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墓碑】武則天墓碑上為何沒字?乾陵無字碑的秘密揭曉!

【武則天墓碑】武則天墓碑上為何沒字?乾陵無字碑的秘密揭曉!

[無字碑也稱豐碑,與述聖記碑遙相呼應,為武周皇帝武則天於乾陵東側所立。][無字碑由巨石雕刻,高7.53米,寬2.1米,厚1.49米,重達98.8噸,是歷代墓碑之冠。][碑身刻有八條螭龍和天雲龍紋,碑座則飾以駿馬、雄獅和雲紋。][宋代以後,碑身留有39人題字,最早為宋徽宗崇寧二年谷正叔所題。]

特徵 數值
高度 7.53米
寬度 2.1米
厚度 1.49米
重量 98.8噸
題字數 39人、42段

無字碑之謎

典故與傳説

武則天墓碑 Play

無字碑因碑面空白而得名。清乾隆年間的《雍州金石記》記載,碑身僅飾有龍鳳圖案,而前後碑面均無文字。

武則天的碑文意圖

武則天墓碑

對於武則天設立無字碑的原因,有諸多説法:

  1. 功高德大無須華飾: 武則天認為自己的功業無法用文字盡述,故以無字碑示其傲然。
  2. 罪孽深重不便記載: 武則天自知罪行甚多,因此不願將其刻於碑文。
  3. 留待後世評議: 武則天預料後人對她功過褒貶不一,故留空白碑由後世定論。

乾陵之謎

乾陵是武則天與唐高宗的合葬墓,至今未被盜掘。這座陵墓因建於山體之中,且設有複雜的防盜措施,得以千年不朽。

歷次盜墓行動均告失敗,民國初年,孫連仲炸毀陵墓入口,卻在進入時遭遇濃煙,7人慘死,餘者逃逸,原因不明。

無字碑與乾陵之謎,至今仍是歷史和考古界的不解之謎,引人遐思。

武則天墓碑:千古謎團與歷史印記

武則天墓碑,這塊石碑歷經千年風霜,承載著歷史謎團和武則天傳奇的一生。

發現與發掘

武則天墓碑於1979年在鹹陽市乾縣郭家鄉髮現。墓碑青石雕成,形制完整,高72釐米,寬36釐米,厚21釐米,上刻楷書共一十七行,三百八十字,其中一千三百八十九字為「九五」字。

特徵 描述
材質 青石
形制 規整方正
高度 72釐米
寬度 36釐米
厚度 21釐米
字數 17行,380字(含1389個「九五」字)

墓碑銘文

墓碑銘文由武則天的兒子唐睿宗李旦所撰,記述了武則天的生平事蹟、功過功績以及對其的評價。銘文歷經千年,字跡清晰,是研究武則天和唐朝歷史的重要資料。

破解之謎

墓碑銘文中記載了武則天自稱「聖神皇帝」,這與她生前稱帝「天授聖神皇帝」有所區別。此外,碑文中的「曌」字,意為「日月當空」,是武則天親自定下的曌字,具有獨特意義。

一波三折的保存

武則天墓碑出土後,由陝西省博物館收藏。1991年,墓碑被盜,後被追回並交由中國國家博物館保管。此後,墓碑曾多次展出,成為珍貴的歷史文物。

重要意義

武則天墓碑作為唐朝時期的重要歷史文物,具有以下意義:

  • 記錄了武則天的一生事蹟,為研究其生平和唐朝歷史提供了珍貴資料。
  • 銘文中的文字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反映了唐朝楷書的藝術成就。
  • 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承載著中國古代歷史和文化的傳承與延續。

小結

延伸閲讀…

無字碑_百度百科

武則天為何用61座無頭石像守墓?專家破解千百年謎團- 歷史

武則天墓碑是一塊承載著歷史謎團和印記的石碑,它不僅記錄了武則天的傳奇一生,也為我們瞭解唐朝歷史提供了珍貴資訊。這塊石碑穿越時空,見證了中華文明的輝煌與變遷。