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摘要
此編撰乃《易經今解》之簡要版,以配搭本站精簡版卜卦程式之用。對於易經入門者,此乃絕佳入門書,可佐以本篇教學文章一起研習。
北宋賢者邵雍依據《易傳》所述「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等觀念繪製八卦圖(後世稱之為伏羲先天八卦圖),並衍伸出六十四卦圖(後世稱之為伏羲先天六十四卦圖)。另有一説為伏羲氏始創劃出三爻之卦,再據此推演出(乾)、(坤)、(震)、(離)、(巽)、(坎)、(艮)、(兑)等八卦。然而,亦有學者指出歷史資料顯示,占筮卦象最早出現時即為六十四卦,而八卦才是後人詮釋之作。


六十卦對應二十四節氣,詳列如下:
17世紀末,德國哲學家暨數學家萊布尼茨在法國傳教士白晉的引薦下,得識邵雍的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圓四分四層圖〉,認為其與他所創的二元運算(二進制)相符合,大力讚賞。後演化為布爾代數。
《易傳》〈序卦傳〉用以描繪六十四卦的排列順序和排列理由。
「天地既成,萬物隨之;萬物既成,男女隨之;男女既成,夫婦隨之;夫婦既成,父子隨之;父子既成,君臣隨之;君臣既成,上下隨之;上下既成,禮儀有所錯。
夫婦之道,不可久離,故受之以恆;恆者常也。……」
二、論述八經卦的卦德(基本屬性、卦義):☰健、☷順、☳動、☴入、☵陷、☲麗、☶止、☱説。經卦的卦名源自經卦的卦德。卦名的文字雖有變遷(《連山》《歸藏》八卦卦名,帛書八卦卦名),但始終不離於經卦的卦德。
三、闡述八卦類象與古文字的關係:八卦類象由基本卦象和卦德所引申,還有因古文與卦符的關係而定。本節同時也是對《説卦傳》第十一章更為細緻的解讀。| 卦象 | 卦德 | 卦名 |
|—|—|—|
| ☰ | 健 | 乾 |
| ☷ | 順 | 坤 |
| ☴ | 入 | 巽 |
| ☶ | 止 | 艮 |
| ☵ | 陷 | 坎 |
| ☲ | 麗 | 離 |
| ☳ | 動 | 震 |
| ☱ | 説 | 兑 |
易經卦象:古代智慧的奧秘
易經卦象是中國古代哲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通過六十四卦象來闡述宇宙萬物的運行規律和人生哲理。每個卦象由六爻組成,每爻代表陽或陰,分別以「六」、「九」表示。
卦象種類
卦名 | 卦象 | 含義 |
---|---|---|
乾 | 六爻皆陽 | 陽剛強健 |
坤 | 六爻皆陰 | 陰柔順承 |
泰 | 上巽下坤 | 安泰順遂 |
否 | 上坤下巽 | 否塞不通 |
大有 | 上乾下坤 | 豐盛充足 |
剝 | 上坤下乾 | 剝奪損害 |
復 | 上坤下震 | 復甦新生 |
臨 | 上沢下水 | 臨淵慎行 |
卦象的形成
易經卦象的形成主要有三種方式:
- 天垂象:八卦源於自然界的現象,如天、地、雷、風、水、火、山、澤等。
- 地成形:八卦與地理環境相關聯,如山、澤、水、火等。
- 人合數:八卦起源於古代人類的數學推演,如三五互易、錯綜變化等。
卦象的應用
易經卦象具有廣泛的應用,包括:
領域 | 應用 |
---|---|
占卜 | 預測吉凶悔咎 |
哲學 | 闡述宇宙人生觀 |
醫學 | 診斷疾病和養生 |
兵法 | 推演戰略和謀略 |
文學 | 豐富意境和隱喻 |
卦象的解讀
解讀易經卦象時,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 爻位:爻位代表卦象中不同的時空位置。
- 爻象:爻象反映卦象中陽或陰的盛衰變化。
- 卦辭:卦辭是對卦象整體含義的概述。
- 爻辭:爻辭是對卦象中每個爻位的詳細解釋。
結論
延伸閲讀…
易經六十四卦詳解-周易64卦圖文詳解完整版
易經六十四卦_百度百科
易經卦象是中國古代智慧的結晶,它通過六十四卦象涵蓋了宇宙萬物和人生百態。解讀卦象需要深入瞭解卦象的種類、形成、應用和解讀方法,才能真正領悟其奧妙,為人生提供指引和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