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學名:Osmanthus fragrans),又名梫、白桂、銀桂、銀木樨,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葉子對生,多呈橢圓或長橢圓形,葉面光滑,革質,葉緣有鋸齒;秋季開花,花簇生於葉腋,花冠分裂至基乳有乳白、黃、橙紅等色,極芳香;核果成熟後為紫黑色。常見於南方。」
「桂花有兩種,一種就是本條目所講的白色桂花“銀桂”,為其正種;另一種是黃色桂花“丹桂”,為銀桂的亞種。在中國,白色的銀桂主要用於觀賞和提升香氣,黃色的丹桂主要用於甜點食用。另外桂花的中文名易與“肉桂、月桂”兩者混淆,在辨識時需小心。」


「亞熱帶樹種,桂花原產於亞洲。從喜馬拉雅地區、中國、日本南部等地均有野生,印度、尼泊爾、柬埔寨也有分佈。中國大陸」
桂花樹(Osmanthus fragrans)
概述
桂花樹,又稱九里香、金粟、巖桂等,是屬於木犀科木犀屬的常綠灌木。其拉丁學名為Osmanthus fragrans(Thunb.) Lour.。桂花樹為常綠喬木或灌木,高約3至5米,最高可達18米。樹皮呈灰褐色,枝條黃褐色,無毛。葉片革質,形狀有橢圓形、長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漸狹呈楔形或寬楔形,葉緣通常上半部具細鋸齒,兩面無毛,表面具有明顯的腺點,形成小水泡狀突起。果實歪斜,形狀為橢圓形。
生長條件
桂花樹喜温暖環境,具有較強的抗逆性,既能耐受高温,也能在一定程度內耐寒。它對土壤的要求是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的偏酸性砂質土壤。桂花樹不耐乾旱和貧瘠的土壤,在土壤板結、貧瘠的情況下,生長緩慢,枝葉稀少,葉片瘦小,葉色黃化,甚至可能出現週期性的枯頂現象,嚴重的話整株樹木會死亡。幼樹生長時期需要一定的蔽蔭,成年後則需要相對充足的光照,以保證其正常生長。
藥用價值
桂花味辛,具有化痰、止咳、生津和止牙痛等藥用功效。桂花樹中提取的木犀油含有大量的角鯊烯、黃酮類物質和多酚化合物,這些成分被發現能夠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從而降低腫瘤的發病率。
分佈與應用
桂花樹原產於中國西南地區,但目前已在世界各地廣泛栽培。中國大陸有包括廣西桂林市、江蘇省蘇州市、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衢州市、湖北省鹹寧市及安徽省合肥市在內的20多個城市將桂花樹作為市花。桂花樹不僅具有觀賞價值,其花朵還可用於食品和製藥行業,是中國文化中的一部分。
桂花是一種常見的花卉,也被譽為花中之王。它有著耐寒的特性,可以在寒冷的秋季綻放出燦爛的花朵。
桂花的花瓣小巧玲瓏,顏色鮮豔奪目,每一朵花都充滿著愛的氣息。當你走近桂花樹時,可以聞到濃鬱的花香,這種香氣讓人心曠神怡,彷彿置身於花海之中。
桂花不僅香,還有很多的食用價值。它可以用來製作桂花糕、桂花麵包等食品,這些食品香氣四溢,讓人垂涎欲滴。此外,桂花還可以用來泡茶,喝一杯桂花茶可以清潔口腔,降低血壓,對身體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桂花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相傳在古代,有一對相依為命的姐妹,她們生活窮困,每天煮稀飯吃。然而,她們卻非常寬慰地看著家中的桂花樹。每逢飯後,她們總是跑到花樹下,用手捉住樹枝,緩緩地吐氣,棉花般的芬芳附著在指尖。然後,再將指尖貼在鼻子上,享受那一陣又一陣的花香。
據説,她們每天吃著那清疏清瘦的稀飯,入夜以後,她們便回首互看一眼,那柔和的微笑揭示了無限的忍耐和滿足。桂花的花香,用最真實的行動告訴我們,生活中總有那麼一縷淡淡的幸福,讓我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