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盆儀式】揭開神秘面紗!探索「打城」與「打血盆」儀式的歷史與奧秘

【打盆儀式】揭開神秘面紗!探索「打城」與「打血盆」儀式的歷史與奧秘

引言

在暮色低沈之際,台灣漢人喪禮中藴藏著經久流傳的特殊儀式。其中,流露出「目連救母」之旨的「拔血儀式」,乃古時女性靈魂解脱血海地獄之途徑。在時代演變與現代觀唸的衝擊下,此項古老儀式面臨失傳的危機,亟待世人之重視與傳承。

打盆儀式 Play

儀式緣由及象徵意涵

拔血儀式的根源,可追溯至古人視女性月事為污穢之觀念。古時女子經歷月事時,會將穢物帶至河川沖洗,若有人在下游取水祭祀神明,將招致神明不敬。因此,女性往生後,其靈魂將受困於「血池地獄」。拔血儀式旨在模擬「目連救母」之傳説,由法師及家屬攜手進行,以解除往生者之污穢,引領其靈魂超脱地獄之苦。

打盆儀式

儀式之中,牌位下方擺設「血盆」,盛裝紅色液體象徵血海。沙堆堆砌成「地獄」,四角放置繪有守門兵卒之雞蛋,象徵地獄四門。隨著儀式展開,法師化身「目連尊者」,手持毛巾與錫杖,吟誦經文並帶領家屬繞行沙堆。此舉意在象徵進入地獄、跨越奈何橋、開啟地獄之門,並前往血池地獄。

儀式過程與情感表達

家屬在旁飲下「血盆」中象徵污血之紅色液體,由法師揮舞錫杖擊破「血盆」,象徵協助往生者拔除污穢,獲得解脱。最後,法師引領家屬離開地獄,完成儀式。在這一齣悲喜交織的戲劇性演繹中,家屬們藉由向長輩表達孝心與敬意,寄託著哀思與追憶。

儀式傳承與研究

拔血儀式為台灣各地區釋教喪禮的重要儀式,多由家族或師徒口傳心授,鮮有文字記載而略有不同之處。然隨著社會變遷,女性不再河邊清洗月事穢物,且醫療技術進步,孕婦多能順產,使得拔血儀式漸趨稀少。有鑑於此,台灣學者正致力於研究與記錄拔血儀式,以傳承這項珍貴的傳統。

儀式步驟 象徵意涵
沙堆堆砌地獄 營造地獄景象
雞蛋繪製兵卒 守衞地獄四門
血盆盛裝紅色液體 血池地獄之象徵
家屬飲用紅色液體 清除污穢、超脱地獄
法師擊破血盆 解除污穢束縛
家屬離開地獄 拔度成功、靈魂獲得解脱

打盆儀式:普渡好兄弟的傳統習俗

「打盆儀式」是台灣民間傳統的一種超渡祭典,主要在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的中元節舉行,用以普渡好兄弟和孤魂野鬼。

起源與目的

「打盆儀式」起源於宋朝年間,當時稱之為「盂蘭盆會」,最早由目連尊者提倡,相傳他為超度母親而設宴施食,並接應孤魂野鬼。到了元朝,「盂蘭盆會」演變成「中元節」,而「打盆儀式」則流傳至今,成為台灣的中元節特有習俗。

儀式流程

「打盆儀式」的流程因各地而異,但大致上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 説明
搭設祭壇 一般會在寺廟或空曠處搭建大型祭壇,供奉地藏王菩薩或好兄弟。
供品準備 準備豐富的祭品,包括三牲、水果、點心、金銀紙錢等。
迎請好兄弟 使用法器(如銅鑼、木魚)敲打作響,將好兄弟迎請到祭壇前。
施食 向好兄弟施放三牲、水果等供品,並焚燒金銀紙錢。
送好兄弟 儀式結束後,使用法器敲打作響,將好兄弟送回陰間。

使用法器

「打盆儀式」中會使用各種法器,包括:

法器 用途
銅鑼 迎請好兄弟及送好兄弟使用。
木魚 施食時使用,代表法喜充滿。
引魂幡 迎請好兄弟時使用,上有「普渡幽魂」等字樣。

注意事項

在進行「打盆儀式」時,需要注意以下注意事項:

  • 保持肅穆莊嚴,避免嬉鬧喧嘩。
  • 不得觸碰或移動祭品。
  • 施放金銀紙錢時小心火災。
  • 儀式結束後,將祭壇拆除並焚毀。

結語

「打盆儀式」是台灣民間重要的傳統習俗,融合佛教、道教和民間信仰元素,展現了台灣獨特的鬼神觀念。透過祭祀好兄弟,祈求平安吉祥和超拔亡魂,反映了台灣人對祖先和亡者的重視和感念。

延伸閲讀…

釋教「打血盆」拔度儀式之研究—以南投縣釋教團體為例

拔度- 宗教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