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魚】【揭密】這些魚品種都有什麼?一次看懂13種市場常見鮮魚!

【有什麼魚】【揭密】這些魚品種都有什麼?一次看懂13種市場常見鮮魚!

台灣有句俗諺:「一鯃、二紅鯊、三鯧、四馬加、五鮸、六嘉、七赤、八馬頭、九烏喉、十春子」,這些有什麼魚類是早期較為名貴的魚種,被依照好吃程度做成排行,受到民眾喜愛。託養殖、捕撈技術進步的福,現今許多有什麼魚類已不如以往難以取得,就讓我們瞧瞧市場中有哪些常見的海中嬌客,牠們又有何美味之處?

金魚的另類吃法

竹午、大午、午仔魚

四指馬鮁,又稱竹午、大午、午仔魚,其實就是我們常聽到的金魚。金魚不但具有觀賞價值,同時也是美味的食材。在台灣,金魚按照大小被分為三個等級:每尾重量在一台斤以上的稱為竹午,一公斤以下的稱為大午,而五百克以下的則稱為午仔魚。金魚的盛產期通常在冬至前一個月,由於價格親民,是許多家庭年菜中不可或缺的美味。

有什麼魚 Play

料理方式

大午適合燉煮或紅燒,而小午則適合乾煎或油炸成香脆的魚片。不管是那一種做法,金魚的鮮美總能滿足食客的味蕾。

白鯧

白鯧,又稱馬加,是春節家家户户餐桌上的常客。這種魚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對改善血脂和膽固醇有幫助。台灣西部和東北部海域是白鯧的主要棲息地,由於是近海魚,捕撈技術的進步使得白鯧的獲得更加容易。

有什麼魚

料理方式

白鯧的肉質鮮美細膩,最適合抹鹽乾煎或用薑絲清蒸、紅燒。不同的料理方式都能將白鯧的美味發揮到極致。

土魠魚

土魠魚,又稱馬鮫魚或鮁魚,是一種洄游性魚類。每年冬季,土魠魚會在澎湖海域出沒,越接近春節,土魠魚的體態越顯得豐滿,價格也會隨之升高。土魠魚最著名的料理當屬土魠魚羹,將魚肉裹粉油炸後加入羹湯中,是一道受歡迎的台灣小吃。

料理方式

土魠魚的肉質口感極佳,但帶有一股濃鬱的魚腥味,因此紅燒或者油炸都是不錯的選擇。

鱸魚

鱸魚是台灣常見的養殖魚類,以七星鱸和金目鱸為主。鱸魚的肉質細膩,膠質豐富,而且價格親民,是許多家庭的餐桌常客。鱸魚的蛋白質含量高,魚肉纖維短,容易消化吸收,特別適合術後體力虛弱、孕婦、產後哺乳以及老人和小孩食用。

料理方式

鱸魚最常見的料理方法有清蒸和煮湯,不僅口味鮮美,而且營養價值高。

海魚名稱 別名 特徵 盛產期 料理方式
金魚 竹午、大午、午仔魚 四指馬鮁,分為三個等級 冬至前一個月 燉煮、紅燒、乾煎、油炸
白鯧 馬加 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近海魚 春季 抹鹽乾煎、薑絲清蒸、紅燒
土魠魚 馬鮫魚、鮁魚 洄游性魚類,冬季澎湖海域肥美 農曆春節前 紅燒、油炸
鱸魚 七星鱸、金目鱸 蛋白質含量高,魚肉纖維短,適合多種食 一年四季 清蒸、煮湯

海魚的美味與其營養價值同樣受到重視,不同的料理方式能夠帶出各自的美味特點。

海魚的選擇豐富了餐桌的菜色,也為我們的健康提供了多樣化的營養來源。

有什麼魚

有什麼魚是一個非常廣泛的問題,因為世界上有非常多種不同的魚類。無論你是喜歡觀賞魚還是食用魚,你都會發現有著各種美麗和多樣化的魚類。

在淡水和海水環境中,都有各種各樣的魚類。淡水魚中最常見的包括金魚、鯉魚、鮭魚和鯰魚等。這些魚種通常需要特定的環境和水質來生存。而海洋魚則更加多樣化,包括鯊魚、海魚、鰻魚和鱈魚等,它們生活在不同的深度和温度的海洋環境中。

有什麼魚還可以根據食性來進一步分類。有些魚類是草食性,主要以水草和藻類為食;有些魚類是肉食性,主要以其他小魚或無脊椎動物為食;還有些魚類是雜食性,既吃植物也吃動物。

不同的魚類也有不同的外觀和特徵。有些魚類有鮮豔的色彩和美麗的斑紋,如熱帶魚;有些魚類具有特殊的體型和結構,如魟魚的平扁身體和鱗片;還有些魚類擁有特殊的生理特徵,如鰭和鰓等。

有什麼魚在不同的文化中也有不同的象徵意義和價值。在中國文化中,金魚被視為吉祥和幸運的象徵,經常被飼養在家中作為寵物;在日本文化中,鯉魚被視為勇氣和堅韌的象徵,被認為具有追求夢想和克服困難的品質。

總結來説,有什麼魚是一個非常廣泛和多樣化的問題。無論是從觀賞魚的角度還是食用魚的角度來看,我們都可以發現到世界上有著各種各樣的魚類,它們具有獨特的外觀、特徵和文化價值。

延伸閲讀…

魚品種代碼表 – 漁產品批發市場交易行情站

一圖叫你看懂常見魚!!!各種常見魚的區別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