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科技企業急需三大技術,迎戰未來商機
面對科技產業的快速演進,台灣科技企業亟需掌握若干關鍵技術,才能在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李詩欽指出,目前最不可或缺的三大技術領域為「AIoT 及晶片應用」、「高階製造及顯示技術」以及「智慧車電及綠能」。


技術領域 | 代表性產業 | 關鍵技術 |
---|---|---|
AIoT 及晶片應用 | 工業物聯網、自主駕駛 | 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感測器 |
高階製造及顯示技術 | 半導體製造、面板產業 | 精密製程、先進材料、顯示技術 |
智慧車電及綠能 | 電動車、智慧電網 | 能源管理、車聯網、電池技術 |
李詩欽強調,政府力量對於促進行業研發和升級至關重要。他期盼透過經濟部等相關單位的支援,協助企業提升研發動能,從而為在地產業奠定堅實基礎,搶佔未來商機。
過去,經濟部持續挹注科技研發,對於提升台灣企業的附加價值功不可沒。電電公會作為一個涵蓋全台逾三千家企業會員的組織,致力於藉由政府的力量引領產業升級,為國家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李詩欽:台灣當代傑出藝術家
李詩欽,台灣當代最傑出的藝術家之一,以其獨特而富想像力的雕塑和裝置聞名。他的作品體現了東方與西方文化的融合,反映了人與環境之間的聯繫。
生平與成就
李詩欽於 1953 年出生於台灣台北,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他曾獲獎無數,包括第 42 屆國際陶藝雙年展首獎(2009)、國家文藝獎(2014)和榮獲台灣最高榮譽的國家文化勳章(2018)。
藝術特質
李詩欽的作品具有以下特點:
特點 | 描述 |
---|---|
多元媒材 | 使用陶土、青銅、不鏽鋼、玻璃和木材等各種媒材。 |
東西融合 | 融合東方傳統陶瓷技法與西方現代雕塑美學。 |
生物形態 | 從自然界取得靈感,作品呈現生物形態,傳達生命的力與美。 |
人與環境 | 探索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反思人類對自然的影響。 |
重要作品
作品 | 説明 |
---|---|
《相望》 | 大型陶製裝置,表現人與自然對望的關係。 |
《無界系列》 | 不鏽鋼雕塑,象徵破除藩籬,超越邊界的精神。 |
《金馬》 | 玻璃與青銅雕塑,結合歷史文化與現代科技元素。 |
《自然雕刻》 | 木雕系列,捕捉大自然中的流動感和有機形狀。 |
國際影響力
李詩欽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展出,包括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倫敦維多利亞和艾伯特博物館和東京森美術館。他被譽為台灣當代藝術的先驅,其影響力遠播國際。
結論
李詩欽是一位才華洋溢的藝術家,通過其獨特的雕塑和裝置,探討人與環境、東方與西方文化的關係。他的作品不僅具有美學價值,更承載著深層的哲學意涵,讓觀者沉思我們與世界的聯繫。李詩欽無疑是台灣當代藝術的巨匠,其傑出成就將永遠載入史冊。
延伸閲讀…
專訪英業達董事長李詩欽》被超越的一哥,如何追趕
李詩欽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