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故聰與敏 可恃而不可恃也】聰明與敏捷:可信賴但不宜自滿

【是故聰與敏 可恃而不可恃也】聰明與敏捷:可信賴但不宜自滿

是故聰與敏 可恃而不可恃也。

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

人之為學有難易乎?

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是故聰與敏 可恃而不可恃也 Play


吾資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

旦旦而學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

而亦不知其昏與庸也。

吾資之聰,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

是故聰與敏 可恃而不可恃也
屏棄而不用,其與昏與庸無以異也。

聖人之道,卒於魯也傳之。

然則昏庸聰敏之用,豈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

貧者語於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缽足矣。”

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

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

人之

資聰才敏,本為優勢,若棄之不用,與昏庸平庸何異?

聖人之學,傳於何人?最終竟傳於魯鈍之徒。由此觀之,資聰才敏之用,豈有一定之規?

蜀地之邊,有二僧焉。其一貧,其一富。貧僧告富僧曰:「吾欲往南海,可乎?」富僧問:「子何恃而往?」貧僧曰:「一瓶一缽足矣。」富僧曰:「吾欲購舟南下,數年未果。子恃何而往?」翌年,貧僧自南海歸,以告富僧,富僧羞慚。

西蜀至南海,路途遙遠,富僧未至,而貧僧竟成。由此觀之,人之立志,豈不更勝蜀鄙之僧?

是以資聰才敏,可恃而不可恃;自恃者,自取其敗。昏庸平庸,可限而不可限;自限者,自廢其力。天下之事,難易何存?唯行之,易方為難;若不行,難亦成易。學問之道,豈有異乎?學之,則難者亦簡;不學,則易者亦困。吾之資稟,不及他人之明;吾之才幹,不若他人之能。然日日勤學不息,持之以恆,終成佳果,自不知其昏庸與平庸也。

資聰才敏,本為優勢,若棄之不用,與昏庸平庸何異?

聖人之學,傳於何人?最終竟傳於魯鈍之徒。由此觀之,資聰才敏之用,豈有一定之規?

  1. 聰敏者,若不學,與平庸何異?
  2. 昏庸者,若力學,自能成佳績。

天下之事,難易何存?唯行之,易方為難;若不行,難亦成易。學問之道,豈有異乎?學之,則難者亦簡;不學,則易者亦困。

資質 才幹 學問之途
昏庸 平庸 困難重重
聰敏 才藝 簡易迅速

西蜀至南海,路途遙遠,富僧未至,而貧僧竟成。由此觀之,人之立志,豈不更勝蜀鄙之僧?

聰敏與資質,本為優勢;然若不學,不思進取,則與昏庸平庸無異。

西蜀至南海,路途遙遠,富僧未至,而貧僧竟成。由此觀之,人之立志,豈不更勝蜀鄙之僧?

在現代社會中,聰明和敏捷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聰慧的人能夠迅速理解和解決問題,他們的思維敏捷,反應迅速。然而,我們不能僅僅因為一個人聰明和敏捷就完全依賴他們。因為這些品質雖然可以給我們帶來好處,但同時也需要我們警惕和謹慎對待。

舉個例子來説,假設我們有一個非常聰明和敏捷的人,他在學習能力上超羣,思維敏鋭。但若是這個人缺乏道德觀念或者不遵守法律,我們應該怎麼辦呢?他的聰明和敏捷將會發揮負面的作用,可能導致傷害他人,破壞社會秩序。所以,我們需要更全面地看待聰明和敏捷這兩個品質。

是故,我們需要提倡一種全面發展的理念。不僅僅要注重智力的培養,還要強調道德和倫理觀唸的培養。只有在這種情況下,聰明和敏捷才能發揮正面的作用,成為社會進步的基石。

延伸閲讀…

自恃其聰與敏而不學者,自敗者也的意思

《為學》 – 故事寶庫 – Weebly

因此,我們應該對聰明和敏捷持謹慎的態度。不是盲目地追求這些品質,而是要綜合考慮一個人的聰明和敏捷與其道德品質和價值觀是否相符。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地利用這些品質,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在結尾處再次強調一下,是故聰與敏 可恃而不可恃也。只有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我們才能夠充分利用聰明和敏捷這兩個品質,並為社會的繁榮做出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