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地 意思】什麼是有天有地 |有地自住嗎 |同志交友前都要先問這句 |

【有地 意思】什麼是有天有地 |有地自住嗎 |同志交友前都要先問這句 |

三個“de”主要功能是連接前後兩個詞(或者詞組,下面説),那麼我們只要看它們三個連接什麼詞可以了。

地:後面是動詞或形容詞,前面是副詞或形容詞(詞組),前面詞描述後面;得:前面是動詞,後面是形容詞,後面是補充説前面;比如:那個傻乎乎男生一看到女神,傻傻地笑。

笑得。

錯誤多見於“地”“得”二字,見錯有(下面列舉是正確用法):我是身經百戰,見得多了。

男神地握着我手,我激動得醒了。

①和④讀二聲,可以用讀音區分。

有地 意思 Play

見下:地:表示它前面詞或詞組是狀語,如:天地了。

得:①動詞後面,表示可能、可以,如:和尚摸得,我摸不得?(這句非詞典原文); ②動詞和補語中間,表示可能,如:拿得動; ③動詞或形容詞後面,連接表示結果或程度補語,如:跑得喘過氣來; ④動詞後面,表示動作完成或動作、狀態持續(多見於早期白話),如:出得門來。

:①定語後面,如:生活; ②用來構成沒有中心詞“”字結構,如:菊花開了,有,有(詞典原文); ③在謂語動詞後面,調動作施事者或者時間、地點方式,如:他是昨天進城; ④陳述句末尾,表示肯定語氣,如:這個妹妹我認識(這句不是詞典裏); ⑤兩個同類詞或詞組後,表示“、之類”意思,如:破銅爛鐵,他撿來筐; ⑥<口>兩個數量詞中間,如:這件屋子是五米三米,合十五平方米(這種用法我沒有遇到過)。

人習慣所有“de”寫作“”,確實,“”使用率“地”、“得”很多,而且有一個時期這三個字寫作”“。

於“地”、“得”用法,還是説它們吧:地:專門連接狀語和中心語。
有地 意思

狀語是形容詞、副詞,中心語是動詞、形容詞(組),比如:我呆呆地看着男神,默默地哭了。

得:②、③説其算是一種情況:連接中心語和補語,補語可能是表示能力、結果或者程度。

比如:他我得多。

鏡子裏人醜得我看不下去了。

①和④讀二聲,可以用讀音區分。

:連接定語和中心語了。

另外,因為它出現位置其他兩個多些,如果一句話“de”結尾,那這個“de”是“”。

“使用”是動詞,但是這句應該是是個有兩層定中結構,“正確”這個定語修飾是“使用方法”這個中心語,所以應該連接定中結構“”。

例外,是錯誤,可以看這兩句:“釋放”是動詞,是不是應該……“地”?“剛性需求de釋放”裏面,”剛性需求“是限定”釋放“範圍(這裏”釋放“不是”彈性需求“,而是”剛性需求“),所以是定語哦。

修飾動詞是狀語,可能是定語哦。
有地 意思

有一些,是幾個可用,只是表達意思有:你説得。

(側“説”,類:你説得多了。

)你説。

(側“説”內容,類:你説第二點能複一遍嗎?)地跳了起來。

(是地跳,不是生氣地跳,不是傲嬌地跳。

結構方式為:副詞+地+動詞;“得”後面詞語用來補充説“得”前面動作怎麼樣,結構形式為:動詞+得+副詞。

有地 意思 Play

延伸閱讀…

什麼是有天有地

有地什麼意思

(高興表現是跳了起來,不是笑了起來,不是叫了起來。

)   “”常用介賓詞組,表達一種描述後結果,名詞、形容詞後。

例如,我們祖國,祖國,姑娘……    “地”常用動賓詞組,是一種描述後果,名詞、動詞、形容詞後。

例如,部隊地推進、同志們地開始工作……     “得”表示一種後果,出現動補詞組,表示一種狀態,一種結果,動詞後,作為動補狀語出現。

例如,得跳起來,打得你一佛出世二佛昇天……    “”後面跟是名詞,如“他媽媽,可愛花兒,誰橡皮,清清的河水……”   “地”後面跟是表示動作詞,如“用力地踢,仔細地看,開心地笑笑……”   “得”前面多數是動詞,後面跟是形容詞,表示怎麼怎麼樣,如“掃得乾,笑得多啊……” (1)如果“de”後面是“很、、”這些詞,十有八九“得”。
有地 意思

(2)有一種情況,如“他得一蹦三尺”這句話裏,後面“一蹦三尺”雖然是表示動作,但是它是來形容“高興”程度,所以應該“得”。

  分析例句,明確用法   (1)蔚藍色海洋,波濤洶湧,。

  總結:“”前面詞語用來修飾、限制“”後面事物,説“”後面事物怎麼樣。

結構形式為:形容詞(代詞)++名詞;“地”前面詞語用來形容“地”後面動作,説“地”後面動作怎麼樣。

結構方式為:副詞+地+動詞;“得”後面詞語用來補充説“得”前面動作怎麼樣,結構形式為:動詞+得+副詞。

延伸閱讀…

EP 04:同志交友前都要先問這句?「有地自住嗎?」

問我有地嗎什麼意思

    三、結合來稿中實例,談談“、地、得”用法   “、地、得”是現代漢語中頻度使用三個結構助詞,起着連接作用;它們普通話中讀“de”,沒有語音上區別。

  呂叔湘、朱德熙所著《語法修辭講話》認為“”兼職過多,負擔過,而力主“、地、得”嚴格分工。

50 年代以來諸多現代漢語論著和教材,持這一主張。

書面語中使用情況看,“”與“地”、“得”分工,是邏輯性論述性、説性語言中,如法律條款、學術論著、外文譯著、教科書,將“”與“地”、“得”分。

  “、地、得”普通話裏讀聲“de”,但書面語中有寫成三個字:定語後面寫作“”,狀語後面寫作“地”,補語前寫作“得”。

這樣做處,可使書面語言化。

  (1)——定語標記,主語和賓語前面。

“”前面詞語用來修飾、限制“”後面事物,説“”後面事物怎麼樣。

結構形式為:形容詞、名詞(代詞)++名詞。

如:   ②她是一位性格開朗女子(名詞,賓語)。

  (2)地——狀語標記,在謂語(動詞、形容詞)前面。

“地”前面詞語用來形容“地”後面動作,説“地”後面動作怎麼樣。

結構方式為:形容詞(副詞)+地+動詞(形容詞)。

如:   ③她(形容詞)地接受(動詞,謂語)了這件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