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驟 | 操作流程 |
---|---|
初始化 | 從總數 50 根蓍草中移出一根,象徵天地未開。 |
第一變 | 隨意分開餘下 49 根蓍草,左右手各持一部分。從右手取出一根,夾在左手小指與無名指間。右手餘下的蓍草,每四根一數,餘下四根或以內,夾在無名指間。左手數右手放下的蓍草,每四根一數,餘下四根或以內,夾在食指與中指間。左右手餘下的蓍草與小指間的蓍草合計為九或五。 |
第二變 | 除去第一變的餘數,將餘下的 40 或 44 根蓍草分握左右手。從右手取出一根,夾在左手的小指。左右手餘下的蓍草,每四根一數,合計為八或四。 |
第三變 | 除去第二變的餘數,將餘下的 32 或 36 根蓍草分握左右手。重複與第二變相同的操作,餘數合計為八或四。 |
得出卦象 | 根據三變的結果,依序紀錄陰陽(奇數為陽,偶數為陰)。每三變為一爻,共六爻組成一卦。 |
揲蓍:古代中國的占卜方法
引言
揲蓍,又稱「蓍佔」,是古代中國一種重要的占卜方法,運用蓍草莖策進行占卜。


歷史淵源
揲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相傳源於軒轅黃帝時期。據《周易·系辭上》記載:「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為類萬物之情。」其中,「觀象於天」指觀星象,而「觀法於地」便是指揲蓍占卜。
占卜工具
揲蓍占卜使用蓍草莖策,稱為「蓍數」。《周禮·考工記》記載,蓍草莖策應取自「七年之蓍」,長約一尺,曬乾後切成短段,稱為「蓍策」。
占卜方法
揲蓍的方法有多種,其中最常見的是「大衍之數」。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 | 説明 |
---|---|
1 | 取50根蓍策,握於手中。 |
2 | 將蓍策分為兩半,每半25根。 |
3 | 將其中一半的蓍策再分為兩半,每半12根。 |
4 | 將剩下的一半(11根)的蓍策數出奇數的數量。 |
5 | 將步驟3中的兩半蓍策重新合成,數出奇數的數量。 |
6 | 將步驟4和步驟5的奇數數量相加,所得結果為「少陽」。 |
7 | 再將步驟3中的兩半蓍策重新合成,數出偶數的數量。 |
8 | 將步驟6的「少陽」數減去步驟7的偶數數量,所得結果為「太陰」。 |
根據「少陽」和「太陰」的數字,可以查閲《周易》卦象,進行占卜。
占卜內容
揲蓍占卜可以涵蓋廣泛的內容,包括:
- 國家大事
- 軍事戰略
- 個人命運
- 婚嫁吉凶
- 生育子嗣
影響因素
揲蓍占卜的準確性受到許多因素影響,包括:
- 蓍草的採集與處理
- 占卜者的專注力和心態
- 環境因素(如光線、温度等)
現代應用
儘管揲蓍占卜在古代廣泛使用,但在現代社會中已逐漸式微。然而,其作為一種傳統文化遺產,仍受到部分人士的推崇和研究。
延伸閲讀…
揲蓍法_百度百科
揲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