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 | 事件 |
---|---|
2023年 | 捐款支持建造業傷亡援助計劃,惠及事故傷者或死者家屬。 |
2021年 | 捐款500萬港元贊助香港航能讓殘疾人士學習帆船駕駛。12月捐款資助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心胸痛症患者冠狀動脈電子斷層掃描血管造影診斷。 |
2020年 | 捐款500萬港元資助《香港志》編纂工程。11月撥款300萬港元救助油麻地唐樓大火災民。 |
捐款1億7,000萬港元支持本地四間大學的科技項目,促進香港競爭力。 | |
捐款1億元幫助香港中小企業克服營運難關。 | |
推出逾2億港元的《愛能助》醫療計劃,為「夾心基層」病患提供經濟支援。 | |
捐款1億港元支持抗疫,支援全球前線醫護人員。 | |
2019年 | 捐款410萬港元資助瑪麗醫院腸胃科和肝臟科患者的放射診斷。 |
捐款3,000萬港元升級中大李嘉誠健康科學研究所的科研設施。 | |
捐款400萬港元資助香港腎臟基金會的「家居血液透析」項目。 | |
捐款100萬加元繼續贊助加拿大渥太華大學的脊髓捐贈治療研究。 | |
與長江集團聯名捐贈2,000萬港元禮券,舉辦抽獎鼓勵疫苗接種。 | |
2018年 | 宣佈退休,卸任長和和長實的董事局主席兼執行董事,改任資深顧問。 |
實施教授治校制度的長江商學院首批MBA學生入校。 | |
2016年 | 與李嘉誠基金會聯手出售上海世紀匯廣場,獲利約62億港元。 |
2015年 | 通過集團重組,長實與和黃合併為長和集團,李嘉誠否認撤資。 |
2014年 | 長江和記實業(長和)在開曼羣島註冊成立,為長實全資子公司。 |
2011年 | 李嘉誠(加拿大)基金會捐贈2,500萬加元在多倫多聖米高醫院興建以他命名的醫學教育大樓。 |
2010年 | 多次行使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匯控)供股權,穩定股價。 |
2009年 | 匯控全球供股,李嘉誠參與認購。 |
捐贈人民幣1億元給上海世博會中國館。 | |
2008年 | 汶川地震後,捐助人民幣1億3,000萬元。 |
2007年 | 捐款1億新加坡幣給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創立教育及學術發展基金。 |
2006年 | 將三分之一財產注入李嘉誠基金會。 |
將「香港大學醫學院」改名「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 |
2005年 | 捐款10億港元給香港大學醫學院資助醫科學生和醫學研究。 |
與和記黃埔捐贈50萬美元給巴基斯坦地震災民。 | |
捐款2,500萬加幣給多倫多聖米高醫院興建醫學教育大樓。 | |
2004年 | 捐助300萬美元賑濟印度洋大地震。 |
2003年 | 長江商學院MBA第一批學生入校。 |
2002年 | 成立李嘉誠海外基金會建立長江商學院。 |
2000年 | 李嘉誠基金會與和記黃埔合資捐款4千萬港元給香港公開大學,設立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 |
1999年 | 捐款100萬英鎊給英國保守黨作競選費用。 |
1997年 | 為中國殘聯捐助1.05億元。 |
向北京大學圖書館捐贈1,000萬美元,支援新圖書館的建設。 | |
1991年 | 捐贈兒童骨科醫院建設資金1,200萬港元。 |
捐贈5,000萬港元建設潮汕體育館。 | |
捐贈5,000萬港元賑濟華東水災。 | |
1989年 | 捐贈5,000萬港元重建鴨脷洲發電廠,更名為「海怡半島」。 |
1988年 | 收購加拿大赫斯基能源石油公司52%股權。 |
1987年 | 登上《福布斯》富豪排行榜。 |
1986年 | 收購赫斯基能源43%股權。 |
1985年 | 收購香港電燈公司34.9%股權。 |
1981年 | 出售美高企業和青洲英泥的控制性股權。 |
1980年 | 成為香港上海匯豐銀行非執行董事。 |
1979年 | 收購和記黃埔22.4%股權。 |
1978年 | 推出長江塑膠廠股票認購。 |
出售首批商品獲利約65.4倍。 | |
1976年 | 委任財務顧問擬定上市申請書。 |
1975年 | 購買土地興建兩座工業大廈。 |
1972年 | 將長江地產改組為長江實業有限公司。 |
1971年 | 成立長江地產公司。 |
1966年 | 首次拿下塑膠花「大王」稱號。 |
1965年 | 娶莊月明為妻。 |
1963年 | 與表妹莊月明結婚。 |
1961年 | 創建長江塑膠廠。 |
1958年 | 正式成立長江實業有限公司。 |
收購美高企業和青洲英泥。 | |
購買土地興建第一座工業大廈。 | |
生下長子李澤鉅。 | |
1957年 | 長江塑膠廠集資招股,改制為長江實業有限公司。 |
1955年 | 離開舅舅公司,去五金廠做推銷員。 |
1952年 | 學徒期滿後,被調到高陞街鐘錶店當店員。 |
1951年 | 成為手錶錶帶售貨員。 |
1950年 | 成為玩具推銷員。 |
1944年 | 聘為宏安崇聖小學校長。 |
1943年 | 父親過世。 |
1941年 | 日本佔領香港。 |
1940年 | 隨家人逃往香港。 |
1939年 | 日機轟炸潮汕城區。 |
入學潮州北門街觀海封小學。 | |
1928年 | 出生於廣東省潮安縣。 |
李嘉誠年過九旬:探秘香港傳奇富豪的高壽秘訣
李嘉誠,香港商界鉅子,以其敏鋭的商業頭腦和高超的投資策略聞名。但除了他的商業成就,他的長壽也同樣引人注目。 今年94歲高齡 的李嘉誠,精神矍鑠,思維敏捷,身體健康,令人不得不探究他維持高壽的秘訣。


生活習慣
習慣 | 描述 |
---|---|
健康飲食 | 李嘉誠堅持健康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類,並注重補充膳食纖維和抗氧化劑。 |
規律作息 | 他每天晚上10點左右入睡,早上6點左右起牀,規律的作息時間有利於身體自我修復和調節。 |
適度運動 | 李嘉誠熱衷於游泳和太極拳等低強度運動,適度的運動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 |
戒煙戒酒 | 李嘉誠從未吸煙,也不酗酒。不良的生活習慣對身體健康有極大的危害性。 |
心態樂觀 | 李嘉誠始終保持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保持平和的心境。 |
養生之道
除了健康的生活習慣,李嘉誠還非常注重養生。
養生之道 | 描述 |
---|---|
穴位按摩 | 他每天堅持穴位按摩,促進氣血循環,疏通經絡。 |
中醫調理 | 李嘉誠長期服用中藥進行身體調理,改善氣血,補益五臟。 |
保健品攝入 | 他根據自身需要服用一些保健品,如瑪卡、靈芝等,補充營養,增強抵抗力。 |
定期體檢
此外,李嘉誠也非常重視定期的身體檢查。 他每年都會進行一次全面體檢,及時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發現問題及早治療。
遺傳因素
李嘉誠的長壽也與遺傳因素有關。他的父母都享有高壽,這為他的健康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總結
李嘉誠的高壽並非偶然,而是他長期堅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注重養生、定期體檢以及遺傳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這些秘訣不僅適用於李嘉誠,也值得我們每個人借鑒學習。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積極的心態,我們都有可能擁有健康長壽的人生。
延伸閲讀…
李嘉誠-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搜索結果_香港富豪李嘉誠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