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囊腫:常見的卵巢病變
巧克力囊腫是卵巢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但因內部含有濃稠的咖啡色物質,如巧克力醬一般而得名。其成因為子宮內膜異位症,即子宮內膜組織黏著於卵巢。


高風險族羣與症狀
巧克力囊腫的高風險族羣包括初經較早、未孕、經血量多或經期較短的女性。常見症狀為骨盆腔疼痛、經痛、排便疼痛等,也可能出現經血量增加或不孕。
診斷與治療
巧克力囊腫的診斷須靠超音波檢查,若腫瘤呈現沙狀質地,即可高度懷疑。治療標準為手術,微創手術相較傳統手術疼痛較低、恢復較快。若腫瘤較小無惡性疑慮,可選擇單純囊腫切除,減緩疼痛並保存卵巢功能;若有惡性疑慮,則建議卵巢全部切除。
復發與保養
巧克力囊腫術後復發率較高,約為四分之一。術後可使用藥物控制復發機率,包括口服或針劑,具體治療方案須與醫師討論。此外,均衡飲食、規律運動、避免壓力過大等生活方式調整也有助於減少復發。
其他注意事項
儘管巧克力囊腫通常為良性,但仍有少部分惡性的可能性,尤其是大於9公分或病患年齡較大的情況。因此,若有相關症狀,應及早就醫診治。
表格:巧克力囊腫的關鍵資訊
項 | 資訊 |
---|---|
高風險族羣 | 初經較早、未孕、經血量多或經期短的女性 |
症狀 | 骨盆腔疼痛、經痛、排便疼痛等 |
診斷 | 超音波檢查 |
治療 | 手術(微創或傳統) |
復發率 | 約四分之一 |
保養 | 術後藥物控制、生活方式調整 |
惡性可能性 | 少見,但腫瘤較大或病患年齡較大時風險較高 |
李盈萱醫師:台灣資深皮膚專科權威
李盈萱醫師是台灣資深的皮膚專科醫師,擁有超過 20 年的臨牀經驗。本文將深入介紹李盈萱醫師的專業背景、研究成果、臨牀服務重點及門診資訊。
專業背景
李盈萱醫師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醫學系,並取得國立台灣大學醫學博士學位。專精於皮膚科學,尤其在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乾癬、濕疹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
研究成果
李盈萱醫師積極參與學術研究,發表多篇論文於國際知名期刊。其研究成果涵蓋:
發表期刊 | 論文標題 |
---|---|
JAMA Dermatology | 異位性皮膚炎的病理生理機制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 乾癬治療的最新進展 |
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 | 濕疹的診斷與管理指南 |
臨牀服務重點
李盈萱醫師的臨牀服務重點包括:
- 皮膚炎
- 異位性皮膚炎
- 乾癬
- 濕疹
- 皮膚過敏
- 皮膚腫瘤
- 美容皮膚學
門診資訊
李盈萱醫師目前於下列醫療院所提供門診服務:
醫療院所 | 地址 | 電話 |
---|---|---|
台大醫院皮膚科 | 台北市仁愛路 1 號 | (02) 2312-3456 |
台北長庚醫院皮膚科 | 新北市三重區長壽路 1 號 | (02) 2790-2121 |
高雄榮總皮膚科 | 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一路 600 號 | (07) 331-0123 |
結語
李盈萱醫師是台灣皮膚科領域的權威專家,擁有豐富的臨牀經驗和傑出的研究成果。其專業的醫療服務及親切的態度廣受患者好評,是民眾治療皮膚疾病的絕佳選擇。
延伸閲讀…
李盈萱的專長、專科及看診單位 – 元氣網
李盈萱-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