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守護神與四象萬物
四象之起源與詮釋
「四象」一詞源自《周易繫辭傳》,指在「太極」生「兩儀」後,所產生的四種基本元素。後世對於「四象」的詮釋眾説紛紜,主要有虞氏、孔氏和朱氏三家觀點。


虞氏四象:四季之韻
虞氏將「四象」解讀為四季,分別配以震、離、兑、坎四卦。其中「震」代表「春」,「離」代表「夏」,「兑」代表「秋」,「坎」代表「冬」。
孔氏四象:五行之基
孔氏則認為「四象」為五行之木、火、金、水。其中「木」與「火」屬「陽」,「金」與「水」屬「陰」,而「土」居中調和,不列入「四象」。
朱氏四象:陰陽之分
朱氏將「四象」解讀為少陽(春)、老陽(夏)、少陰(秋)、老陰(冬),可與四季相配。此外,朱氏認為「兩儀」為陰爻與陽爻。
中國傳統的四方神獸
「四象」也指中國神話中的四方星宿神獸,包括青龍、白虎、朱雀和玄武。它們象徵東方、西方、南方和北方,並與相應的四象五行相匹配。在戰場上,這四靈常被作為軍隊的守護神。
印度教、耆那教和佛教中的方位守護神
在印度教、耆那教和佛教中,也存在方位守護神(Dikpāla),他們保護著世界的四個角和中心,並往往描繪在寺廟或其他建築物的牆壁和天花板上。其中,佛教中吸收了印度教的方位護法,形成了自己的四大天王,與天帝釋天關係密切。
鹿港鎮的四方土地公
彰化縣鹿港鎮信奉土地公,並以「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分祀。其中較為知名的北方土地公供奉於福德祠,南方土地公供奉於福德宮。此外,東方土地公供奉於景靈宮,西方土地公供奉於威靈廟。這些土地公廟宇在春節期間舉辦迎財神和迎龍燈踩街等活動,深受當地民眾的信仰和喜愛。
方位守護神的神聖職責
四方守護神在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們不僅守護著世界的方向和安定,也象徵著自然界和社會秩序的和諧與平衡。他們的存在提醒著我們,世界是一個多元共生的整體,需要相互依存和尊重才能維持其運作的穩定。
東西南北守護神:民間傳説的守護力量
在民間傳説中,東西南北四個方位都有各自的守護神,守護著人間的平安與福祉。這些守護神不僅是神話中的角色,更是人們信仰與寄託的對象。
東西南北守護神一覧表
方位 | 守護神 | 職能 |
---|---|---|
東方 | 青龍 | 掌管生機、財運 |
南方 | 朱雀 | 象徵吉祥、平安 |
西方 | 白虎 | 驅逐邪煞、保平安 |
北方 | 玄武 | 保護家宅、鎮宅 |
東方青龍
青龍,屬於東方,五行屬木,代表著生機與財運。相傳青龍長有龍頭、蛇身,青色鱗片,擅長呼風喚雨。民間信仰中,青龍被視為掌管財富的神明,人們往往祈求青龍庇佑,帶來財運與富貴。
南方朱雀
朱雀,屬於南方,五行屬火,代表著吉祥與平安。相傳朱雀長有鳳頭、鳥身,全身赤紅,鳴聲嘹亮。民間信仰中,朱雀被視為祥瑞的象徵,人們往往祈求朱雀庇佑,帶來平安與喜樂。
西方白虎
白虎,屬於西方,五行屬金,代表著驅逐邪煞、保平安。相傳白虎長有虎頭、虎身,白色皮毛,威風凜凜。民間信仰中,白虎被視為兇猛的神獸,人們往往祈求白虎庇佑,驅逐邪祟與小人。
結語
東西南北守護神是民間傳説中重要的信仰對象,代表著不同的方位、五行與職能。人們通過崇拜與祈求這些守護神,寄託了自身對平安、吉祥、財運與幸福的渴望。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這些守護神依然受到廣泛的尊崇與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