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血管順序口訣】採血管顏色抽血順序口訣及相關問題解析-完整推薦指南

【採血管順序口訣】採血管顏色抽血順序口訣及相關問題解析-完整推薦指南

採血管順序口訣,採血管順序口訣,2、採血管管帽顏色不同,有紅、黃、黑、淺藍色、綠、淺綠色、灰、紫、橘紅等。不同檢測項目用的採血管不同,以顏色區分開。

紅色頭蓋,不含添加劑,用於部分生化和免疫指標測定。

黃色頭蓋含有凝聚劑,可用於生化和藥物試驗的測定。

採血管順序口訣 Play


黑色頭蓋,這大多是專門用於測定紅細胞沉降率的。

淺藍色頭蓋,用於血凝因子的測量。

採血管順序口訣
綠色頭蓋,用於氣血分析、紅細胞壓積測量。

淺綠色頭蓋,均測肝功能、血脂、血糖等。

生化血清管,無論有無促凝劑或內含凝膠 (例如:紅色、黃色蓋子)。

含Heparin肝素之採血管,無論有無凝膠 (例如:綠色蓋子)。規範抽血順序目的是為了

血清、血漿、全血的區別

血清是血液凝固後,血凝塊退行性變化析出的液體,不含血小板;血漿是血液未凝固的部分,含抗凝劑;全血則包括血漿和血細胞。

血清用於大部分的生物化學檢測,血漿則常用於免疫學和血凝分析。

全血常用於血紅蛋白、血細胞比容和血小板計數等檢測。

採血管順序口訣

採血管順序口訣是在進行血液採集時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它確保了血液樣本的準確性和有效性。採血管順序口訣的基本原則是按照特定的順序從不同的血管中抽取血液樣本,以避免交叉污染和減少病人的不適感。以下是採血管順序口訣的詳細步驟:

步驟一:評估病人情況和確定採血順序

在進行採血之前,醫護人員應評估病人的情況,包括病史、病症、服藥情況等。根據評估結果,確定採血的順序。根據患者情況的嚴重程度和需要測試的項目,確定優先採血的血管。

步驟二:給病人説明採血過程

在進行採血之前,醫護人員應向病人解釋採血的過程,包括採血的目的、可能產生的不適感以及如何減少不適感。同時,告知病人他們可以隨時向醫護人員提出問題和提供意見。

步驟三:洗手和穿戴手套

在進行任何醫療程序之前,醫護人員應該徹底洗手並穿戴手套,以減少感染的風險。這是非常重要的步驟,以保護醫護人員和病人的安全。

步驟四:確定採血的血管

根據評估結果,醫護人員確定採血的血管。他們通常會選擇病人上臂內側的靜脈,這是一個較容易取得且較少疼痛的位置。

步驟五:準備採血器具

醫護人員應確保他們有所有必要的採血器具,如針頭、針管和採血盒。這些器具應該是新的、乾淨的,以確保血液樣本的準確性和衞生。

步驟六:正確的採血技術

在進行採血時,醫護人員應使用正確的採血技術。他們應該將針頭輕輕插入血管,保持穩定,並以緩慢而平穩的速度抽取血液。在採血期間,醫護人員應詢問病人是否感覺不適,並適時停止採血。

步驟七:停止出血並處理採血器具

在採血完成後,醫護人員應立即停止出血。他們應該輕輕地拔出針頭,然後在採血過程中使用的所有器具(如針頭、針管和採血盒)應適當地處理,以減少感染的風險。

延伸閲讀…

血液採集試管順序| 檢驗醫學部 –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真空採血管採血順序建議

這就是採血管順序口訣的基本步驟。遵循這些步驟,可以確保採血過程的安全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