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行】中國文學 |桃花行原文 |翻譯及賞析 |

【桃花行】中國文學 |桃花行原文 |翻譯及賞析 |

桃花簾外東風軟,桃花簾內晨妝。

簾外桃花簾內人,人桃花隔。

東風有意揭簾櫳,花欲窺人簾不卷。

桃花簾外開,簾中人比桃花。

花解憐人花愁,隔簾消息風吹透。

風透湘簾花滿庭,庭前春色倍傷情。

閒苔院落門空掩,斜日欄杆人自憑。

欄人東風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簾外句:簾外桃花開得豔。

桃花行 Play

霧裹煙封一萬株,烘樓照壁紅。

天機燒破鴛鴦錦,春酣醒移珊枕。

〖桃花簾外東風軟〗這句是“簾外桃花東風軟”倒裝。

簾:用布、竹、葦做成遮門窗用具。

東風:即春風。

東風軟,即春風徐徐吹來,輕軟。

〖桃花簾內晨妝〗這句是“簾內桃花晨妝”倒裝。

桃花指人,即黛玉自己。
桃花行

晨妝:早晨於傷春而沒有情緒梳妝打扮。

〖人桃花隔〗即人和桃花相隔。

隔:間隔,距離。

李白《江行寄》詩:“疾風知片帆,日暮千里隔。


〖花欲窺人簾不卷〗桃花看簾內人,但簾不卷,所以看不清楚。

窺:觀看。

〖〗作一貫,即行事。

《論語·進》:“貫,如之何?改作。

”桃花簾外句:簾外桃花開得豔。

〖〗肌肉,指病態、愁容。

〖花解憐人花愁〗花若能懂得同情人,它會發愁。

解:懂得,知道。

〖庭前春色倍傷情〗這句是説看到庭前春色使人倍加傷感。

傷:。

傷情,即憂思之感。

〖茜裙偷傍桃花立〗身着紅色衣裙,悄悄地倚着桃樹而立。

茜裙:茜紗裙,紅色裙子,這裏是指穿着茜紗裙人。
桃花行

唐《李羣玉詩集·黃陵廟之二》:“黃陵廟前莎草春,黃陵兒女茜裙。

”茜是一種根可作紅色染料植物,這裏指紗。

偷:即悄悄的。

〖花綻紅葉凝碧〗花兒,葉兒已成碧綠色。

花綻:花飽滿裂開。

北周庾信《庾子山集·杏花》詩:“春色盈野,枝枝綻翠英。

”葉凝碧:桃葉顏色碧綠。

〖霧裹煙封一萬株〗千萬桃樹盛開花朵,看上去像裹住一片紅色煙霧中。

北齊盧士琛妻崔氏有才學,春日桃花拌和雪兒子洗臉,並念道:“取紅花,取白雪,兒洗面作光悦;取白雪,取紅花,兒洗面作妍華。

桃花行 Play

延伸閱讀…

桃花行

桃花行原文、翻譯及賞析

霧裹煙封:桃花盛開時,象一層煙霧籠罩。

〖烘樓照壁〗火紅桃花顏色反映到樓閣和牆壁上,或指桃顏色,烘托得樓房和牆壁十分美麗。

桃花鮮紅如火,所以“烘”、“照”。

〖天機燒破鴛鴦錦〗天機:天上織女織機。

鴛鴦錦:帶有鴛鴦圖案絲織物。

傳説天上有仙女以天機織雲錦,這是説桃花如紅色雲錦燒破落於地面。

“燒”、“鴛鴦(表示喜兆圖案)”示紅色。

〖春酣醒移珊枕〗春夢長酣,睡眠慾醒,移動一下紅珊瑚枕,即不忍晨興之意。
桃花行

春酣:春夢沉酣。

説酒酣,醉顏喻紅色。

珊枕:珊瑚枕,即珊瑚作枕頭,或張憲詩“珊瑚枕人初醉”而其詞。

〖香泉影蘸胭脂〗手隱有香味泉水中,覺得有些。

香泉影蘸:面影映泉水中。

影蘸:即蘸着有影,指洗臉。

“影”,程高本誤為“飲”。

北齊盧士琛妻崔氏有才學,春日桃花拌和雪兒子洗臉,並念道:“取紅花,取白雪,兒洗面作光悦;取白雪,取紅花,兒洗面作妍華。

延伸閱讀…

桃花行(中國文學)

桃花行

”後傳桃花雪水洗臉能使容貌姣好。

胭脂:此指塗了胭脂臉。

〖何相類〗什麼東西它相像,或是什麼類似呢?
〖花之顏色人之淚〗承上句意,鮮紅胭脂什麼相似。

全句意是:花顏色像愁人血淚。

人淚:人淚象胭脂一樣紅,是説流出是血淚。

相傳楊貴妃選入宮中,與父母告別時,哭泣面流血淚。

〖若人淚桃花,淚自長流花〗若愁人血淚花相比,淚水總是常流,桃花總是。

〖淚乾春盡花〗淚水流乾,春色消逝,花兒隨枯萎。

:萎靡,泛指受折磨、困苦。

屈原《漁父》:“顏色,形容枯槁。


〖遮〗掩蔽,唐代韓愈《西山》詩:“遮西望眼,回頭。

”花句:萎靡花掩蓋着人臉。

〖花飛人黃昏〗花瓣飄落,人,黃昏迅速來臨。

〖杜宇〗即杜鵑鳥,叫子規,過去有“杜鵑啼血”説法,傳説古代蜀王名杜宇,號望帝,死後魂魄化為此鳥,啼聲,説它叫聲象説“不如歸去”,所以後人稱杜鵑杜宇。

《十三州志》:“七國稱王,獨杜宇稱帝於蜀……望帝使鱉冷鑿巫山治水,望帝以德,乃委國禪鱉,號曰開明,自亡去,化為子規。

”子規即杜鵑,一稱杜主。

晉左思《蜀都賦》:“碧出萇弘血,鳥生杜宇魂。


窗簾外桃花盛開東風輕吹,桃花簾內人清晨於梳妝。

簾外桃花盛開,簾內人疏懶,人桃花相隔。

東風有意揭開窗簾,桃花想偷偷地看窗內人,可惜無法捲起窗簾。

簾外桃花盛開,簾內人桃花要。

桃花瞭解,憐憫簾內人,桃花發愁,東風吹透了隔簾消息。

東風吹透竹製成簾子,桃花開滿庭院,庭前春色讓人傷感。

沒有關門庭院裏荒苔,斜日下一人獨自倚靠在欄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