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與農曆月份對應表
五行,乃中國古代觀念,指木、火、土、金、水,認為世界由這些元素組成,影響萬物變化。五行相生相剋,形成一個迴圈系統。


按四季分類
五行與四季密切相關,其對應關係如下:
月份 | 五行 |
---|---|
農曆1月 | 木 |
農曆2月 | 木 |
農曆3月 | 土 |
農曆4月 | 火 |
農曆5月 | 火 |
農曆6月 | 土 |
農曆7月 | 金 |
農曆8月 | 金 |
農曆9月 | 土 |
農曆10月 | 水 |
農曆11月 | 水 |
農曆12月 | 土 |
月柱五行
農曆月份五行並非一成不變,而是根據月柱(出生月份的地支)而定。月柱以節氣為界,並在立春(約2月4日)重置。因此,即使同為農曆1月,其五行也可能根據立春前後變化。
五行相生相剋
五行之間存在生剋關係:
- 木生火(木燃燒生火)
- 火生土(火灰成土)
- 土生金(礦石中提取金屬)
- 金生水(金屬遇水生鏽)
- 水生木(植物需水而生)
反之亦然:
- 木剋土(植物吸收土中養分)
- 火剋金(火熔金)
- 土剋水(泥土堵塞水道)
- 金剋木(斧頭砍樹)
- 水剋火(水澆滅火)
五行旺衰
每月五行並非等量,而是有強弱之分。通常每季度最後一個月為土旺,其他月份則根據季節屬性而異:
- 春季:木旺
- 夏季:火旺
- 秋季:金旺
- 冬季:水旺
月份五行:傳統曆法中的五行相生相剋
在傳統曆法和中國傳統文化中,「月份五行」是一個重要的概念,它將一年中的十二個月與五行(金、木、水、火、土)相配對,象徵著不同月份的能量和運勢。
五行相生相剋關係
五行相生相剋的關係如下:
相生 | 相剋 |
---|---|
木生火 | 火克金 |
火生土 | 土克水 |
土生金 | 金克木 |
金生水 | 水克火 |
月份五行對應表
月份 | 五行 |
---|---|
正月 | 木 |
二月 | 火 |
三月 | 土 |
四月 | 金 |
五月 | 水 |
六月 | 火 |
七月 | 土 |
八月 | 金 |
九月 | 水 |
十月 | 木 |
十一月 | 水 |
十二月 | 土 |
月份五行對運勢的影響
根據月份五行,不同月份出生的人或事物的能量和運勢也會有所不同。以下是月份五行對運勢的影響:
木月:主生機、成長,適合新創事業、求學進修。
火月:主熱情、衝動,適合競爭、冒險。
土月:主穩定、沉穩,適合固守現狀、財務管理。
金月:主鋭利、果斷,適合決策、執行。
水月:主智慧、靈活,適合學習、溝通。
月份五行與人體健康
月份五行還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不同月份五行對應不同的臟腑和生理機能,例如:
木月:對應肝膽,保養肝氣。
火月:對應心臟,保養心脈。
土月:對應脾胃,調養消化。
金月:對應肺部,潤肺止咳。
水月:對應腎臟,滋腎利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