見頂後反覆向下,跌12月中旬15972點位。
恒指預測

臨近年底,各間大行公佈來年展望,回顧去年底各大行目標,哪間預測接近實際數字?今年初本港內地全面通關,恆指農曆新年後(1月27日)達位22700點水平,其後反覆向下。

受內地經濟反彈預期、聯儲局加息影響,全年跌12月11日15972點,位相差6729點,聖誕後港股17000點水平,後一個交易日收市報17047.39點。

整體而言,全年恆指後,6月7月份兩度回升20000點以上水平外,下半年恆指於20000點。

恆指開局第四日,足足連跌4日,衝擊心理防線。

但有知名股評人,仍力排眾議大撐港股,同時推算恆指明年有機會可反彈40000點。

現水平16600點計,潛大升幅達兩萬三千點。

綜合7間大行及劵商測,大部分均料目標價介乎20000點區間上落,當中摩根士丹利(大摩),料情況下試11350點。

股評人牛目標價,兩者值相距足足達兩萬八千點。

另外,行普遍預計,明年中開啟減息週期。

瑞銀進取,料明年3月即開始,全年可累計降2.75釐,市場預測幅度4倍。

建銀國際態度保守,料減息週期或晚於市場預期,並明言「美國減息前,總是港股痛苦階段」。

你有【專家分析】鋰價弱勢未改 贛鋒宜炒【資金走向】大摩:中港股市12月創2023年走資,歐美長倉基金加快沽售【本港樓市】納米樓神?薈鳴200呎特色户配逾千呎平台【2023年財經回顧】一圖看清環球各類資產表現【電動車】小米公佈SU7海灣藍造型,號稱「標保時捷、Tesla」如觀看關文章,請瀏覽 Market Digest中國恆大(03333)香港高等法院頒令清盤,象徵一個時代落幕。

與此同時,歐洲其中一家大型地產商Signa日前「爆雷」破產,該集團創辦人René Benko現年46歲,早年買入舊樓翻新轉售起家,後來適逢超低息期,高槓桿頻頻對外併購,買入紐約Chrysler Building、英國Selfridges、德國三大零售商資產,坐擁逾60億美元身家,其發跡模式頗似恆大闆許家印,有點像《金手指》主角程。

可是René Benko現在身敗名裂,於歐洲多國面臨洗黑錢指控,結局。

恆大頒令破產(29日),據瑞士《新蘇黎世報》報道,該國私人銀行寶盛(Julius Baer)Signa債務撇賬4.6億美元,這家銀行屬Signa債主之一,損失金額可能達到7億美元。

鑑於Signa潛總負債超過300億美元,寶盛有多達120家銀行「苦主」,部分投資者擔心繼瑞信(Credit Suisse)去年破產後,歐洲銀行業可能出現一輪危機。

港產片《金手指》主角程,René Benko是傳奇色彩「白手興家」人物。

這個奧地利人只有初中學歷,1銀行搶存户,去銀行做定期存款,回報雖然及得上股票、債券,但勝陣,而且易明,投資者鍾情這種收息工具。

近日日元低位徘徊,吸引港人心兑換日元儲定彈藥去日本旅行。

我們今日多間外幣找換店及各銀行兑換價,以及列出多間找換店、銀行及信用卡發卡機構匯價結,大家可以做足準備!◪繼續閲讀,獲得熱門搜尋資訊!即睇熱門搜尋結果Enjoy superb conditions as you ride along 4,800 km of trails in Lanaudière-Mauricie.高盛亞洲資產及財富管理部董事總經理鄧智傑表示,隨著通脹回落,今年多地央行準備進入減息週期,預計美國聯儲局3月起開始減息0.25釐,全年減息4次共1釐,3個月港元銀行同業拆息或會回落4釐。
恒指預測

鄧智傑出席論壇時指,美國選年,過往表現反映資產市場回報會,而且中美關係應時會再出現大波動,預期今年A股內環球股票市場錄得6%9%回報。

他指,去年內地經濟年增長5.2%,符合企業銷售表現。

隨著通脹保持,有助推企業盈利,預計今年內地企業盈利有望增長7%9%。

鄧智傑預計,今年內地經濟增速放緩4.8%,認為房地產市場持續影響消費意欲,房地產投資繼續收縮。

他説,目前地方政府債務規模,但中央政府負債佔生產總值21%,估計今年中央會加大力度放鬆財政政策,並持續降準和減息刺激經濟。

《彭博》引述消息人士報道,香港政府委任銀行今日(30日)開始召開一系列收益投資者電話會議,市場情況可能發行美元、歐元、離岸人民幣及港元計價高級無抵押固息數字化綠色債券。

據悉,發行人委任東方匯理、滙豐、中銀香港(02388)、高盛亞洲、工銀亞洲及瑞銀擔任聯席全球協調人、聯席牽頭經辦人及聯席賬簿管理人。

◪繼續閲讀,獲得熱門搜尋資訊!即睇熱門搜尋結果深證創業板指數上午收報1605.79點,跌1.11%。

深證成份指數上午收報8505.02點,跌0.89%。

2023年年,恆指收報17047點,跌2734點或13.82%,連跌4年。

恒指預測 Play

延伸閱讀…

明年恆指預測:低位16,000 高位23,500|何車

9大券商展望2023年:大摩極度看好港A股市,最牛預測恆指 …

該行指出情況下,予恆指目標價21500點,情況下11350點。

提到內地持續面對債務及通縮挑戰,所以內地股市復蘇面臨阻力。

預期日本及印度經濟及每股盈利增長令人。

【瑞銀】表示,將明年恆指目標價定20600點(基於9倍2025年預測市盈率)。

明年看好及澳門博彩股,預計後者能受惠於旅遊複蘇;香港地産股息口走勢,對香港地産股及銀行股持悲觀看法。

【滙豐】研究報告表示,考慮到香港第三季經濟及持續不利因素,將明年香港GDP增長預測由3.2%降至2.8%。

股市方面,滙豐研究僅予港股「中性」評級,2024年底恆指目標價21260點降19890點,下調幅度達10%;而國指目標7600點降7190點,下調幅度達15.9%。

【明報專訊】港股今年以來表現一蹶不振,恆指昨日失守16,000點關,收市跌350點15,865點,見14個月新低。

雖然恆指2022年10月低位仍高出逾千點,不過彭博數據顯示,預測市盈率跌8.23倍,於2022年10月低位時8.27倍,為10年來低位(見圖)。
恒指預測

分析認為,即使現時估值歷史水平量度,但基本因素未有改變,即時反彈力度。

國指昨日跌103點或1.9%,報5343點;恆生科技指數收報3325點,跌2.29%,市成交844億元,上日增加近19%。

北水繼續趁跌市撈底,昨流入29.45億元,累計是第3日流入;南水3日錄得淨流出,合計淨流出41.33億元人民幣,3日以來淨流出75.2億元人民幣。

港股A股新年開局同弱,惟A股三大指數昨全線低開收,上證指數收報2893點,升0.3%;深證成分指數及創業板指數升0.3%及0.4%。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3名金融機構交易員指出,中國當局A股今年累跌4%後,窗口指導部分大型機構投資者,避免某些日子賣出A股;中證監、上交所和深交所沒有回應查詢。

報道指出,局去年10月部分投資者私下指示避免指定日子賣出A股,並去年後一週A股反彈3%表現歸功於窗口指導。

但今年1月初小型互惠基金面臨贖回壓力,局允許賣出。

報道引述受窗口指導券商董事稱,指令只是延遲沽壓,代表可推遲,市場情緒決定市場走勢。

    今年港股走勢令人大跌眼鏡,不但未有受惠通關重拾升軌,反而因為美國環加息走勢拾級而下。

2023年年,恆指收報17047點,跌2734點或13.82%,連跌4年。

延伸閱讀…

恆指2023回顧│收報17047點港股史上首次連跌4年大行 …

【恆指目標】2024恆指大行目標價一覽

踏入2024年,港股有沒有機會否極泰來?綜合市場意見,多數投資者認為美國減息時間表會左右港股走勢。

    今年港股跌幅前五藍籌股,李寧(跌68%)、碧桂園服務(跌64%)、美團(跌53%)、中升控股(跌52%)及藥明生物(跌50%)。

至於最佳表現5隻籌股,為理想汽車(升91%)、聯想集團(升81%)、中石油(升66%)、中海油(升50%)及小米集團(升42%)。

    自2022年底起,香港積極步向復,刺激港股迎來「小陽春」。

延續2022年第四季升勢,恆指2023年1月底,升至22700點全年高位,共計1月份「埋單」升逾10%。

不過,所謂「1月效應」並未在今年發生,1月份升勢過後,港股失去動力,並開展尋底路。

    2月份開始,恆指拾級而下,3月份美國矽谷銀行(SVB)倒閉事件,加上第二季起,內地經濟數據遜於市場預期,令市場憧憬復後「V型」反彈破滅,恆指踏入4月份,1月升幅全數蒸發。

8月,內房碧桂園(2007)發生流動性危機,不僅使到該公司淪為「毫子股」,拖累恆指於當月20000點附近,插17600點左右喘定。

    面內房債務問題加劇,中央推出「認房認貸」,力圖救市,刺激港股一度反彈,但其後尋底。

第四季,巴衝突引發地緣地治風險,恆指失守8月低位,12月11日見15972點全年低位。

分析認為,美國自2022年起加息,引發資金重返美國,但香港濟復蘇不符市場,才是港股今年「陰跌」主因。

    投資者經歷「大失所望」2023年後,踏入2024年,他們投資路上會否好過一點?凱基亞洲投資策略部主管温傑認為,明年港股有收復失地機會,但一切視乎內地經濟數據是否,從而令投資者回復信心,資金迴流。

他估計,明年恆指波幅介乎14700點19200點,建議待恆指跌15000點16000點時,可分兩三注吸納。

    光大財富證券策略師伍禮賢認為,明年港股反彈機會大,但要視乎內地經濟的復蘇步伐,及美國減息進度而定。

即使美國明年有望啟動減息週期,但伍禮賢認為,目前債股2022年加息週期開始前有距離,所以投資者可於明年吸納債券。

至於股債比例,他稱,可採取「股債」策略,目標是取得收益。

    富途證券高級策略師譚智樂指,目前港股估值2022年底相差,預測明年恆指呈「後」走勢,應注意內地通縮、消費降級,及內房風險。

雖然港股現水平估值「殘」,但譚智樂認為,從估值是否入市是陷阱,相信即使美國減息,令到內地和美國息差有條件收,但相信對港股幫助,因此投資者是否入市,會政策轉向。

    今年港股共有65隻新股上市,融資額約458億元,集資額全球排第五,2022年84隻新股融資996億元,新股數量減少了23%,融資額下跌54%。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香港市場有3隻大型上市新股,有1隻中概股介紹形式上市。

    德勤中國表示,香港股市場全年表現過去20年以來低位。

德勤中國認為,中國內地經濟明年有望復蘇,美國加息週期明年有望結束,並且港股估值將有所改善。

德勤預計明年香港有80隻新股,集資1000億元。

    安永大中華區早前發布《中國內地和香港IPO市場》報告指出,今年全球IPO活動持續放緩,預計共有1244家企業全球上市,集資1192億美元。

與去年同期相比,IPO宗數和集資額下跌12%和35%。

    有會計師行發表報告指出,今年全球新股集資額,上海超過2100億元,繼續排行第一;深交所排第二;美國兩個主要交易所納斯達克和紐約後。

印度是今年新股宗數市場,集資額超越香港,進佔第五位。

去年排行第四香港,今年集資額減54%,跌458億元,是20年來,全球排名跌出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