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居入夥拜四角:祈福安居樂業
搬遷新居時,傳統習俗建議進行「拜四角」儀式,以祈求神明保佑入住者平安順遂。此儀式需於動土或入夥前擇吉日進行,選擇「宜入宅」或「宜移徒」的日子,並於下午前開始,於入夜前完成。


「拜四角」儀式步驟:
-
採買祭品及用具:購買拜四角專用衣紙「四角衣」,包含貴人帖、觀音帖等。祭品需準備五份,包含水果、花生、糖果、五色豆和白米。另外,準備燒酒、酒杯和十五支香、五對蠟燭。
-
安放祭品:將一份祭品放置大廳中央,再於四角各放一份,並於每角放置一杯清水。
-
繞屋禮拜:燃點香燭,由屋中心出發,繞屋一圈,包括廁所和廚房,並默唸祈福祝禱。
-
插香點燭:將香分別插於四角和廳中央,每處三支;蠟燭於每處放置一對,共五對。
-
收取衣紙、化寶:按放置祭品的順序收取所有衣紙,置於化寶盤點燃,待火熄滅後清理現場。
-
淨化掃地:使用新掃帚由廳角開始清掃,將垃圾掃至廳中央再掃出大門,象徵除去穢氣。
拜四角禁忌:
- 拜四角時間:避免過午時、農曆新年和農曆七月進行。
- 搬屋時間:選擇中午前入屋,於日落前完成。
- 開爐煲水:象徵正式入夥,並打開窗户通風,意寓「風生水起」。
遵循這些習俗,祈求新居安居樂業、萬事順遂。
拜四角時間:從歷史、文化到現代意義
拜四角時間是台灣民間信仰中一項重要的習俗,指的是在特定時間點向四方膜拜祈求平安、福氣的儀式。拜四角時間通常在特定的時辰進行,例如子時、午時或其他特定時刻。
拜四角時間的歷史起源
拜四角時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中國的風水信仰。風水學認為宇宙中存在一種看不見的能量,稱為「氣」,而氣的流動會影響人的運勢。拜四角時間就是一種透過向四方膜拜來調整氣的流動,進而改善運勢的儀式。
拜四角時間的文化意義
拜四角時間在台灣民間信仰中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它象徵著人們對天地萬物的敬畏,以及祈求平安、福氣的願望。拜四角時間也是一種集體性的儀式,加強了社區的凝聚力。
拜四角時間的現代意義
雖然拜四角時間是一種傳統習俗,但它在現代社會仍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拜四角時間提供了人們一個暫停、反思和祈求心靈平靜的機會。它也提醒人們對傳統文化和信仰的重視。
拜四角時間的時辰
拜四角時間的時辰根據不同的地區和信仰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拜四角時間:
延伸閲讀…
拜四角簡易版,祭品步驟一眼睇|新居入夥5大儀式禁忌 – 千居
拜四角2023|新居入夥儀式步驟、用品及時間
時辰 | 時間 |
---|---|
子時 | 23:00 – 01:00 |
醜時 | 01:00 – 03:00 |
寅時 | 03:00 – 05:00 |
卯時 | 05:00 – 07:00 |
辰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